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第一部分——HTTP的诞生)

1、HTTP的提出

        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为实现远隔两地的研究者们共享知识的设想。

       1989年提出HTTP设想,1990年11月CERN成功研发第一台Web服务器和浏览器;1992年,日本第一个网站主页上线。

2、3项WWW构建技术

    (1)HTML:把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标准通用标记语言)作为页面的文本标记语言;

              (2)HTTP:作为文档传输协议

              (3)URL:指定文档所在地的URL

3、HTML版本信息

             HTML1.0:1990年提出草案,由于存在多处含糊不清的问题,故直接被废弃。

4、HTTP版本信息

    HTTP/0.9

    1990年问世,由于当时没有正式的标准被建立,所以此版本包含1.0之前所有版本

    HTTP/1.0

    1996年5月1.版本发布,命名HTTP/1.0,并记载于RFC1945,此协议至今仍被广泛使用。

    HTTP/1.1

    1997年1月1.1版本发布,命名HTTP/1.1,并记载于RFC2616,此协议为目前主流协议版本

    HTTP/2.0

    HTTP 2.0在2013年8月进行首次合作共事性测试。在开放互联网上HTTP 2.0将只用于https://网址,而 http://网址将继续使用HTTP/1,目的是在开放互联网上增加使用加密技术,以提供强有力的保护去遏制主动攻击。

网络基础(第二部分——TCP/IP)

1、TCP/IP

    Tcp/ip协议族,http只是它的一个子集

    协议: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要互相通信,双方就必须基于相同的方法,不同的硬件、操作系统之间的通信,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种规则,这种规则被叫做协议

2由两种说法:TCP/IP  == TCP和IP协议 ==在IP协议的通信过程中使用到的协议族的统称。 

           

3、TCP/IP协议各层说明

  应用层:决定了向用户提供应用服务时的通信活动。应用服务包括FTP/DNS/HTTP.

  传输层:提供处于网络连接中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有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网络层:用来处理在网络上流动的数据包。数据包是网络传输的最小数据单位。该层规定了通过怎样的路径(即传输路线)到达对方计算机,并把数据包传输给对方。当自己计算机与对方计算机间存在多个网络设备时,网络层作用就是在众多选项中选择一条传输线路。

  链路层:处理连接网络的硬件部分,包括控制操作系统、硬件设备驱动、NIC(网卡)、光纤等,硬件范畴均在链路层范畴。  

        

    详细流程说明:     

       

    (1)    作为发送端的客户端在应用层发出一个想看某个HTTP请求;

    (2)    传输层对请求进行分割并在各个报文上打上标记序号及端口号后转发给网络层;

    (3)    网络层在增加作为通信目的地的MAC地址后转发给链路层;

    (4)    接收端服务器在链路层接收到数据后,按序往上层发送,一直到应用层,当到达应用层时,才算完成接收客户端的HTTP请求。

      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会被处理,此时出现封装概念

  封装:发送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是必定会被打上一个该层所属的首部信息,反之,接收端在层与层之间传输数据时,每经过一层时会把对应的首部消去。这种把数据信息封装起来的方法叫做封装。

 

posted on 2019-05-23 14:39  探路_先锋  阅读(12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