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命令(一)
1.#mkdir 名—— 创建目录(文件夹)
#mkdir –p / / / / 路径 ——一次性创建多层目录
2.#touch 文件名—— 创建文件
3.#rm 选项 需删除的文件路径—— 删除文件
#rm –f:强制删除,不提示是否删除
#rm -r: 删除文件夹
#rm -rf:强制删除文件夹
4.#vim 文件路径——打开一个文件
输入i编辑文件,输入:wq保存并退出
5.head -n 文件名——显示前几行
查看一个文件的前n行,如果不指定n,则默认显示前10行。
6.tail –n 文件名 ——显示后几行
作用1:查看一个文件的未n行,如果n不指定默认显示后10行
作用2:可以通过tail指令来查看一个文件的动态变化内容【变化的内容不能是用户手动增加的】
7.more/less 文件路径 —— 查看文件
8.wc 文件路径 ——统计文件行数词数
作用:统计文件内容信息(包含行数、单词数、字节数)
语法:#wc -lwc 需要统计的文件路径
-l:表示lines,行数
-w:表示words,单词数 依照空格来判断单词数量
-c:表示bytes,字节数
9.clear/ctrl + L——指令清除
10.hostname——查看主机名
作用:操作服务器的主机名(读取、设置)
语法1:#hostname 含义:表示输出完整的主机名
语法2:#hostname -f 含义:表示输出当前主机名中的FQDN(全限定域名)
11.id——查看当前用户ID信息
作用:查看一个用户的一些基本信息(包含用户id,用户组id,附加组id…),该指令如果不指定用户则默认当前用户。
语法1:#id 默认显示当前执行该命令的用户的基本信息
语法2:#id 用户名 显示指定用户的基本信息
12.whoami——查看当前用户名
作用:“我是谁?”显示当前登录的用户名,一般用于shell脚本,用于获取当前操作的用户名方便记录日志。
13.ps——命令查看进程
作用:主要是查看服务器的进程信息
选项含义: -e:等价于“-A”,表示列出全部的进程
-f:显示全部的列(显示全字段)
ps –ef 显示全部列全部进程
列的含义:
UID:该进程执行的用户id;
PID:进程id;
PPID:该进程的父级进程id,如果一个程序的父级进程找不到,该程序的进程称之为僵尸进程(parent process ID);
C:Cpu的占用率,其形式是百分数;
STIME:进行的启动时间;
TTY:终端设备,发起该进程的设备识别符号,如果显示“?”则表示该进程并不是由终端设备发起;
TIME:进程的执行时间;
CMD:该进程的名称或者对应的路径;
14.top——查看进程占用资源(动态显示,q退出)
表头含义:
PID:进程id;
USER:该进程对应的用户;
PR:优先级;
VIRT:虚拟内存;
RES:常驻内存;
SHR:共享内存; 计算一个进程实际使用的内存 = 常驻内存(RES)- 共享内存(SHR)
S:表示进程的状态status(sleeping,其中S表示睡眠,R表示运行);
%CPU:表示CPU的占用百分比;
%MEM:表示内存的占用百分比;
TIME+:执行的时间;
COMMAND:进程的名称或者路径;
在运行top的时候,可以按下方便的快捷键:
M:表示将结果按照内存(MEM)从高到低进行降序排列;
P:表示将结果按照CPU使用率从高到低进行降序排列;
1:当服务器拥有多个cpu的时候可以使用“1”快捷键来切换是否展示显示各个cpu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