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农业信息化的第一推动力
谁是农业信息化的第一推动力
作者: 转载自《每周电脑报》
Monday, January 17 2005 2:21 PM
编者按:与三农问题相比,农业信息化似乎微不足道。但我们仍然认为,农业信息化有朝一日将成为提高农村竞争力的致胜砝码,为此,我们组织了关于农业信息化的第三次专题报道。
虽然我们已经欣喜地看到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借助信息技术帮助自己更快地创造着财富、增加着收入,并且先行一步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全新物质和精神生活,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沉重的现实:更多的农民所能考虑的不是如何享受“数字”生活,而是怎样尽可能地增加一点收入上的“数字”,让日子宽裕些对他们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八亿农民当中的绝大部分手中没有计算机,也没有条件上网,常规的信息传播也不是处处通畅,由于“数字鸿沟”的阻隔,造成电脑、网络、信息服务距离农民还差“最后一公里”,“数字鸿沟”依然在拉大。
表象背后的根源
其实,“数字鸿沟”只是一种表象,其背后的根源在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于“二元结构”的障碍。农村经济上不发达,“数字鸿沟”差距就难以真正缩小。因此,仅仅就信息化讲信息化是不够的,我们一方面应该不遗余力地尽可能调动和优化现有的资源潜力,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来填平“鸿沟”;另一方面还要跳出农业领域,着力推动其他方面的改革,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尽管这项工作并不是农业部门自己就能胜任的,但是我们仍需拥有直面困难的勇气。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其中如何在农业领域贯彻实施该战略、实现农业跨越式发展,这还是一个没有破解的课题。
勿庸置疑,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必然过程,同时又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人类历史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发现,信息化、信息网络技术应用对于农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过程和手段,更是一种消费,它的必然性多少带有一些苦涩和辛酸。就农业信息化本身而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主体和客体是什么?农民和涉农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信息化服务?政府职能部门和服务机构需要提供哪些服务?这一系列问题还都没有答案。而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战略如何与其相吻合?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农业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应该如何交相辉映?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电子政务、农村城镇化等是什么关系?众多问题都需要我们思索。因为理论问题不解决,我们的行动就难以有明确方向,我们的工作就难以是自觉的,往往因此而存在盲目性。
面对现实 谨慎前行
酝酿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正式纳入规划日程的“金农”工程到目前还没有启动,可见,目前推进农业信息化还面临着很多现实问题,比如:广大农村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职能问题、队伍问题、机制问题、心态问题甚至利益问题,还包括政策问题;再比如,目前中央政府有18个部门主管农业,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优化资源配置、相互协作、整合信息资源的问题。农业信息化推进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改革过程,“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是最为形象的概括。
笔者认为目前农业信息化存在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包括“信息孤岛”以及“重复建设”,甚至有些信息内容都是重复的。大家都在建立门户网站、都在进行信息服务,可是实际上就是彼此传抄,导致内容都一样,而对于农民或企业所急需的市场动态分析预警信息则比较缺乏,信息化功能效应没有有效发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用当前讲得比较多的话说,还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
综观各地情况,我们深深感到:在信息化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各个部门、地区的基础不同、工作重点不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人才与机制建设、信息资源开发等内容应分别有所侧重,不同地区、部门、行政层级、机构应有不同的职责分工,履行不同的职能。这些问题都还有待于“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逐步探索解决。
虽然问题说了一大堆,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当前的农业信息化工作的注意力和重点还是集中在抓好农村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和信息服务工作上,各级农业部门以及一些涉农领域都在进行着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也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另外,现在的农业信息服务,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涉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都把为“三农”服务落在实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希望社会各界能够给予农业信息化足够的耐心,毕竟这是一项立足民生的大事。
在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信息化建设 谁是第一推动力
我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已经确确实实地存在了。在我国这个农民人数占全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国家,农民上网用户却仅仅只占目前网民总数的2.3%。在实地走访中记者就发现,当城市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曾经升级过好几台最新款电脑的时候,许多人口数千的村庄里那惟一一台破旧的“586”仍然还在顽强地运转着。
当然,这种差距并不只是在信息化的领域,城乡间人们的思想素质、认识水平、生活内涵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生存状况决定人的行为,而经济条件则决定了人的生活质量”,实际上,如果挖掘最根本的原因,所有这些差异都来源于一点——城乡经济水平的差距。同时,信息化的“放大效应”更让城乡间的差距越拉越大:经济水平高的城市在信息化建设帮助下,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增长,经济水平因而得到进一步提升;经济水平低的农村没能力实施信息化建设,生产、贸易、销售的信息流均不太顺畅,经济发展仍然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手工作业去缓慢推动。毫无疑问,有了信息化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经济与信息化之间实现了良好的互动;而不进行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则可能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也丧失了最有效的推动力。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如何开展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并不是一项形象工程,也不是一场“小成本电影”,在一个市场经济的社会,像所有考虑投入产出比的工程一样,没有一定的前期投入,信息化也难以产生与其等量齐观的效果。
谁是农村信息化的第一推动力?问题更直接一点,谁来为农村信息化给出第一笔启动资金,谁来普及广大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谁来建立信息化应用的有效途径?参照城市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要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找一个建设主体的话,当地政府成为当仁不让的第一选择。就像许多城市纷纷投下“巨资”开展各种信息化工程一样,基层政府同样需要成为农村信息化的主要“埋单者”。更有甚者,由于目前农村信息化大部分都处于初期阶段,基础建设对于资金的要求更为严重。于是,在许多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如果没有专项资金,信息化建设根本无法运行,许多地方的信息化工作也因此而停滞不前。
“一个好汉三个帮”,尽管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包办一切的思想在许多地方仍然浓重,但是面对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现状,基层政府寻求资金支持的需求依然很急迫。
企业的参与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实际上,对于作为供应商的IT企业来说,庞大的农村市场早已被其虎视眈眈,但由于这一市场先天的缺陷却让他们始终裹足不前——农村经济水平不高,企业投入之后收益难以确定。很显然,培育市场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正是这种困难的过程会造就根植于广大民众心中的企业形象。建设农村信息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在启动之初也需要有一些特别的策略。例如,在我国社保信息化建设中已经得到应用的BOT模式就是由企业和政府共同出资建设的例证,这些“公私合营”的模式在农村信息化中同样有应用的空间。而面对农村信息化建设“收款难”的问题,目前在教育领域广泛使用的“租赁”模式同样可以被考虑。更多的是,在许多地区,只需要几台联入网络的电脑就能让许多农户获得必要的信息,并最简便地实现与外界交流。一旦信息化的效果逐渐显露出来,农民经济水平逐步提高,在下一次较大规模的农村电脑采购中,企业的“先入效应”就将充分展示出来。“广积粮,缓称王”,从长远发展来看,广阔的农村将是未来企业争雄的更大舞台。
政府无疑是农村信息化的主要推动者,但是只有政府的推动在许多地区却是举步惟艰,或者见效过程要缓慢得多。企业的参与则是一枚催化剂,通过资金问题的解决或缓解,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互动链条就将开始启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也将“加速”向前。
捷径未必是通途——浅析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前几日爬香山,终于经受不住诱惑,像很多人一样抛开大路不走而改抄小路,原因很简单,这样走近嘛!岂知上船容易下船难,这条“捷径”路也陡、弯也多,路上还尽是碎石子,选择这条路的结果就是:累得半死,蓬头垢面,只是比平时节省了10分钟而已。我一面压制住自己的呼哧带喘,一面开始总结经验教训:看来捷径并不前往通途啊。仔细想想,这一结论拿到当前炒得很热的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上依然说得通。
“最后一公里”是什么时候被提出的,怎么就用在了农业信息化上,现在已经无从考证,我只知道,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已经成为农民能否了解世界、改变人生的关键。的确,如果农民无法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信息服务,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就无法从根本上被缩小,但是,有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最便捷的手段就是依靠网络,对此我不敢苟同。
一提到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人们马上给它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信息时代嘛,一切问题依靠网络就应该都能解决。正好目前的网络铺设已从农业部连向各省、市、县、乡,就差到村、到户,网络连到农民家了,“最后一公里”问题还能不解决?
表面看来,让网络进村入户的确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一条“捷径”,毕竟互联网能够提供的信息量无人能比,一个专门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公司负责人就曾经告诉我,他们公司研究出来的一套系统平均每30秒就可以下载约10万字的农业信息;而且互联网还具有传递迅速、覆盖范围广、使用灵活等优势。但是互联网的到来能够代替传统的电话、电视甚至广播、报纸吗?我觉得不能。
山东烟台市农业信息中心负责人曾经表示,农村“最后一公里”的最终解决在我国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贫困地区恐怕更长。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的烟台市,到2003年底,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将100%铺设到涉农乡镇,而全市入户的微机还不足2000台,能上网的不到1000台,网络信息入户数占全市总户数(165万户)不足千分之一。沿海发达地区如此,其它地区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
我认为网络进村入户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三方面:首先,除去学生和年轻人之外,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掌握网络技术和基本的电脑知识,我在采访北京近郊一个“电脑村”时,曾经走进村支书的家,问起他会不会使用电脑?村支书说“只有娃会”;其次,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水平有所提高、农民生活逐渐富裕,但是即使让他们花钱买一台两千元的电脑都会很困难,就算政府部门免费给农民提供,他们也支付不起每个月的上网费;另外,农民居住比较分散,还有很多地区交通不便,这就导致网络的铺设以及维护都存在困难,有些山区除非依靠光纤,否则根本无法联网;最后,尽管互联网上农民需要的信息浩如烟海,但是很多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网站都是互相转载和抄袭,造成网上的信息过多重复,并且这些信息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值得怀疑。我在采访吉林省集安市蜂业公司信息化负责人时他就曾经告诉我,他在网上查到8家糖业公司的联系电话,可是真正有效的只有两个。
若想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决不能抛开传统的媒介,广播、电视、科技110电话在服务农民方面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模式,并且建立了成熟的途径,他们也大多摸索出了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门道;而除此以外,新技术的使用也并不只有网络可以借助,难道我们不能探索用手机短信进行信息服务的模式吗?不能通过VOD点播为信息服务锦上添花吗?
如果这条大路要比网络这条“捷径”多花上几年的时间,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信听听农民的意见。
来源http://www.zdnet.com.cn/bizstrategy/eb/eg/story/0,3800029741,39336239,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