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5316 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我期望的师生关系
一、典型老师
读完《老师能提供什么帮助》一文,我也想到了自己曾经的老师。
我来自山东。众所周知,山东是全国高考竞争最激烈的省份之一。因此,山东的学生不得不认真学习,山东的老师也不得不认真上课。在这种大环境下,所有跟教育有关的人都不得不像沙砾一样被高考的洪流卷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但也正是因为这个环境,才能更加凸显老师高尚的人格。
小学、初中的老师已记得不太清楚了。只记得小学的指导思想是考个好初中;初中的指导思想是考个好高中。以此类推,高中的指导思想是考个好大学。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中班主任朝六晚十的工作;是三年积攒下来厚厚一沓老师自编的讲义;是今天考试明天出成绩的批卷速度。高三班主任荆老师说了无数次的话“辛苦一年,幸福一生”,现在回想起来,像是对老师们自己说的一样。不过,可能每三年他们都要辛苦一年。
再来说说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细节。首先,高中的讲义让我养成了自学的习惯。讲义几乎涉及本课的所有重点,我们在课前完成预习任务,这样上课就变成我们对知识点理解的升华。其次,及时的作业反馈和试卷反馈都是我们弥补漏洞,完全掌握知识的“钥匙”。
这里,我还想谈一下我的乒乓球教练。虽然教练跟老师不完全相同,但是有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就是对我的严格要求。虽然当时我认为这是一种束缚并试图反抗,但是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更没有我日后在赛场上的拼搏和收获,我的乒乓球也许就会半途而废。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没有老师一开始的督促,作为学生的我们就不会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就不会在辛苦的写程序中发现编程的乐趣。
综上所述,文字成了我高中时期跟老师沟通的重要工具:我通过讲义了解知识;老师通过作业,考试,了解我的情况;我通过批改和自我反省不断改正错误。文字是客观的,历史张老师的正直,物理王老师的诙谐,都能含蓄的体现在文字中。同时,坚持不懈地练习是一直以来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一切知识,最终目的还是回归生活;没有积累漫长而痛苦的过程,就不会有最终的收获。
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他把“传道”二字放在最前,意思是要把传授人生之“道”作为老师最重要的作用,而“受业”、“解惑”次之。好老师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的引路人。总而言之,好老师就是“你走或不走,他们就在那里,为你指路,催你奋进。”
二、师生关系
读完《老师能提供什么帮助》和邹欣老师的博客两篇文章,我对师生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显然,老师能提供给一个学生的帮助也取决于学生自身的条件,好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老师不经意间一句话,可能就让他有了质的升华,普通学生只能举一反一,老师说啥他最多能做到啥,不想学的我就不提了。所以说,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视角,老师能够倾囊相授,我认为就是作为学生最大的福分了。因为这样能够给尽量多的普通学生一个锻炼自己、学有所获的机会。而最终能否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质变”,还是要看学生自身。
至于师生关系方面,我认为师生关系之所以被我们独立讨论,就是因为它的独特性质,我非常赞同邹欣老师提出的健身教练&学员关系,尤其是在目标的实现方面和对压力的理解和处理方面都给予了我对于师生关系新的认识。同时打破了我从一个学生角度出发对这对关系的认识。由于老师与学生理论上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所以师生关系相对而言比较松散,这就导致了学生,尤其是那些想要“混日子”的学生,对自己放松要求,觉得及格万岁,没有真正把心思放在掌握课程内容上,进而导致师生关系变质,大学中乱象频出。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双方对自己肩负责任的自觉承担。
基于我在第一部分中对理想老师的论述,我提出对理想师生关系的论述。
- 第一,相互尊重,这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
- 第二,老师起引导,督促作用,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第三,学生是主体,起主导左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体都应该是学生;
- 第四,作为学生,短期目标是学好课程内容,长期目标是兴趣和习惯;
- 第五,应该有底线,有双方都清楚的红线,用以约束和自我约束。
理想的师生关系能让双方都受益:一方面,老师不用因为坚持原则而付出代价;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居于主体位置,学生最后要为自己的行为埋单。
在课程内容的学习中,基础上,我希望能够掌握这门语言,并使用它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深层次上,既然JAVA被称作“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我认为相对c来讲,一定有它的独到之处,在思维方式上也一定有所不同,我希望能够了解掌握这门计算机语言的设计思路和思维模式。从而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生活中,希望老师能够帮助我完善自我学习能力,养成好习惯,虽然过程可能是痛苦的,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和老师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们一定可以实现自我的超越。
在这个学期的课程中,望老师根据我们的基础,“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仅交给我们知识,还在做人、治学之“道”方面多多指点。不情之请,希望老师包涵。
三、关于课程
关于之前的c语言学习,我没有统计过,但感觉上3000行代码是有了。但是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原因主要是在简单代码上的重复(为了刷分,拣软柿子捏),没有想过一些复杂问题的处理方法。因此,这个学期在处理密码学数学基础的实验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对于老师“实践并理解”的要求是比较模糊的,因为之前的学习中没有一个对于理解“几行”代码的概念,不清楚这个量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是否可以接收,不过从之前的经验上来看,假期每天30行,开学每天40行应该是个基本标准。我计划采取先紧后松的方法,在一段时间里(最好能在假期中)把基础内容了解清楚,佐以实践,加强练习,打牢基础,而后解决问题,参与讨论,向老师、同学们虚心请教。希望最终能够收获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