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 SQL的工作流程
第一节 select - SQL的工作流程
再复杂的SQL命令,也是由一些基本的结构组成的。所以在看、去做一条很复杂的SQL命令时,要会把它一级一级的折分,最后折成最简单的,这样才容易理解。而这个折分过程,如果不熟悉SQL命令的工作流程,那就比较难折分了。
大体来说,它是先根据联接条件(即联接条件on中的表达式),把几个的表合成一个临时表,然后根据where中的条件进行过滤,过滤出来的结果根据分组条件再把这个临时表分成一组一组,然后对分别对些组进行字段计算,最后又得出一个临时表,然后又根据having中的条件对这个临时表进行再次过滤,最后输入到指定的地方,如数组、表等。它中间生成的临时表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用户是不可能使用、也不能创建,它是由系统自己创建、自己使用、自己撤除,完全不受用户控制的。我举个例子:有二个表:提货单thd、提货单明细thdmx:
thd
提货单号 提货日期 thdbh thrq 01 2000/01/02 02 2000/01/15 03 2000/02/01
thdmx
提货单号 产品编号 提货数量 thdbh cpbh Thsl 01 001 5 01 003 15 01 005 12 02 001 13 02 002 14 02 005 20 03 002 14
现在有个要求:要统计day1=2000/01/01至day2=2000/01/20这段时间内,提货数量大于10的产品有那些,它们各自的总提货量是多少。命令如下:
sele cpbh,sum(thsl) ; from thd join thdmx ; on thd.thdbh=thdmx.thdbh.and.thsl>10.and.betw(thrq,day1,day2) ; grou by cpbh ; into curs temp1
为什么把thsl>0和betw(thrq,day1,day2)这二个条件表达式放在on那里,参见on、where与having的区别。它的工作流程:
首先根据on中的过滤条件,对所涉及的表进行预处理。过程如下:
两个表根据thd.thdbh=thdmx.thdbh进行合并,变成一个这样的临时表:
thdbh1 thrq thdbh2 Cpbh thsl 01 2000/01/02 01 001 5 01 2000/01/02 01 003 15 01 2000/01/02 01 005 12 01 2000/01/02 02 001 13 01 2000/01/02 02 002 14 01 2000/01/02 02 005 20 01 2000/01/02 03 002 14 02 2000/01/15 01 001 5 02 2000/01/15 01 003 15 02 2000/01/15 01 005 12 02 2000/01/15 02 001 13 02 2000/01/15 02 002 14 02 2000/01/15 02 005 20 02 2000/01/15 03 002 14 03 2000/02/01 01 001 5 03 2000/02/01 01 003 15 03 2000/02/01 01 005 12 03 2000/02/01 02 001 13 03 2000/02/01 02 002 14 03 2000/02/01 02 005 20 03 2000/02/01 03 002 14
合并是按照笛卡尔积进行计算的,即二个表都有10个记录,那积就会有10*10=100个记录,这是很历害的。但因为on条件中有过滤条件,所以VFP并不会这么笨,它会把符合这个条件的记录才放到临时表中的。这样,结果就少了很多记录了。结果出来后,再根据on后来的过滤条件thsl>10.and.betw(thrq,day1,day2)进行过滤,这样thsl大于10而且提货日期是在day1至day2的记录最后才出现在这一步的临时表中。
01 2000/01/02 01 003 15 01 2000/01/02 01 005 12 02 2000/01/15 02 001 13 02 2000/01/15 02 002 14 02 2000/01/15 02 005 20
现在轮到分组了。根据产品编号进行分组,它具体的分组方法我不知道是怎样,我想可能是这样的:
象在投票选举时点票那样,在上面那个临时表从头到尾扫一次,每经过一记录时,它就看一下,当前的产品编号是不是一个新的组,如果是就新增一个分组记号,相当于新增加一个被选举人,然后在它下面加上thsl的值,全部记录数完了,就看看有多少个分组标记,各个分组又有多少thsl。结果就是以下的样子:
001 13 002 14 003 15 005 32
这就是这条命令的结果了。然后把它生成一个cursor表,命令就完成了。如果再深入一点,把要求改成某段时间内全部产品的提货情况,如果没有进货记录,那就是0,一样要出现在结果表里。
这时,就涉及到三个表了:产品表cpb、提货表thd、提货明细表thdmx。我们先用内联接来把这三个表联接起来。
sele cpb.cpbh,cpb.cpmc,sum(iif(isnull(thdmx.thsl),0,thdmx.thsl)) as thsl ; from cpbh join thdmx ; join thd ; on cpbh.cpbh=thdmx.cpbh ; on thdmx.thdbh=thd.thdbh.and.betw(thd.thrq,day1,day2) ; grou by cpbh ; into curs temp1
根据内联接的定义,即某个产品编号在产品表和提货明细表中都存在的记录,才会出现在结果表中,如果某种产品没有提货,那在提货明细表就没有这个记录,这样,也就不会出现在结果表中。那样就符合要求中的"全部产品"这个条件了。所以我们要把 产品表 左联接 提货明细表,这样不管这种产品有没有提货,它都会出现在结果表中,只是以null的值出现。但这个现象可以消除的。
命令过程也和上一个要求那样,先进行联接,只是这条命令的中间临时表比上面更大,因为是三个表的记录数相乘。但经过联接条件过滤后,就会剩下这些内容:
001 02 2000/01/15 02 001 13 002 02 2000/01/15 02 002 14 003 01 2000/01/02 01 003 15 004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005 01 2000/01/02 01 005 12 005 02 2000/01/15 02 005 20
然后也一样进行分组,分组时的判断过程也一样,只是在累加的时候有点不同:
sum(iif(isnull(thdmx.thsl),0,thdmx.thsl)),是先用isnull(thdmx.thsl)检查thsl是不是null,如果是,则iif()就返回0,如果不是,则返回thdmx.thsl。然后外层的sum()就根据iif()返回的数值进行累加,最后做为这个分组的累加值。
还有一种使用方法,说出来也可以加深命令当中的sum()函数的处理过程。
人事表rsb:
姓名xm 年龄age 张三 25 李四 32 王五 28
现在想统计一下各个年龄段(20-30,31-40)的人数是多少。
sele sum(iif(betw(age,20,30),1,0) as _20-30,sum(iif(betw(age,31,40),1,0) as _31-40 ; from rsb ; grou by zc ; into curs temp1
因为这条命令没有过滤条件、联接,所以不需事先预处理,一来就进行分组。和投票中点票一样,在"黑板"上写划出三列:
zc _20-30 _31-40
这样,在rsb中从头扫到尾时,每经过一记录时,都用iif(betw(age,20,30),1,0)检查这个人的年龄是不是处于20-30,如果是就在_20-30这一列下面加一横,否则就不加。第二个iif()也这样处理。如果当前的年龄是53,那二个iif()都是返回0,即二列都不加,相当于废票。全部记录都点完了,然后就用sum()进行合计了,结果就出来了。
因为二个sum()都是扫描完后再合计的,它不象sum命令。sum命令会移动记录指针,而sum()函数不会,所以不必怕使用这个函数会造成不良后果。而且二个iif()都有自己的判断条件,两者不互相重合,所以一个记录不会重复计算(除非你的命令设计错了。)
如果使用union参数把两条运算结果的格式一模一样的命令合在一起,那也是一样的。它是把其中的每一节select命令单独运行(它单独运行时的运行流程跟上面说的一样),最后才把每一节的结果首尾相接后,再根据最后那节的orde by进行排序。所以一条带union的SQL命令,只能有一个orde by。而每一节select命令,却可以有自己的grou by,它自己的grou by只对这一节有影响,是不会影响到其它节的运算的。更不会对最后结果有影响。
这里举个例子:我想统计一段时间内的提货、进货情况。这里要涉及到5个表:产品表、提货表、提货明细表、进货表、进货明细表:
sele cpbh,sum(thdmx.thsl) as thsl,100000-100000 as jhsl ; from thd join thdmx ; on thd.thdbh=thdmx.thdbh ; grou by cpbh ; union ; sele cpbh,0,sum(jhdmx.jhsl) ; from jhd join jhdmx ; on jhd.jhdbh=jhdmx.jhdbh ; grou by cpbh ; orde by cpbh ; into curs temp1
如果看了上面的解释,应该可以理解每一节SQL命令的意思。这里要说的是:
1、union要求前后两节SQL命令产生的表,在结构上要完全一样,包括字段的顺序也要一样。所以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在第一节,就要人为建立一个字段jhsl,而在第二节命令,也要建立一个字段thsl以对应。
2、用SQL产生的表,它不象crea table那样可以直接指定字段的类型、长度,而是在根据生成的临时表中第一个记录的长度来确定的。所在在第一节,如果不使用100000-100000而是直接使用0,这样产生的jhsl这个字段,它的长度就只有2个字节了。所以只有使用这种方法,才能使得这个字段的长度有7字节。在字符串也有这样情况,如果第一个记录的长度是12个字节,那以后的记录中,超过12个字节的内容就会给它去掉,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在结果表中会出现字符串不完整的情况。解决方法也差不多,在字段列表那里人空加几个空格去。
from:海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