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随笔之——工厂方法模式
一、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也可以使抽象类),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工厂方法模式有多种扩展,主要有:简单工厂模式、多个工厂类模式、替代单例模式、延迟初始化。
最长用的应该算是简单工厂模式,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模块只需要一个工厂类,那么,就将工厂类的create方法改写类方法即可(可看下面代码)。
本文内容算是设计模式之禅的学习笔记,这是一篇关于工厂模式很全的笔记。
二、工厂方法模式的优点
首先,良好的封装性,代码结构清晰。一个对象创建是有条件约束的,如一个调用者需要一个具体的产品对象,只要知道这个产品的类名(或约束字符串)就可以了,不用知道创建对象的艰辛过程,减少模块间的耦合。
其次,工厂方法模式的扩展性非常优秀。在增加产品类的情况下,只要适当地修改具体的工厂类或扩展一个工厂类,就可以完成“拥抱变化”。例如在我们的例子中,需要增加一个棕色人种,则只需要增加一个BrownHuman类,工厂类不用任何修改就可完成系统扩展。
再次,屏蔽产品类。这一特点非常重要,产品类的实现如何变化,调用者都不需要关心,它只需要关心产品的接口,只要接口保持不表,系统中的上层模块就不要发生变化,因为产品类的实例化工作是由工厂类负责,一个产品对象具体由哪一个产品生成是由工厂类决定的。在数据库开发中,大家应该能够深刻体会到工厂方法模式的好处:如果使用JDBC连接数据库,数据库从MySql切换到Oracle,需要改动地方就是切换一下驱动名称(前提条件是SQL语句是标准语句),其他的都不需要修改,这是工厂方法模式灵活性的一个直接案例。
最后,工厂方法模式是典型的解耦框架。高层模块值需要知道产品的抽象类,其他的实现类都不用关心,符合迪米特原则,我不需要的就不要去交流;也符合依赖倒转原则,只依赖产品类的抽象;当然也符合里氏替换原则,使用产品子类替换产品父类,没问题!
三、工厂方法模式的使用场景
首先,工厂方法模式是new一个对象的替代品,所以在所有需要生成对象的地方都可以使用,但是需要慎重地考虑是否要增加一个工厂类进行管理,增加代码的复杂度。
其次,需要灵活的、可扩展的框架时,可以考虑采用工厂方法模式。万物皆对象,那万物也就皆产品类,例如需要设计一个连接邮件服务器的框架,有三种网络协议可供选择:POP3、IMAP、HTTP,我们就可以把这三种连接方法作为产品类,定义一个接口如IConnectMail,然后定义对邮件的操作方法,三个具体的产品类(也就是连接方式)进行不同的实现,再定义一个工厂方法,按照不同的传入条件,选择不同的连接方式。如此设计,可以做到完美的扩展,如某些邮件服务器提供了WebService接口,很好,我们只要增加一个产品类就可以了。
再次,工厂方法模式可以用在异构项目中,例如通过WebService与一个非Java的项目交互,虽然WebService号称是可以做到异构系统的同构化,但是在实际的开发中,还是会碰到很多问题,如类型问题、WSDL文件的支持问题,等等,从WSDL中产生的对象都认为是一个产品,然后由一个具体的工厂类进行管理,减少与外围系统的耦合。
最后,可以使用在测试驱动开发的框架下,例如,测试一个类A,就需要把与类A有关联关系的类B也同时产生出来,我们可以使用工厂方法模式把类B虚拟出来,避免类A与类B的耦合。目前由于JMock和EasyMock的诞生,该使用场景已经弱化了,读者可以在遇到此种情况时直接考虑使用JMock或EasyMock。
四、工厂方法模式示例代码
抽象产品类
package com.lsj.mode; /** * 抽象产品类 * * @author lion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Product { // 产品类的公共方法 public void method1() { /* 具体实现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产品的公共方法method1"); } // 抽象方法 public abstract void method2(); }
具体产品类A
package com.lsj.mode; /** * 具体产品类A * * @author lion * */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A extends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 具体实现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产品A的method1方法"); } }
具体产品类B
package com.lsj.mode; /** * 具体产品类B * * @author lion * */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ductB extends Product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2() { /* 具体实现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产品B的method2方法"); } }
抽象工厂类
package com.lsj.factory; import com.lsj.mode.Product; /** * 抽象工厂类 * * @author lion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Factory { /** * 创建产品对象,具体实现用到了Java的泛型和反射机制 * 参数c必须是Product的子类或者是Product */ public abstract <T extends 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 //简单工厂模式只需将createProduct方法设置为类方法即可(加static修饰符)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Override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 { //创建一个Product对象 Product product = null; try { //根据Java的反射机制获取一个实例,赋值给product product = (Product) Class.forName(c.getName()).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 打印异常信息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 product; } */ }
具体工厂类
package com.lsj.factory; import com.lsj.mode.Product; /** * 具体的工厂类 * * @author lion * */ public class ConcreteFactory extends Factory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Override public <T extends Product> T createProduct(Class<T> c) { //创建一个Product对象 Product product = null; try { //根据Java的反射机制获取一个实例,赋值给product product = (Product) Class.forName(c.getName()).newInstance(); } catch (Exception e) { // 打印异常信息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T) product; } }
实现场景类
package com.lsj.client; import com.lsj.factory.ConcreteFactory; import com.lsj.factory.Factory; import com.lsj.mode.ConcreteProductA; import com.lsj.mode.ConcreteProductB; import com.lsj.mode.Product; /** * 实现场景类 * * @author lion * */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初始化工厂类 Factory factory = new ConcreteFactory(); //创建产品类A Product productA = factory.createProduct(ConcreteProductA.class); productA.method1(); productA.method2(); //创建产品类B Product productB = factory.createProduct(ConcreteProductB.class); productB.method1(); productB.method2(); } }
作者:登天路
转载请说明出处:http://www.cnblogs.com/travel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