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量化学习---Python, MySQL, Pandas

这里用来记录一些在金融领域,尤其是银行相关的资金、债券、票据中应用到的数据管理与分析, 编程等心得或笔记,以及个人的一点小小兴趣(易经八卦、藏密禅修)等

导航

金融衍生品交易策略及案例分析

第16期的iBond·微课堂
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外汇和衍生产品处负责人 叶予璋 老师
为大家提供了干货满满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策略及案例分析。许多小伙伴听后都希望我们能整理出一个音频和文字版的干货,现在终于来啦!

http://www.managershare.com/post/271993

音频分段

00分55秒 第一部分——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综述
02分28秒 第二部分——金融衍生品交易基础
14分43秒 第三部分——金融衍生品的业务价值及机会
33分18秒 第四部分——固定收益资产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金融衍生品交易策略及案例分析

一、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综述

金融衍生品主要分为四大类:债券类、利率类、信用类和外汇类。我主要以这四类产品中最典型的产品来做介绍,比如用得比较多的是国债期货、利率互换、信用违约互换和外汇掉期。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一想到金融衍生品就会想到外资行的FICC业务,FICC的直观感受是固定收益,再直观的感受就是债券,这些衍生品和FI有什么关系呢?
在海外,多数的FI业务基本上就都是交易类的业务,交易类有一些特殊的属性,比如它的损益是放在净利润的,所以不能造成太大的波动,因为大家对一家企业的利润是非常关注的,所以要把衍生品也嵌入在FI业务中。一方面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损益的稳定增长。Currency是外汇业务,另一个C是Commodity商品,这样就构成了FICC业务。既然FI是固定收益加上金融衍生品,所以金融衍生品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金融衍生品交易基础

下面我们看一下做金融衍生品交易时一些最基本的交易理念和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当你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的时候,哪些准备工作是必须要做的,当然这些准备工作是交易层面来做的,不包括业务资格的申请或者业务后台清算相关的,而是从前台交易员的思维模式来说的。

1、交易理念与管理模式

做金融衍生品业务最重要的一点是知道所做业务的损益是多少。我们在学校里学得更多的是产品的定价。产品的定价可能是公允价值产品定价或者B-S模型。这个是基础,损益是基于定价而来的。那么损益是什么呢?比如我买一只债券,然后卖出这只债券,我的损益是多少。如果是利率互换的话,损益计算起来相对复杂一点。比如我Pay了一个利率互换,是5年的,在2.3,过了一个月后他的损益是怎样的。因为过了一个月后它又有carry又有骑乘又有mark-to-mark的损益,这三项损益加起来才是真正的损益。会算损益是第一步。
第二步,衍生品要会算风险。做债券,传统的就是按照名义本金来管理,然后进一步就是按照行业或者主体集中度来管理。

信用衍生品的管理维度,就相对来说要复杂一点。因为信用风险会有突然的跳变,因此管理的方法有所不同。对期权来说,最重要的是delta,所谓delta中性,delta是最重要的风险管理指标。我们对短期的期权,最重要的是Gamma,Gamma表示目前市场成交的波动率水平和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实际波动率之间的差异。长期的期权,管理的重点是Vega,Vega代表着波动率,长期来看,波动率对整个损益影响是比较大的,短期来看Gamma影响比较大。此外,Theta代表了时间价值,说白了就是一种carry。所以,希腊字母就是一种风险管理。

第三个维度是止损。FICC业务作为一个交易类产品,它的特点跟投资是不一样的。交易损益是进净利润的,而投资是是进净资产的。100亿的资产如果有1亿的利润波动那是非常大的,投资者会很敏锐地发现这家企业发生了很大的问题。但如果我是100亿的资产,净资本动了1个亿,可能只是感受到了资产负债的变化,大家关注度就会下降。正是因为市场的关注度主要集中在净利润变化,所以我们做交易类业务时止损是很重要的,我保证利润不要大幅度下跌。还有一点,我们看企业,主要关注的是盈利和现金流的状况。盈利我们要抓住稳定性,所以从这个角度,止损对于任何企业都是必须的。

下面我们再看看交易的本质。交易怎么来获得利润?
交易的第一维度是低买高卖,无论什么产品,长期来看这样一定是盈利的。
第二维度是时间价值,所谓Carry。比如债券,到期收益率减去Funding就是一个carry。衍生品也有,比如成交的IRS利率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的回购利率的均值会形成一个carry,任何交易我们都学会计算这个carry,因为carry就相当于一个交易成本。我们做一个trade的时候,时间可能是我们朋友也可能是我们敌人,买波动率的时候时间是我们敌人,卖波动率的时候时间是我们朋友。我们做债,在中国市场多数情况下时间都是我们朋友。做交易的时候当时间成为我们的敌人,这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carry/波动率,比较大的时候,那么我们做正carry交易是比较好的。但如果carry/波动率比较小,这时我们可以忽略时间价值,比如很多时候外汇的carry是远远小于其波动率的。
第三维度是Fixing risk,某种意义上可理解为基差风险,主要想表明买和卖之间的时点是不一样的。多数的金融衍生品跟债券和期货不一样,债券和期货我们做的是同一个标的,我们买了债券之后,再卖债券,所有的风险都结束了,所有的损益都确定了。我们做利率互换的时候会发现,比如我们Pay了一个利率互换,比如5年的,过了三个月以后变成4年9个月,但是我们平盘只能用5年来平盘或者4年来平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知道如果再过个4年多未来就会有错期风险,并且买卖时每个期限的fixing是不一样的。比如,我是周三Pay的,但是Receive是在周二,每次收浮动的时候都周三,付浮动的时候都周二,fixingrisk。期权也是如此,期权fixing risk,也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大的。期权你做每笔交易的行权价都是不同的,行权价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会有很大的变化的。评判Fixing risk主要需要考量的是基础资产的波动性和他的跳跃性,如果基础资产波动性和跳跃性非常大,那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的指标。比如,利率互换市场上,由于央行的利率走廊模式,它的利率是比价平稳的,所以周三和周二错一天的话风险比较小。但如果是期权,特别是digit的,差一个点就会相差比较大。这时候Fixing risk的管理就需要单独拎出来做一个独特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2、交易方式

交易方式比较简单。比如outright交易,就是直接看涨还是看跌,如果这个产品会形成曲线,就叫曲线交易,变陡或者变平。还有一种是两种曲线间的交价差易,我们叫basis交易,比如我们trade国债和金融债的价差。再深一步就是相关性交易,任何两个相关性的产品,或者说逻辑上有一定关联的产品,我们都可以进行相关性的交易,因为不同产品但是反映同一事件,不同产品预判事件的演变过程和影响程度不一致,这时候会进行套利。

3、交易策略

下面来看看衍生品交易策略的方法。为什么交易衍生品,什么情况下进行衍生品交易,最常见的因素是宏观经济。现在是信息爆炸的社会,很多分析师评论说十年国债未来到2.5、2.0或怎样,通过宏观经济来进行演绎其目标位的例证,这个时候大家要进行自我的判断。
事件驱动的意思是指经济数据公布的时候大家能立刻反应这数据是好还是不好,做一个短线操作。在2012年欧债危机的时候,利率互换最活跃的交易时间是欧洲股市开盘的时间,就是下午4点左右,股市的涨跌是代表欧债危机发展的情况,市场会根据短期头寸的押注来赌市场方向,股市好就看涨利率,股市差就看跌利率,这就是事件驱动的模式。
前面我们提到的模式都是交易性的模式,现在说说收益提高或者套期保值,我们手上有个资产,比如是协议存款或浮息债,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衍生品来提高收益。还有种可能性就是发债或者贷款,通过利率互换对冲风险。比如贷款,觉得未来两年利率会下跌,但两年后利率会走平,这时候可以选择合适的利率互换期限来进行部分的对冲,即以自身的观点与利率互换市场的观点的差异来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进行部分对冲或完全对冲。
还有种模式就是相关性交易,我们说很多产品之间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这时候我们做的价差交易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相关性交易。
最后,衍生品也可以进行技术分析的,技术分析的有效性就是见仁见智。如果你擅长做外汇技术分析,可以将这些方法移植到中国的衍生品市场的。

上图这张图是个很经典的背离的交易模式,当利率互换价格跟MACD产生背离的时候,往往有一个回落机会。比如一次背离时,利率互换会有一次小幅下跌或上涨,两次背离的时候利率互换必有一次大跌或者是大涨,反向的关系。所以从此图可看出,一个技术指标在衍生品中也是很容易应用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大家都是看图说话。
背离是种逆势交易。交易是顺势赚钱还是逆势赚钱还是持有赚钱呢,下图是彭博帮我们统计的图。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开始,中国的债券市场到底怎么操作最有利。我们可以看到买入持有是在一个原点的位置,比较的基准,MACD和MA的策略,它的总利润是远远高于持有的,而RSI是小于持有的。这个意思是指我在债券市场上顺势交易比持有能获得更多的利润,而逆势交易,比如RSI,会产生一些亏损,或不如持有。这是什么意思,由于债券市场缺乏对冲工具,是追涨杀跌、同向性强,所以他会有很大的价格惯性。这非常清晰地解释了债券市场是顺势交易比较有用的。欧元今年以来是逆势交易比较有用,但在过去几年是顺势交易比较有效。总的来说,持有多数不是最有效的策略,当然取决于市场的规模和产品的流动性。

三、金融衍生品的业务价值及机会

1、金融衍生品的业务特点

金融衍生品的特点:低资金占用(高杠杆)、低资本占用(投资性债券是百分之百占风险资本,但交易类债券或者衍生品是按市场波动来的,往往是小于百分之一百的,一般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一视同仁。
前两者的意思是高杠杆、低资本占用是衍生品的优点。现在有上清所,即中央清算的功能,交易对手的风险就可以转变成资金的成本,也就是说,我付出一些保证金,占用的授信就会减少,也就是说以资金来换资本,即交易对手的风险资本。
衍生品是一个低资金、低资本的业务,因此从逻辑上看,它不可能成为利润的永动机。因为它什么都不占,如果利润要保持正常的增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是这样就是永动机,资金不占、资本也不占,而利润还能增长,如果存在一个这样奇妙的东西,这个世界就改变了。

还有个就是一视同仁,正因为衍生品有一视同仁的概念,所以它跟债券是完全不一样的,跟债券市场的交易氛围和交易模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非常清楚,融资买券在利率风险上是互换,换个角度说,IRS从风险角度来说它跟债券非常像,但是收益角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债券是在考核、资源、风险偏好下获取收益最大化的一种投资工具,每个机构投资债券是根据自身的考核资源风险偏好选择的。特别是如果市场是在扩张期,比如银行的资产在扩张、委外在扩张或者整个大资管在扩张。这种情况下做债券配置是以我为主,在自身的资源和风险偏好下,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来做。如果过了这个扩张期,可能就会不太一样。
因为在扩张期的时候我们不需要考虑资产的流动性,所以说不需要太考虑市场的偏好,只要考虑自己的偏好。
但是当扩张期快结束或者结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考虑市场流动性,因为我们需要真正卖出债券,而不是转移给下家。
此前在扩张的时候我不需要卖出债券,除非有风险的情况下,所以说市场对债券流动性可能要求也不是特别高。
利率互换和债券的不同在于利率互换是个零和游戏。

我们做了一笔利率互换成本就是FR007、收益就是固定利率。而债券的成本、收益对于每家机构来说是不一样的。收益比如说是票面利率或到期收益率,它里面有税收的改变、风险资产的改变、考核的改变,或者有EVA的考核、中收的考核,这些考核都代表了你买一个债券不同的机构获得的收益是不同的,至少考核上的收益是不同的,或者说最终EVA的收益、会计报表的收益是完全不同的。
这时候我们就能看到差异,债券有这么多不同,有不同就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就有合作,所以说债券市场是个合作的市场。而利率互换大家都一视同仁,没法进行合作,债券为什么要合作?债券资产配置需要注意的要素收益、风险,这是最基本的,每个机构风险偏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市场其实是在赚最低的资金成本,比如银行的存款资金成本,最高的收益(风险较低的)比如有同业征信的非标,可能有600点的价差,可以说整个市场都在切割这600bp的价差,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在切割,所以大家表面上都赚到了钱,但是非标的严格化以及刚兑的打破,大家都能轻易赚钱的时代进入尾声。
第二块需要考虑的是风险资产和税收。对于现在的市场,银行的资金比较多,但是风险资产较少。比如ABS风险资产特别低,理财不需要占风险资产,又比如商品租赁、期权贷款都是风险资产的套利。
税收这块,基金分红是免税的,营改增后对税收的研究和关注度提高了。这也就是说不同机构面对的东西不一样,选择也就不一样。比如银行喜欢ABS,大资管喜欢城投,因为市场定价已经把风险资产定在里面了,已经是一种合作。什么叫合作,合作是指我拿我的资产跟你交换,比如我拿我的ABS跟你的城投交换,大家都会进行一个帕累托改善来获得更高的收益,因为风险资产是不一样的。
还有种交换是通道业务,做通道业务是为什么呢?做通道以后面对的风险资产和税收就不一样了,对于通道业务我付一笔钱实现双赢。当然因为银行是强势的,通道费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银行有钱所以能把控很多东西。由此可见,做资产配置时风险资产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收益要进行风险资产调整,要进行税收的调整,特别是营改增以后,大家考虑得比较多。
此外不同机构考核不一样,有些机构喜欢国债免税,有些机构不给国债免税,有些机构对流动性好债券的还会收益补贴。还有一些机构比较强调中收,喜欢做承销业务或者投顾业务,因为承销费或者投顾业务作为中收它的考核利润占比是不一样的,也就说你投资赚1块钱和中收赚1块钱但考核结果是不一样的,这就会产生考核的互换,不同的机构间考核不同,就形成不同的套利。
比如说,面对的资产只有国债和金融债,银行国债是免税的,所以一定会选国债,大资管可能选择金融债,但大家博弈后形成一个隐含税率。
衍生品正因为这种零和游戏特点,不能成为永动机的特点,所以只是设立一个单一产品的衍生品团队,想通过自营、做市形成一个长期的收益,是非常很难的。

2、金融衍生品的业务机会

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衍生产品,衍生产品有哪些业务机会?
我们看一个例子。面对FTP,分成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也分成人民币和美元。客户需求即资产端的需求,比如要求的利率是5.0%,如果选择固定利率的话,利润只能是100BP。
那么利润能不能超过100BP呢?这个时候可能就需要嵌入衍生品。有人会问,FTP怎么能随便用呢?这可能和各行对FTP的管理规则的不同有关。但是我们知道客户那块是灵活的,他最终只要是5.0%的利率都能接受,他也可以做一些衍生品包装起来,比如浮动利率做个衍生品就变成固定利率了。或者他可以做个假的浮动或者单向有利于客户的浮动,然后也可以采用浮动利率FTP,这是各行机构FTP适用机制的不同。也就是说,我们要充分利用不同市场和不同基准利率下的比较优势,我们把这些所有的FTP加上相应的衍生品通通转换成人民币固定利率定价,通过四个比较来获得最优的模式,采用哪种FTP,做利率互换还是外汇掉期或者其他,跟客户的资产端来进行比较后,来获得大于100BP的收益,这是衍生品最基本的价值的所在。
衍生品各自参与者不同,他形成自身的市场价格。而FTP往往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是对全行的资产配置,所以他俩的定价会有差异。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差异来创造更多的收益。为何说是创造更多收益,因为对于一个司库来说,它设定FTP有他的观点,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做衍生品,做衍生品就影响净利润的波动,而FTP定价是没有损益的产生。有可能他的想法是正确的,通过这些所谓的套利,慢慢影响市场。过去几年比较明显的是协议存款加Depo的利率互换,Depo利率互换以前曲线是往上的,经过套利以后曲线就往下了,最终我们可看到2011年以后,所有的Depo的利率是往下走的。其实司库或计财定价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套利之后赚的是市场的钱,而并不仅仅是赚内部定价的钱。
所以说这也是他的业务价值所在。所以衍生品的交易我们一定要改变模式,因为他是一个竞争性的产品,和债券不一样。

下面继续说些案例,
案例1 套保交易:我们有个浮息债,有个固息债,并且有个利率互换,我们套保。一般来说,如果我的浮息债加上利率互换能够创造更高的收益,就能进行套保。考虑到时间选择,一个正确的套保是他创造的综合收益比原来大。有效的套保必然是其对冲的衍生品长期来看不亏,不亏也有贡献,它使你的收益更加平稳。若长期看你套保的产品都是亏损的,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滥用衍生品。
套保最小收益有几个点,最大有一百个点,也就是说,我们在几个点的时候做套保不划算,但是在几百点套的时候就会很划算。在几百点的时候我们把手上的固息债卖掉换成浮息债和利率互换,以此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他有一个时间的选择。假如我们有只高票息的债券,还有个很低的利率互换,我们就Pay个利率互换买了个债券,持有到期是赚钱的,可是突然发现market-to-market是亏钱的,也就是说你没有在合适的套利时间点入场,没有获得套利最大化。
案例2 价差交易:套利交易其实是正carry的价差交易,就是持有到期为正的一种价差交易我们叫套保交易。
价差交易不在乎是正carry还是负carry,持有到期是亏的我们也可以做。价差交易是种很好的交易模式,但必须注意两种产品流动性相对较好。

3、金融衍生品的业务路径

衍生品交易自身闭门造车无法创造一个稳定的利润,那我们怎么办,还要不要开展衍生产品业务?
在我看来,可以有三个途径去看衍生品:第一是打通所有的市场,跨市场跨品种交易。我有全产品全牌照全通道的优势,我可以捕捉到不同市场对相关事件的预期差,比如英国要退出欧盟,不同市场对于这同一事件的预期和反应是不一样的,这时候就可以有一些组合交易。
券商有优势,因为有国债期货,在利率市场上的产品定价就比银行的获利能力强。反过来,银行业也有特别优势,银行可以买海外债券,能直接投资海外,风险收益更高。如此看来,各有各的优势。如果你把所有的都打通,你获得的优势是最大的,从这个角度你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因为你比别人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你的盈利来自于机构的优势和对不同市场差异的捕捉和判断。
第二种是嵌入交易类债券。不能把所有投资类债券都放在交易类的原因就是放在交易类上每年的利润波动太大,这是一个机构无法承受的。如果我们合理地嵌入衍生品,并且合理运用衍生品的交易,最后使利润保持稳定,不触及止损,那么我们提高了Sharp比率,甚至提高了绝对收益。

这时候如何考量衍生品做得好不好,长期看衍生品这块不亏,如果你是亏得,说明你在滥用衍生品。或者你套期保值之后,这个产品的波动还是很大,说明你也在滥用衍生品。
第三种是开发产品,还有就是通过服务来提高flow。市场报价能力强,一部分是交易员定价和把握市场能力强,还有就是有多产品的思维。比如给我一个衍生品的头寸,但是我通过其他相关产品去平,对大单交易不仅能控制风险,还能给出一个极好的价格。
这张图展示的是曾经开发的产品,当时市场觉得人民币利率太低了,是海外对国内错误的判断,认为中国的GDP,中国的通涨应该对应6%以上的回购利率。当时我们设计出来的产品最后的收益是16%,在2007-2010年这样一个阶段,是非常可观的,并且是保本的。

四、固定收益资产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1、汇率风险及对策:全球化配置

固定收益产品如果是走出去将面对三种风险:汇率风险(比如买海外资产债券)、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
我从这三个维度来体会一些交易的想法和理念。
第一块就是怎么看汇率掉期。当进行全球化配置的时候一定要看汇率掉期价格,它决定了资产的供需。比如中资企业走出去买海外债券,在人民币预期贬值的时候会加大海外资产的配置。换句话说,掉期点比较高的时候,你会做海外配置。
反过来说,当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强的时候,你还会做海外配置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时候会产生什么,因为中资企业都买中资企业的债券,当掉期比较高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人民币是贬值的,所以大家都加大海外债券配置。当掉期比较低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人民币是升值的,所以大家都抛售海外债券。因为投资者属性是一致的,也会行动一致,所以收益率会上得非常快,这时可以看到供需完全都改变了。如果有事先关注汇率市场的话就会提前布局,提前抛售海外债券。
第二个问题,当你做全球化配置的时候。买海外资产的同时也让海外的机构来买中国的债券。当我们引进海外资金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海外看中国是很不一样的。中国人做债券就是猴王看猴子,他知道哪只猴子最美。海外看,他是分不清楚的,和人看猴子一样,他觉得新兴市场是一样的。
当海外的观念通过交易渐渐影响国内的供需或者衍生品的时候,我们要思考海外是怎么思考这个世界的。比如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发债的信用溢价会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怎么能够形成交易机会呢?比如恒大,国内的利率是4点几,海外的收益超过9,中间有5个点的差异。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国内有信用衍生品,那么它的价格是盯着国内债券的,信用衍生品的利率就是3%。这个时候就可以购买海外的债券,通过3%的信用衍生品进行保护,就获得了5%的美元无风险收益。如果通过上清所清算,就确保了人民币投资是6点几的收益,没有交易对手的风险。这是一个套利的过程,比单买海外的债券确定性高很多,我称之为“内保外债”。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新兴市场的走势是非常相近的,中国和印度的利率波动是非常相似的,从更宽的视野来看的话,中国跟一些新兴市场比如印度、韩国、台湾比较相似,这样可以提供一定的交易机会。看到全球其他相似市场债券在跌,可能中国市场也会跌。当然这种理念可能有对有错,错的时候就是交易性机会,对的时候要认识到它的正确性,国内慢慢开始有国际化的视野,之前的债券交易员视野还是比较国内化,同质化的。

上面这张图是张非常经典的利率互换的图,可以看到蓝色的线(上证指数),红色的线很明显对它有一定的前瞻性,2006、2007年它先涨上去,2007、2008、2010、2011年它先掉下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海外非常简单,当美国或者欧洲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他觉得新兴市场一定是不行的。
红色线不是一个单纯的衍生品,而是一条曲线,正常情况下经济向好,曲线变陡,股市向上。所以说,如果海外看中国就有一定的前瞻性。海外的重大危机一定会影响国内。当你有全球视野时,你布局和交易都会更加前瞻性。

2、利率风险及对策:寻找圣杯与相关性交易

交易圣杯是指出现一个前瞻性的指标。
进行一个交易,很常见的一个方法是挖掘高频数据,根据高频数据来推断经济数据的发展,这是一个模式。比如推断CPI、GDP。
还有种模式,重组经济数据,展现经济真容,通过经济真容来做债券交易。
第三个要说的是,国债期货市场,后面会展开。
第四个要说的是委外投资,就是委托别人来为你管理。好处是利用它来给你做杠杆,并且可利用它强大的分析信用风险的能力,同时规避债券流动性。委外市场是在膨胀的,面临的风险只是市场风险,因为市场膨胀,债券是不需要卖出的,所以债券的流动风险就规避了。
风险对冲是指当你看着委外的头寸时,你自己可以进行风险对冲,自己可以做利率互换,自己可以做国债期货来对冲久期,来对冲他所不擅长的东西,各取所长。所以采取这种交易模式你可能获得比普通债券投资更高的收益。
国债期货到底神不神奇?主要的内容都在下面这张图里面。
国债期货经常提到的是一个转换因子,我个人认为是个虚假的门槛。他将一个普通投资者、高级投资者和研究员隔离开来,大家可以看到研究员发了个报告都是在算转换因子,但他口算是算不出来的,其实它也是不重要的。
为什么说它不重要?其实就数学公式来讲,我们可以简化这个公式,期货到期的价格就是100-(YTM-3%)*DV01。第二点,债券期货隐藏的利率和真实的利率其实差别是比较大的。可能跟真实的预期差了30几个点。正因为期货隐含的利率和最终交割的利率差距这么大,所以你模型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其实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交易理念。

国债期货怎么理解呢?比如十年期国债期货价格是98元,我花费2块钱,我有什么权利,我有权利以3%的价格卖所有的可交割国债。也就是在交割的时候,市面上所有的6.5年到10.25年的可交割的券我都可以以3%的价格去抛。国债期货其实就是通过100块和期货价格差形成一个权力。
期货到期时期现价格归一的简单定价就是期货价格=100-(到期收益率-3)*DV01 这个简单定价没有转换因子。为什么没有?我们知道,真正的定价我们乘以DV01需要乘以当前的收益到3%区间内平均的DV01,其跟转换因子相结合就转换成当前利率的DV01,选择的CTD债券往往是期货到期前最新发行的最活跃的那个券,可能在你期货交易时并不存在。
上面这个公式由于没有转换因子,便于口算,便于交易,其误差相对30bp的误差简直是九牛一毛,这个公式基本和复杂公式的结果一致的,这个就是我根据交易理念,根据数学公式的简单推导得出的一个简单公式。
国债期货到底有没有前瞻性?
如上图,蓝色线代表次活跃期货隐含收益率,红色是指该期货到交割月时对应CTD债券的二级市场平均收益率。我们可以看到右上角,平均价差竟然高达30BP。次活跃国债期货的预判性是说我从期货到期日之前的6个月开始观察,一直到到期前3个月(之后该次活跃合约变成最活跃合约),这段时间隐含的利率跟真实交割时利率来比较,平均要预测的是未来4个半月的市场情况。国债4个半月的标准差只有13个bp,我们知道,在99%的情况下,26个bp就足够了。我觉得这四个半月市场99%的可能性动26bp。国债期货预测的偏差竟然在30个bp,前瞻性不够。
如上图,红线是期货-现货的收益率,若小于0,代表预测未来的利率是往下,如果是大于0的,预测未来的利率是往上。从13年开始到15年初,一直小于0,现货的利率也确实在往下走,但是2015年之后,期货减现货的收益一直是大于0,这个代表利率会往上走。事实的情况是,2015年到2016年一季度,利率仍然在在往下走,但是在2016年二季度却小幅反弹。这个时候,我们看到预测利率走势的红线已经大幅向下了,看涨利率的情绪强弩之末了,但是现货利率却反弹了。这意味着,在国债期货出生的这3年,对现货的预测一半对一半错,可以看到其前瞻性并不够。短期感觉国债期货神奇是因为期货带动很多套利盘,也有很多个人的盘,他们会有有很多超额的信息,所以国债期货短期来看是有前瞻性的,但长期看是不一定有的。
我们来看一个利率互换的例子。观察指标是5Y 利率互换-5Y 国债收益率,交易标的:10Y 金融债。因为金融债波动比较大,所以我选这个做交易标的。观察方法很简单,当我观察指标大于历史60分位,并且大于过去1M的均值,则看涨利率(记为1)。当观察指标小于于历史40分位,并且小于过去1M的均值,则看跌利率(记为-1)。在1的时候看涨利率,在-1的时候看跌利率。
我觉得利率互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当债券市场利率小幅波动的时候,债券收益率大幅上涨,原因一方面是它是衍生品,不需要本金;第二方面,海外市场参与主体不一样,现券可能有粘性,卖空可能比较困难。当债券市场不动或动得比较少的时候,利率互换大幅在动,这时很有可能这个方向就是正确的方向。

我们再看上图,红点在上表明看涨利率,红点在下代表看涨利率平仓同时看跌利率。过去8、9年的时候有10次交易机会,其中用这种交易模式平有7胜,平均获利90BP,1次打平,2次亏损。具体来讲,就是从3.80%多到4.76%,空到3.78%,然后再多到4.80%,然后再空到4.07%,然后再多到4.07%,然后再空到4.25%,这次亏钱,然后再多到5.37%,然后再空到4.41%,然后再多到4.36%,这次也亏了5个点。然后再空到3.45%。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的收益非常平稳。
结论是什么?如果利率互换和国债的价差继续扩大的时,我个人认为,10年期金债大幅反弹的机会就来了。
下面再看看两个相关性的交易模式,澳元对日元跟IRS有较强的相关性,除了2013年钱荒的时候。我们再看,CNY IRS跟伦铜有较强的相关性,也是出了13年钱荒的时候,2013年是机会还是风险,这么看或许能明白些,类似的情况还有2015年的中国股市,相对其他具有相关性的市场。
其实,相关性交易不仅能做利率互换和债券的,也能做利率互换和股市的相关性交易,利率互换和外汇的相关性,利率互换和商品的相关性。相关性交易只要带有一定的相逻辑都可以做。基本上,除了2013年,其他时候相关性契合度都非常高。第一种策略就是把外汇、商品和股市作为前瞻性指标;第二种策略可以做价差。选择两者匹配量的时候,尽量保证这两个产品的收益率波动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下做一些价差交易也是可以获利的。长久走势是有相关性的,短期走势差异比较大的时候就有交易性的机会,问问自己以前的价差分离原因现在还存在吗,有没有其他当前背离的原因,如果没有,那就大胆的行动吧。

3、信用风险及对策:商品期货与大数据

银行做信用,优势在于自下而上,它有大规模的信贷人员,对企业比较熟悉。但可能银行因为有企业的抵质押,对企业未来的预判没有那么好,不过银行有良好的信息交换渠道。券商的优势是自上而下的,拥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可以从行业到企业进行调研分析。这是两类机构的优势,不同机构不同的优势,在当前大数据和互联网+的模式下,信息的传递更加透明。周期性的行业比如煤炭钢铁等与大宗商品的价格是密切相关的,这时候的策略是,我优选垃圾行业中的优质企业,综合考虑上下游的优势,然后做一个小Delta的商品期权互换的对冲,通过对冲来保护。即使当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企业违约,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衍生品来获得利润来对冲违约产生的亏损。
还有种思路,比如城投违约,人民币会有较大的贬值压力,这样我可以做一些人民币汇率期权的交易,来对冲持有的城投债。城投违约的时候可能估值发生变化,由此导致汇率发生变化,债券估值发生的变化可能与实际汇率的期权获利相抵,从而保证在城投发生违约时,能获得额外的收益保护持有债券的市值波动。
大数据下的第二个应用,制造业企业如果我们能找到用电用水的数据,这些一定必然是前瞻性指标。对消费行业,刷卡的数据,银联、阿里巴巴的数据一定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传统的信用价差的变化是否蕴含着信用的变化,CDS怎么定价?是不是根据信用价差定价?
我们来看看人民币的信用利差和美元的信用利差,美国的信用利差和美国的经济是完全符合的,当经济变差的时候,信用是上升的,反之亦然。但中国不是,我们看上面这张图,从2014年开始中国经济持续下滑,违约开始扩张,但是信用利差还是在往下走,所以传统的信用债收益率减金融债收益率并不是合理的。
下面看一个大数据实例。这是一只债券,其价格在2013年5、6月和2014年年初经历了两次大幅下跌。红色线是大数据线,2013年的时候,红色线暗示着企业某个经营指标是大幅下滑的,跳跃性的下跌,但是债券市场不为所动。债券市场在4月份一季度报公布之后,才发现这个企业原来在一季度变得那么差,才有评级公司下调评级,债券价格才下跌。并且在2014年才发现这个企业的变差是持续性的,评级才大幅下调,债券价格才大幅下跌。
企业相关的大数据可以暗示他的业绩是在大幅下滑的,但市场没意识到,直到年报披露,并且评级公司到那时才开始下调评级。如果事先用了大数据,这个大数据是可以实时得到的,我们可以每周甚至每天得到,如果我们利用这些大数据加上自己独特的研究能力,就可以前瞻性地获得收益,或者前瞻性地规避风险。

银行衍生品合规管理要点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9747034349655279&wfr=spider&for=pc

posted on 2021-01-18 15:29  chengjon  阅读(260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