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oot的内存分布

cpu会自动从NAND flash 中读取前4KB的数据放置在片内SRAM里(s3c2440是soc),同时把这段片内SRAM映射到nGCS0片选的空间(即0x00000000)。
cpu是从0x00000000开始执行,也就是NAND flash里的前4KB内容。因为NAND FLASH连地址线都没有,不能直接把NAND映射到0x00000000,通过这个载
把nandflash中大代码复制到RAM(一般是SDRAM)中去执行。SDRAM挂接在S3C2440的BANK6 (nGCS6),即地址从0x30000000开始。

 

///////////////////////////////////////////////////////////////////////////////////////////

U-boot,除非在RAM中调试,一般情况下都是从flash中执行一段代码,然后将flash中储存的代码和数据搬移到ram中,然后跳转到ram中执行。当然这应该也是一般的bootloader的执行方式,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各个bootloader的内存规划(栈,堆之类的)也 不太一样,而且u-boot还在内存空间中规划了一些用于存放环境变量和一些数据结构的空间,所以如果不了解一下的话,直接看代码的话就会有一点迷糊。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关于u-boot的内存分布,或者说内存映射,网上有人画了一幅图,比较的清晰,如下:

U-boot映像:U-boot烧写进flash的映像,在uboot的术语中,这部分的大小叫做monitor_size。所以在uboot中,这个二进制文件就叫做monitor。这个U-boot映像会被运送到RAM中,从图中也可以看见RAM中有一块也是U-boot映像。
环境变量区域:环境变量存放在flash和RAM中各一份,在flash中一般存放在紧随Monitor也即U-boot映像的下一个sector中,存储一些诸如IP地址等信息,在程序被拷贝到RAM中时,环境变量也同时被拷贝到RAM中。
CFG_MALLOC_LEN:这个区域是用来存放堆数据和环境变量的,这个区域是紧接着RAM中的U-boot镜像的,从图中也可以看出,在U-boot的基地址往下开辟了这一段区域。环境变量本来保存在FLASH中,在系统初始化的时候,flash中的这些环境变量也同样被复制到RAM中,在系统运行的时候,可以修改RAM中的值来改变系统的环境变量,但是掉电重启后,还是用的FLASH中的设定值,当然也可以写flash来改变默认的环境变量。
GBL_DATA_SIZE:这个区域是紧接着CFG_MALLOC_LEN数据段的,从图上也可以看出来,这一段是用来存放一个gd_t数据结构的,这个数据是一个uboot中用到的数据结构,用来存放系统的一些信息,在下面会列出这个数据结构。
另外,在SDRAM_BASE开始的地址上,一般存放着二级跳转中断向量,这些中断向量一般是用来为uclinux等操作系统用的。
其他的如栈的分布如上图所示。

posted @ 2018-06-13 17:51  天王星B  Views(2289)  Comments(0Edit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