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数据库的索引
1.索引的概念
-
索引是一个排序的列表,在这个列表中存储着索引的值和包含这个值的数据所在行的物理地址(类似于c语言的链表通过指针指向数据记录的内存地址)。
-
使用索引后可以不用扫描全表来定位某行的数据,而是先通过索引表找到该行数据对应的物理地址然后访问相应的数据,因此能加快数据库的查询速度。
-
索引就好比是一本书的目录,可以根据目录中的页码快速找到所需的内容。
-
索引是表中一列或者若干列值排序的方法。
-
建立索引的目的是加快对表中记录的查找或排序。(加快查询速度、对字段值进行排序)
2.索引的作用
2.1 优点
-
设置了合适的索引之后,数据库利用各种快速定位技术,能够大大加快查询速度,这是创建索引的最主要的原因。
-
当表很大或查询涉及到多个表时,使用索引可以成千上万倍地提高查询速度。
-
可以降低数据库的I/O成本,并且索引还可以降低数据库的排序成本。
-
通过创建唯一性索引,可以保证数据表中每一行数据的唯一性。
-
可以加快表与表之间的连接。
-
使用分组和排序时,可大大减少分组和排序的时间。
-
建立索引在搜索和恢复数据库中的数据时能显著提高性能。
2.2 缺点
-
索引需要占用额外的磁盘空间。
- 对于 MyISAM 引擎而言,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分离的,索引文件用于保存数据记录的地址。
- 而 InnoDB 引擎的表数据文件本身就是索引文件。(索引文件和数据文件是同一个)
-
修改数据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性能,因为索引也要随之变动。
3.创建索引的原则依据
-
表的主键、外键必须有索引。因为主键具有唯一性,外键关联的是主表的主键,查询时可以快速定位。
-
记录数超过300行(或500行)的表应该有索引。如果没有索引,每次查询都需要把表遍历一遍,会严重影响数据库的性能。(会影响IO和CPU的性能)
-
经常与其他表进行连接的表,在连接字段上应该建立索引。
-
唯一性太差的字段不适合建立索引。(因为字段值会有重复)
-
更新太频繁地字段不适合创建索引。
-
经常出现在 where 子句中的字段,特别是大表的字段,应该建立索引。
-
在经常进行GROUP BY、ORDER BY的字段上建立索引。
-
索引应该建在选择性高的字段上。(即重复性低的字段)
-
索引应该建在小字段上,对于大的文本字段甚至超长字段,不要建索引。(大字段建索引会增加磁盘空间,而且搜索起来会影响性能)
注:
当一个表写入多、读取很少的时候,不需要建立索引。
唯一性太差的字段、更新太频繁地字段、大字段,不适合做索引。
4.索引的类型以及创建
4.1普通索引
4.2 唯一索引
●修改表方式创建 ALTER TABLE 表名 ADD UNIQUE 索引名 (列名); 这种方式跟上面的普通索引差不多
4.3 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是一种特殊的唯一索引,必须指定为“PRIMARY KEY”。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键,不允许有空值。 添加主键将自动创建主键索引。●修改表方式创建 ALTER TABLE 表名 ADD PRIMARY KEY (列名);
alter table member add primary key (id);
4.4 组合索引
4.5 全文索引
●直接创建索引●修改表方式创建 ALTER TABLE 表名 ADD FULLTEXT 索引名 (列名);
alter table home2 add fulltext remark_index (remark);
使用全文索引查询
SELECT * FROM 表名 WHERE MATCH(列名) AGAINST('查询内容');
4.6 查看索引
show index from 表名;
show keys from 表名;
4.7 删除索引
●直接删除索引 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修改表方式删除索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INDEX 索引名;
●删除主键索引 ALTER TABLE 表名 DROP PRIMARY K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