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k me on GitHub

原型模式

原型模式(Prototype),在制造业中通常是指大批量生产开始之前研发出的概念模型,并基于各种参数指标对其进行检验,如果达到了质量要求,即可参照这个原型进行批量生产。原型模式达到以原型实例创建副本实例的目的即可,并不需要知道其原始类,也就是说,原型模式可以用对象创建对象,而不是用类创建对象,以此达到效率的提升。

对于那些有非常复杂的初始化过程的对象或者需要耗费大量资源的情况,原型模式是更好的选择。

原型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原型(Prototype)模式的定义如下:用一个已经创建的实例作为原型,通过复制该原型对象来创建一个和原型相同或相似的新对象

原型模式的优点:

  • Java自带的原型模式基于内存二进制流的复制,在性能上比直接 new 一个对象更加优良。
  • 可以使用深克隆方式保存对象的状态,使用原型模式将对象复制一份,并将其状态保存起来,简化了创建对象的过程,以便在需要的时候使用(例如恢复到历史某一状态),可辅助实现撤销操作。

原型模式的缺点:

  • 需要为每一个类都配置一个 clone 方法

  • clone 方法位于类的内部,当对已有类进行改造的时候,需要修改代码,违背了开闭原则。

  • 当实现深克隆时,需要编写较为复杂的代码,而且当对象之间存在多重嵌套引用时,为了实现深克隆,每一层对象对应的类都必须支持深克隆,实现起来会比较麻烦。因此,深克隆、浅克隆需要运用得当。

原型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由于 Java 提供了对象的 clone() 方法,所以用 Java 实现原型模式很简单。

  1. 模式的结构
    原型模式包含以下主要角色。
    抽象原型类:规定了具体原型对象必须实现的接口。
    具体原型类:实现抽象原型类的 clone() 方法,它是可被复制的对象。
    访问类:使用具体原型类中的 clone() 方法来复制新的对象。

其结构图如下所示

原型模式.jpg

  1. 模式的实现

原型模式的克隆分为浅克隆和深克隆。

  • 浅克隆:创建一个新对象,新对象的属性和原来对象完全相同,对于非基本类型属性,仍指向原有属性所指向的对象的内存地址。

  • 深克隆:创建一个新对象,属性中引用的其他对象也会被克隆,不再指向原有对象地址。

Java 中的 Object 类提供了浅克隆的 clone() 方法,具体原型类只要实现 Cloneable 接口就可实现对象的浅克隆,这里的 Cloneable 接口就是抽象原型类。其代码如下:

//具体原型类
class Realizetype implements Cloneable {
    Realizetype() {
        System.out.println("具体原型创建成功!");
    }
    public Object clone()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具体原型复制成功!");
        return (Realizetype) super.clone();
    }
}
//原型模式的测试类
public class Prototyp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Realizetype obj1 = new Realizetype();
        Realizetype obj2 = (Realizetype) obj1.clone();
        System.out.println("obj1==obj2?" + (obj1 == obj2));
    }
}


参考:

http://c.biancheng.net/view/1343.html

秒懂设计模式 --刘韬

posted @ 2022-04-24 20:24  tiger_yam  阅读(5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