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有个平台记录下点滴,2000-2005五年同济大学时光,一晃毕业后工作已经17年了,好像除了上班已经够忙的了。

        2000年上大学时候,虽然自己的专业是跟计算机系相差八只脚。然大学期间自己玩linux,那会儿Redhat7.2-8,还记得自己买了张Redhat7.2的光盘,后来接触到Debian3.0,学校边上的书店角落里翻出来一本落满灰尘的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Debian高级应用大全】,那会儿真是高价买下(95元人民币),一周的生活费也就100元,apt安装模式好神奇。从安装开始,alsa的声卡驱动,还有网卡,显卡都要在内核中自己编译,英文环境的中文支持及输入,然后才是歌曲,视频等,通宵达旦的测试,那时候桌面美化都不亦乐乎。尽可能做到能日常舒服的使用的状态,然后开了个vs-ftp服务器,把自己电脑中的视频,软件在校园网里分享。开了2年左右的校园网ftp服务器,当然是纯兴趣,都是免费分享的,那会儿一直是校园网的top3。

        毕业后走上临床工作,一晃很多年。初期工作的时候,Ubuntu发行4.10,而且官方也免费邮寄派发安装光盘,也申请过几次,给单位同事派发过,不过毕竟是医院,很少有这样的爱好者。中间虽然关注过,但是有了家庭和孩子后,家里电脑主要的任务是保持稳定可用,毕竟绝大多数人的应用场景就是办公,文档,视频娱乐这种,家用网络包括wifi维护好。

        2019年海淘了惠普GEN8家用服务器,同年2019年07月06日Debian 10.0 发布,我还发了个微信庆祝,从3.0-10.0,Debian用了17年,我发现对于Debian始终还是有念想的,发现她比以前更完美了,家里千兆网络,下载很快,刻盘安装,安装这个过程我经历过不下100次,这块驾轻就熟。发现现在也基本不用美化了,需要的软件apt install就好,输入法也经历了这么多年,开源字体,输入法架构都基本完美了,还记得大学时候linux的时代,一直泡在linuxsir论坛里,那会儿的安装及美化,多系统启动,硬盘mount,驱动等等问题,现在都不是问题,一个系统层面都集成解决了,另一个现在网上搜索各种大虾解决方案很多很多,不像老早搜索linux类只有英文站点,或者就是linuxsir,linuxfans少数几个论坛,还记得linuxsir的时候,跟北南南北讨论沟通的情形,当然大虾们应该现在都在专业领域很有建树,我一个爱好者临床就够忙的,然后也就是维持兴趣及关注。

        这么多年,家里的电脑设备也不少,2005年工作时候买的第一台液晶ACER22寸,现在还在服役,配合淘汰下来的三核AMD710,换上128G的SSD装了Debian11(AMD710+4G+128G+22寸ACER),linux上的游戏都挺有意思的,有时候我就开着让孩子玩linux下面的游戏,比如puzzle,taquin,tetravex等逻辑游戏。目前主力机(i5-6600+16G内存+512G固态+飞利浦24寸-4K+飞利浦32寸-2K)装了win10,对付日常家用,我一般用的电子产品很少坏,也比较爱惜吧。就买过一台dell-24-2K的用了4-5年坏了。GEN8(E3-1265L V2+12G+128G固态+4T*2+2T*2)Esxi 6.5HP定制版。

        上网网速这一块,大学时期是拨号上网33K,56K,后来是ADSL 2M,再后来是金山FTTP+LAN 10M网络那会儿已经不得了,下载一首5M的MP3只要几秒钟。然后家里网络不断的升级,有时候是加钱升级。Modem 56K-ADSL 2M-FTTP 10M--- 50M ---100M ---300M ---500M ---1000M(目前状态)

        移动设备这一块,路由器用过4个,TP-LINK WR841N(无线300M),NETGEAR-WGR614-V10版,NETGEAR-R7000,ASUS-AX86U,家里移动终端基本上都是苹果的,大学那年买的手机是三星的,工作后换了Nokia-N70,Nokia-E72,iPhone5,iPhone7-Plus。家里还买过iPhone4s,iPhone6SP,iPhone13,iPad mini4,iPad Air,iPad8,还是比较从一而终的,不大容易轻易改变。

 

posted @ 2022-05-09 10:51  picole  阅读(80)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