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Redis 可以当做一个消息队列来使用吗?使用 Redis 做消息队列会面临哪些问题呢?

楔子

我经常听到很多人讨论,关于「把 Redis 当作队列来用是否合适」的问题。有些人表示赞成,他们认为 Redis 很轻量,用作队列很方便;也些人则反对,认为 Redis 会「丢」数据,最好还是用「专业」的队列中间件更稳妥。

那么究竟哪种方案更好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把 Redis 当作队列,究竟是否合适这个问题。

从最简单的开始:List 队列

首先我们先从最简单的场景开始讲起,如果你的业务需求足够简单,想把 Redis 当作队列来使用,肯定最先想到的就是使用 List 这个数据类型。因为 List 底层的实现就是一个「链表」,在头部和尾部操作元素,时间复杂度都是 O(1),这意味着它非常符合消息队列的模型。生产者使用 LPUSH 发布消息:

127.0.0.1:6379> LPUSH users n1 n2 n3
(integer) 3
127.0.0.1:6379> 

消费者这一侧,使用 RPOP 拉取消息:

127.0.0.1:6379> RPOP users
"n1"
127.0.0.1:6379> RPOP users
"n2"
127.0.0.1:6379> 

这个模型非常简单,也很容易理解。

但这里有个小问题,当队列中已经没有消息了,消费者在执行 RPOP 时,会返回 NULL。而我们在编写消费者逻辑时,一般是一个「死循环」,这个逻辑需要不断地从队列中拉取消息进行处理,伪代码一般会这么写:

for {
    msg, _ := redis.RPop(ctx, "users").Result()
    if msg == nil {
        continue
    }
    handle(msg)
}

如果此时队列为空,那消费者依旧会频繁拉取消息,这会造成「CPU 空转」,不仅浪费 CPU 资源,还会对 Redis 造成压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最容易想到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当队列为空时,我们可以「休眠」一会,再去尝试拉取消息。

这就解决了 CPU 空转问题,但又带来另外一个问题:当消费者在休眠等待时,有新消息来了,那消费者处理新消息就会存在「延迟」。如果缩短这个延迟,只能减小休眠的时间,但休眠时间变小,又有可能引发 CPU 空转问题。那如何做,既能及时处理新消息,还能避免 CPU 空转呢?

Redis 是否存在这样一种机制:如果队列为空,消费者在拉取消息时就「阻塞等待」,一旦有新消息过来,就通知我的消费者立即处理新消息呢?幸运的是,Redis 确实提供了「阻塞式」拉取消息的命令:BRPOP / BLPOP,这里的 B 指的是阻塞(Block)。

现在可以这样来拉取消息了:

for {
    // 没消息阻塞等待,0 表示不设置超时时间
    msg, _ := redis.BRPop(ctx, 0, "users").Result()
    if msg == nil {
        continue
    }
    handle(msg)
}

使用 BRPOP 这种阻塞式方式拉取消息时,还支持传入一个「超时时间」,如果设置为 0,则表示不设置超时,直到有新消息才返回,否则会在指定的超时时间后返回 NULL。所以这个方案不错,既兼顾了效率,还避免了 CPU 空转问题,一举两得。

注意:如果设置的超时时间太长,这个连接太久没有活跃过,可能会被 Redis Server 判定为无效连接,之后 Redis Server 会强制把这个客户端踢下线。所以,采用这种方案,客户端要有重连机制。

解决了消息处理不及时的问题,你可以再思考一下,这种队列模型,有什么缺点?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 不支持重复消费:消费者拉取消息后,这条消息就从 List 中删除了,无法被其它消费者再次消费,即不支持多个消费者消费同一批数据
  • 消息丢失:消费者拉取到消息后,如果发生异常宕机,那这条消息就丢失了

第一个问题是功能上的,使用 List 做消息队列,它仅仅支持最简单的,一组生产者对应一组消费者,不能满足多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业务场景。第二个问题就比较棘手了,因为从 List 中 POP 一条消息出来后,这条消息就会立即从链表中删除了。也就是说,无论消费者是否处理成功,这条消息都没办法再次消费了,这也意味着,如果消费者在处理消息时异常宕机,那这条消息就相当于丢失了。

针对这 2 个问题怎么解决呢?我们一个个来看。

发布订阅模型:Pub / Sub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这个模块是 Redis 专门是针对「发布/订阅」这种队列模型设计的,它正好可以解决前面提到的第一个问题:重复消费,即多组生产者、消费者的场景,我们来看它是如何做的。

Redis 提供了 PUBLISH / SUBSCRIBE 命令,来完成发布、订阅的操作。

假设你想开启 2 个消费者,同时消费同一批数据,首先使用 SUBSCRIBE 命令,启动 2 个消费者,并「订阅」同一个队列。

# SUBSCRIBE 支持同时订阅多个队列
127.0.0.1:6379> SUBSCRIBE users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users"
3) (integer) 1

此时 2 个消费者都会被阻塞住,等待新消息的到来。之后,再启动一个生产者,发布一条消息。

127.0.0.1:6379> PUBLISH users n1
(integer) 2  # 返回 2 表有 2 个消费者订阅了这个队列
127.0.0.1:6379>

这时,2 个消费者就会解除阻塞,收到生产者发来的新消息。

127.0.0.1:6379> SUBSCRIBE users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subscribe"
2) "users"
3) (integer) 1
1) "message"
2) "users"
3) "n1"

看到了么,使用 Pub/Sub 这种方案,既支持阻塞式拉取消息,还很好地满足了多组消费者,消费同一批数据的业务需求。除此之外,Pub/Sub 还提供了「匹配订阅」模式,允许消费者根据一定规则,订阅「多个」自己感兴趣的队列。

# 订阅以 users 开头的队列,在订阅的队列很多时,会比较方便
# 当然,如果队列数量不多,比如只有两三个,那么也可以通过 SUBSCRIBE 的方式指定多个队列
127.0.0.1:6379> PSUBSCRIBE users*
Reading messages... (press Ctrl-C to quit)
1) "psubscribe"
2) "users*"
3) (integer) 1

然后生产者往 users1 和 users2 里面发消息,消费者都能收到。

我们可以看到,Pub/Sub 最大的优势就是,支持多组生产者、消费者处理消息。讲完了它的优点,那它有什么缺点呢?其实,Pub/Sub 最大问题是:丢数据。如果发生以下场景,就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

  • 消费者下线
  • Redis 宕机
  • 消息堆积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与 Pub/Sub 的实现方式有很大关系。Pub/Sub 在实现时非常简单,它没有基于任何数据类型,也没有做任何的数据存储,它只是单纯地为生产者、消费者建立「数据转发通道」,把符合规则的数据,从一端转发到另一端。

在 Redis 中,一个完整的发布、订阅消息处理流程是这样的:

  • 1)消费者订阅指定队列,Redis 就会记录一个映射关系:队列->消费者
  • 2)生产者向这个队列发布消息,那 Redis 就从映射关系中找出对应的消费者,把消息转发给它

看到了么,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数据存储,一切都是实时转发的。我们上面在发完消息后返回的 2 就是订阅当前队列的消费者个数,或者说 Redis 在将消息转发给消费者之后就会将转发的消费者个数返回给生产者。

这种简单的设计方案,就导致了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例如,如果一个消费者异常挂掉了,它再重新上线后,只能接收新的消息,在下线期间生产者发布的消息是接收不到的。如果所有消费者都下线了,那生产者发布的消息,因为找不到任何一个消费者,也会全部「丢弃」。所以,当你在使用 Pub/Sub 时,一定要注意:消费者必须先订阅队列,生产者才能发布消息,否则消息会丢失。

这也是前面的例子中,我们让消费者先订阅队列,之后才让生产者发布消息的原因。另外,因为 Pub/Sub 没有基于任何数据类型实现,所以它也不具备「数据持久化」的能力,也就是说,Pub/Sub 的相关操作,不会写入到 RDB 和 AOF 中,当 Redis 宕机重启,Pub/Sub 的数据也会全部丢失。

最后,我们来看 Pub/Sub 在处理「消息积压」时,为什么也会丢数据?首先当消费者的速度,跟不上生产者时,就会导致数据积压的情况发生。如果采用 List 当作队列,消息积压时,会导致这个链表很长,最直接的影响就是,Redis 内存会持续增长,直到消费者把所有数据都从链表中取出。但 Pub/Sub 的处理方式却不一样,当消息积压时,有可能会导致消费失败和消息丢失

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回到 Pub/Sub 的实现细节上来说。每个消费者订阅一个队列时,Redis 都会在 Server 上给这个消费者在分配一个「缓冲区」,这个缓冲区其实就是一块内存。当生产者发布消息时,Redis 先把消息写到对应消费者的缓冲区中,之后消费者不断地从缓冲区读取消息,处理消息。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缓冲区上,因为这个缓冲区其实是有「上限」的(可配置),如果消费者拉取消息很慢,就会造成生产者发布到缓冲区的消息开始积压,缓冲区内存持续增长。如果超过了缓冲区配置的上限,Redis 就会「强制」把这个消费者踢下线。这时消费者就会消费失败,也会丢失数据。

如果你有看过 Redis 的配置文件,可以看到这个缓冲区的默认配置:client-output-buffer-limit pubsub 32mb 8mb 60,它的参数含义如下:

  • 32mb:缓冲区一旦超过 32MB,Redis 直接强制把消费者踢下线
  • 8mb + 60:缓冲区超过 8MB,并且持续 60 秒,Redis 也会把消费者踢下线

Pub/Sub 的这一点特点,是与 List 作队列差异比较大的,并且从这里你应该可以看出,List 其实是属于「拉」模型,而 Pub/Sub 其实属于「推」模型。List 中的数据可以一直积压在内存中,消费者什么时候来「拉」都可以。但 Pub/Sub 是把消息先「推」到消费者在 Redis Server 上的缓冲区中,然后等消费者再来取。

当生产、消费速度不匹配时,就会导致缓冲区的内存开始膨胀,Redis 为了控制缓冲区的上限,所以就有了上面讲到的,强制把消费者踢下线的机制。好了,现在我们总结一下 Pub/Sub 的优缺点:

  • 支持发布 / 订阅,支持多组生产者、消费者处理消息
  • 消费者下线,数据会丢失
  • 不支持数据持久化,Redis 宕机,数据也会丢失
  • 消息堆积,缓冲区溢出,消费者会被强制踢下线,数据也会丢失

有没有发现,除了第一个是优点之外,剩下的都是缺点,所以很多人看到 Pub/Sub 的特点后,觉得这个功能很「鸡肋」。也正是以上原因,Pub/Sub 在实际的应用场景中用得并不多。

目前只有哨兵集群和 Redis 实例通信时,采用了 Pub/Sub 的方案,因为哨兵正好符合即时通讯的业务场景。

我们再来看一下,Pub/Sub 有没有解决,消息处理时异常宕机,无法再次消费的问题呢?其实也不行,Pub/Sub 从缓冲区取走数据之后,数据就从 Redis 缓冲区删除了,消费者发生异常,自然也无法再次重新消费。

好,现在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我们在使用消息队列时的需求。当我们在使用一个消息队列时,希望它的功能如下:

  • 支持阻塞等待拉取消息
  • 支持发布 / 订阅模式
  • 消费失败,可重新消费,消息不丢失
  • 实例宕机,消息不丢失,数据可持久化
  • 消息可堆积

显然 Pub / Sub 无法满足上面的所有特点,那么 Redis 除了 List 和 Pub/Sub 之外,还有符合这些要求的数据类型吗?其实,Redis 的作者也看到了以上这些问题,也一直在朝着这些方向努力着。Redis 作者在开发 Redis 期间,还另外开发了一个开源项目 disque,这个项目的定位,就是一个基于内存的分布式消息队列中间件。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项目一直不温不火。终于,在 Redis 5.0 版本,作者把 disque 功能移植到了 Redis 中,并给它定义了一个新的数据类型:Stream。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Stream 能符合上面提到的这些要求吗?

趋于成熟的队列:Stream

我们来看 Stream 是如何解决上面这些问题的,依旧从简单到复杂,依次来看 Stream 在做消息队列时,是如何处理的?首先,Stream 通过 XADD 和 XREAD 完成最简单的生产、消费模型:

  • XADD:发布消息
  • XREAD:读取消息

生产者发布 2 条消息:

# * 表示让Redis自动生成消息ID
127.0.0.1:6379> XADD queue * name satori
"1638515664470-0"
127.0.0.1:6379> XADD queue * name koishi
"1638515672769-0"
127.0.0.1:6379> 

使用 XADD 命令发布消息,其中的 * 表示让 Redis 自动生成唯一的消息 ID,这个消息 ID 的格式是「时间戳-自增序号」。

消费者拉取消息:

# 从开头读取 5 条消息,0-0 表示从开头读取
127.0.0.1:6379> XREAD COUNT 5 STREAMS queue 0-0
1) 1) "queue"
   2) 1) 1) "1638515664470-0"
         2) 1) "name"
            2) "satori"
      2) 1) "1638515672769-0"
         2) 1) "name"
            2) "koishi"
127.0.0.1:6379> 

如果想继续拉取消息,需要传入上一条消息的 ID:

127.0.0.1:6379> XREAD COUNT 5 STREAMS queue 1638515672769-0
(nil)

没有消息,Redis 会返回 NULL。

以上就是 Stream 最简单的生产、消费,关于 Stream 的详细用法可以翻看之前的文章。下面我们来看,针对前面提到的消息队列要求,Stream 都是如何解决的?

1)Stream 是否支持「阻塞式」拉取消息?

可以的,在读取消息时,只需要增加 BLOCK 参数即可。

# BLOCK 0 表示阻塞等待,不设置超时时间
127.0.0.1:6379> XREAD COUNT 5 BLOCK 0 STREAMS queue 1638515672769-0

这时消费者就会阻塞等待,直到生产者发布新的消息才会返回。

2)Stream 是否支持发布订阅模式?

也没问题,Stream 通过以下命令完成发布订阅:

  • XGROUP:创建消费者组
  • XREADGROUP:在指定消费组下,开启消费者拉取消息

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如何做?首先,生产者依旧发布 2 条消息,由于上面已经发送了两条,此时有 4 条消息:

127.0.0.1:6379> XADD queue * name satori
"1638516045992-0"
127.0.0.1:6379> XADD queue * name koishi
"1638516050617-0"
127.0.0.1:6379> 

之后,我们想要开启 2 组消费者处理同一批数据,就需要创建 2 个消费者组:

# 创建消费者组 1,0-0 表示从头拉取消息
127.0.0.1:6379> XGROUP CREATE queue group1 0-0
OK
# 创建消费者组 2,0-0 表示从头拉取消息
127.0.0.1:6379> XGROUP CREATE queue group2 0-0
OK
127.0.0.1:6379> 

消费者组创建好之后,我们可以给每个「消费者组」下面挂一个「消费者」,让它们分别处理同一批数据。第一个消费组开始消费:

# group1 的 consumer 开始消费,> 表示拉取最新数据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group1 consumer COUNT 5 STREAMS queue >
1) 1) "queue"
   2) 1) 1) "1638515664470-0"
         2) 1) "name"
            2) "satori"
      2) 1) "1638515672769-0"
         2) 1) "name"
            2) "koishi"
      3) 1) "1638516045992-0"
         2) 1) "name"
            2) "satori"
      4) 1) "1638516050617-0"
         2) 1) "name"
            2) "koishi"

同样地,第二个消费组开始消费:

# group2 的 consumer 开始消费,> 表示拉取最新数据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group2 consumer COUNT 5 STREAMS queue >
1) 1) "queue"
   2) 1) 1) "1638515664470-0"
         2) 1) "name"
            2) "satori"
      2) 1) "1638515672769-0"
         2) 1) "name"
            2) "koishi"
      3) 1) "1638516045992-0"
         2) 1) "name"
            2) "satori"
      4) 1) "1638516050617-0"
         2) 1) "name"
            2) "koishi"

我们可以看到,这 2 组消费者,都可以获取同一批数据进行处理了。这样一来,就达到了多组消费者「订阅」消费的目的。

3)消息处理异常时,Stream 能否保证消息不丢失,重新消费?

除了上面拉取消息时用到了消息 ID,这里为了保证重新消费,也要用到这个消息 ID。当一组消费者处理完消息后,需要执行 XACK 命令告知 Redis,这时 Redis 就会把这条消息标记为「处理完成」。

# group1下的 1638516045992-0 消息已处理完成
127.0.0.1:6379> XACK queue group1 1638516045992-0
(integer) 1

除了上面拉取消息时用到了消息 ID,这里为了保证重新消费,也要用到这个消息 ID。当一组消费者处理完消息后,需要执行 XACK 命令告知 Redis,这时 Redis 就会把这条消息标记为「处理完成」。

如果消费者异常宕机,肯定不会发送 XACK,那么 Redis 就会依旧保留这条消息,待这组消费者重新上线后,Redis 就会把之前没有处理成功的数据,重新发给这个消费者。这样一来,即使消费者异常,也不会丢失数据了。

# 消费者重新上线,0-0 表示重新拉取未 ACK 的消息
127.0.0.1:6379> XREADGROUP GROUP group1 consumer COUNT 5 STREAMS queue 0-0
1) 1) "queue"
   2) 1) 1) "1638515664470-0"
         2) 1) "name"
            2) "satori"
      2) 1) "1638515672769-0"
         2) 1) "name"
            2) "koishi"
      3) 1) "1638516050617-0"
         2) 1) "name"
            2) "koishi"

总共有 4 条,ACK 了一个之后,还剩下 3 个。

4)Stream 数据会写入到 RDB 和 AOF 做持久化吗?

Stream 是新增加的数据类型,它与其它数据类型一样,每个写操作,也都会写入到 RDB 和 AOF 中。我们只需要配置好持久化策略,这样的话,就算 Redis 宕机重启,Stream 中的数据也可以从 RDB 或 AOF 中恢复回来。

5)消息堆积时,Stream 是怎么处理的?

其实,当消息队列发生消息堆积时,一般只有 2 个解决方案:

  • 生产者限流:避免消费者处理不及时,导致持续积压
  • 丢弃消息:中间件丢弃旧消息,只保留固定长度的新消息

而 Redis 在实现 Stream 时,采用了第 2 个方案,在发布消息时,你可以指定队列的最大长度,防止队列积压导致内存爆炸。

# 队列长度最大 10000
127.0.0.1:6379> XADD queue MAXLEN 10000 * name satori
"1638518032447-0"
127.0.0.1:6379> 

当队列长度超过上限后,旧消息会被删除,只保留固定长度的新消息。这么来看,Stream 在消息积压时,如果指定了最大长度,还是有可能丢失消息的。

除了以上介绍到的命令,Stream 还支持查看消息长度(XLEN)、查看消费者状态(XINFO)等命令,使用也比较简单,这里就不过多介绍了。

好了,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Redis 的 Stream 几乎覆盖到了消息队列的各种场景,是不是觉得很完美?

既然它的功能这么强大,这是不是意味着,Redis 真的可以作为专业的消息队列中间件来使用呢?其实还「差一点」,就算 Redis 能做到以上这些,也只是「趋近于」专业的消息队列。原因在于 Redis 本身的一些问题,如果把其定位成消息队列,还是有些欠缺的。

到这里,就不得不把 Redis 与专业的队列中间件做对比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Redis 在作队列时,到底还有哪些欠缺?

与专业的消息队列对比

其实,一个专业的消息队列,必须要做到两大块:

  • 消息不丢失
  • 消息可堆积

前面我们讨论的重点,很大篇幅围绕的是第一点展开的。这里我们换个角度,从一个消息队列的「使用模型」来分析一下,怎么做,才能保证数据不丢?

使用一个消息队列,其实就分为三大块:生产者、队列中间件、消费者。

消息是否会发生丢失,其重点也就在于以下 3 个环节:

  • 生产者会不会丢消息?
  • 消费者会不会丢消息?
  • 队列中间件会不会丢消息?

1)生产者会不会丢消息?

当生产者在发布消息时,可能发生以下异常情况:

  • 消息没发出去:网络故障或其它问题导致发布失败,中间件直接返回失败
  • 不确定是否发布成功:网络问题导致发布超时,可能数据已发送成功,但读取响应结果超时了

如果是情况 1,消息根本没发出去,那么重新发一次就好了。如果是情况 2,生产者没办法知道消息到底有没有发成功?所以,为了避免消息丢失,它也只能继续重试,直到发布成功为止。

生产者一般会设定一个最大重试次数,超过上限依旧失败,需要记录日志报警处理。

也就是说,生产者为了避免消息丢失,只能采用失败重试的方式来处理。但发现没有?这也意味着消息可能会重复发送。是的,在使用消息队列时,要保证消息不丢,宁可重发,也不能丢弃。只不过消费者这边,就需要多做一些逻辑了,对于敏感业务,当消费者收到重复数据数据时,要设计幂等逻辑,保证业务的正确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生产者会不会丢消息,取决于生产者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是否合理。所以,无论是 Redis 还是专业的队列中间件,生产者在这一点上都是可以保证消息不丢的。

2)消费者会不会丢消息?

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消费者拿到消息后,还没处理完成,就异常宕机了,那消费者还能否重新消费失败的消息?要解决这个问题,消费者在处理完消息后,必须「告知」队列中间件,队列中间件才会把标记已处理,否则仍旧把这些数据发给消费者。

这种方案需要消费者和中间件互相配合,才能保证消费者这一侧的消息不丢。无论是 Redis 的 Stream,还是专业的队列中间件,例如 RabbitMQ、Kafka,其实都是这么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Redis 也是合格的。

3)队列中间件会不会丢消息?

前面 2 个问题都比较好处理,只要客户端和服务端配合好,就能保证生产端、消费端都不丢消息。但是,如果队列中间件本身就不可靠呢?毕竟生产者和消费这都依赖它,如果它不可靠,那么生产者和消费者无论怎么做,都无法保证数据不丢。

在这个方面,Redis 其实没有达到要求,Redis 在以下 2 个场景下,都会导致数据丢失。

  • AOF 持久化配置为每秒写盘,但这个写盘过程是异步的,Redis 宕机时会存在数据丢失的可能
  • 主从复制也是异步的,主从切换时,也存在丢失数据的可能(从库还未同步完成主库发来的数据,就被提成主库)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到,Redis 本身的无法保证严格的数据完整性,所以,如果把 Redis 当做消息队列,在这方面是有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的。

再来看那些专业的消息队列中间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像 RabbitMQ 或 Kafka 这类专业的队列中间件,在使用时,一般是部署一个集群,生产者在发布消息时,队列中间件通常会写「多个节点」,以此保证消息的完整性。这样一来,即便其中一个节点挂了,也能保证集群的数据不丢失。也正因为如此,RabbitMQ、Kafka在设计时也更复杂。毕竟,它们是专门针对队列场景设计的。

但 Redis 的定位则不同,它的定位更多是当作缓存来用,它们两者在这个方面肯定是存在差异的。最后,我们来看消息积压怎么办?

4)消息积压怎么办?

因为 Redis 的数据都存储在内存中,这就意味着一旦发生消息积压,则会导致 Redis 的内存持续增长,如果超过机器内存上限,就会面临被 OOM 的风险。所以,Redis 的 Stream 提供了可以指定队列最大长度的功能,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但 Kafka、RabbitMQ 这类消息队列就不一样了,它们的数据都会存储在磁盘上,磁盘的成本要比内存小得多,当消息积压时,无非就是多占用一些磁盘空间,相比于内存,在面对积压时也会更加「坦然」。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把 Redis 当作队列来使用时,始终面临的 2 个问题:

  • Redis 本身可能会丢数据
  • 面对消息积压,Redis 内存资源紧张

到这里,Redis 是否可以用作队列,我想这个答案你应该会比较清晰了。如果你的业务场景足够简单,对于数据丢失不敏感,而且消息积压概率比较小的情况下,把 Redis 当作队列是完全可以的。而且 Redis 相比于 Kafka、RabbitMQ,部署和运维也更加轻量。

如果你的业务场景对于数据丢失非常敏感,而且写入量非常大,消息积压时会占用很多的机器资源,那么我建议你使用专业的消息队列中间件。

总结

好了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我们从「Redis 能否用作队列」这个角度出发,介绍了 List、Pub/Sub、Stream 在做队列的使用方式,以及它们各自的优劣。之后又把 Redis 和专业的消息队列中间件做对比,发现 Redis 的不足之处。最后,我们得出 Redis 做队列的合适场景。

这里再也列了一个表格,总结一下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最后我想和你再聊一聊关于「技术方案选型」的问题,你应该也看到了,这篇文章虽然始于 Redis,但并不止于 Redis。我们在分析 Redis 细节时,一直在提出问题,然后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文章最后,又聊到一个专业的消息队列应该怎么做。

其实,我们在讨论技术选型时,就是一个关于如何取舍的问题。而这里我想传达给你的信息是,在面对技术选型时,不要不经过思考就觉得哪个方案好,哪个方案不好。你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具体分析,这里我把这个分析过程分为 2 个层面:

  • 业务功能角度
  • 技术资源角度

这篇文章所讲到的内容,都是以业务功能角度出发做决策的,但这里的第二点,从技术资源角度出发,其实也很重要。技术资源的角度是说,你所处的公司环境、技术资源能否匹配这些技术方案。

这个怎么解释呢?简单来讲,就是你所在的公司、团队,是否有匹配的资源能 hold 住这些技术方案。我们都知道 Kafka、RabbitMQ 是非常专业的消息中间件,但它们的部署和运维,相比于 Redis 来说,也会更复杂一些。如果你在一个大公司,公司本身就有优秀的运维团队,那么使用这些中间件肯定没问题,因为有足够优秀的人能 hold 住这些中间件,公司也会投入人力和时间在这个方向上。

但如果你是在一个初创公司,业务正处在快速发展期,暂时没有能 hold 住这些中间件的团队和人,如果贸然使用这些组件,当发生故障时,排查问题也会变得很困难,甚至会阻碍业务的发展。而这种情形下,如果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于 Redis 都很熟,综合评估来看,Redis 也基本可以满足业务 90% 的需求,那当下选择 Redis 未必不是一个好的决策。

所以做技术选型不只是技术问题,还与人、团队、管理、组织结构有关,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当你在和别人讨论技术选型问题时,你会发现每个公司的做法都不相同。毕竟每个公司所处的环境和文化不一样,做出的决策当然就会各有差异。如果你不了解这其中的逻辑,那在做技术选型时,只会趋于表面现象,无法深入到问题根源。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个逻辑,那么你在看待这个问题时,不仅对于技术会有更加深刻认识,对技术资源和人的把握,也会更加清晰。

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水滴与银弹》

posted @ 2021-12-03 16:23  古明地盆  阅读(10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