中国互联网之特色:用户分级

中国的电影电视剧分级制度千呼万唤还是没出来,但是在互联网上对用户的分级却是个自觉的行为。一个有用户登记网站,如果没有用户等级制度,都不好意思说是中国制造!也就是这两天,中国特色的推特——新浪微博在原有分级制度上进一步动作,在用户名称下面添加了LV字样,如下图:

微博上的舆论领袖们,大都也就是嘲讽了两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其实大家都习惯了,一方面,新浪微博这段时间在用户管理这块各种折腾,又是微博号,又是微博会员,给人的感觉就是越来越像某讯;另一方面,几乎每个网站都会推出用户分级制度,用户在使用过程中早就习惯了。

举几个例子,都是比较典型的,也都是SNS方面的,如百度贴吧(某吧的):

人人网:

腾讯的QZone:

其中,在用户分级上腾讯是集大成者,最早提出了“QQ会员”,然后推出了各种“钻”,有时各种积分、LV什么的,所以现在腾讯的产品,能找到一个没有对用户进行等级标识的,真的不容易,从QQ客户端、视频播放器、音乐播放器、旋风下载等没有一个例外,甚至连个输入法都没放过。

当然除了上面所提到的SNS之外,其他网站也都大致如此,特别是很多论坛都是基于Discuz!和phpwind的,其用户级别划分,凡是上过论坛的都不陌生。

反观国外的网站(平时上的不多,主要原因可以去问候方校长),完全不一样。今天专门架梯子登录了Facebook、Twitter、LinkedIn,这三个应该是国外最流行的SNS吧,Facebook和Twitter会有身份认证之类的标识,也就是和新浪微博加V一个概念,其他像Level、积分、会员等对用户的分级是没有的,而LinkedIn有用户划分的,但体现的更多的是用户角色的划分,如下图:

由此可见,对用户分级不但是国内互联网的共性,还是相对于国外网站的个性了。

是文化差异吗?我感觉多少有一点。古有“三流九等”,近有“贫下中农”等,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而在欧美国家,则是宣扬“人人平等”。我猜要是Facebook把QQ会员那一套弄过去,是有可能被起诉的。

对于我们来说,这个问题还是值得注意的。比如,在面向国内用户的产品中,设计一套“用户等级”系统非常重要,从互联网大佬们的实践来看这招还是可以稳住用户的,并且既然已经成为惯例了,你不做用户感觉你不专业;而在面向美国这样的自由社会,要多多权衡了!

posted @ 2012-06-14 17:52  tt-0411  阅读(2875)  评论(1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