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
对手——雨后的春笋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 作者:木木
单反相机的传奇—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连载十) 作者:木木
战后的日本工业基础虽然不及美国轰炸其本土前1944年的水平,但和1937年相比无疑高出许多。当时占领日本的盟军,以经济的民主化和非军事化为目标,重点实施了解散财阀、分散少数企业对经济的控制权和确立劳动权等三项政策,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后,美国开始将重点转向帮助日本重建经济。除了1945和1946年出现负增长外,从1947年起,日本经济连续多增长率都超过了两位数。
还有一件事一定要介绍一下。在二战结束后,作为胜利者的同盟国按照对战败国的控制管理法律,没收了所有德国在海外登记的专利,其中就包括有徕卡相机和徕兹光学公司的专利。在1946年的伦敦协议中,要求由各成员国的政府来保证将这些专利免费应用于一般的公众事业。这就有了包括日本、英国、前苏联等国出现大批仿徕卡相机的历史背景。
在1947年8月举行的庆祝公司成立10周年的晚餐会上,御手洗毅对大家说:“我们把徕卡照相机作为竞争对手放在心上,一方面标榜”打倒徕卡”,一方面努力工作。现在虽然没有着手进行,可是总有一天会实现这种愿望。”佳能的员工听完后,异口同声地高喊“打倒徕卡”。当时在场的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社长长冈正男觉得御手洗毅的想法很是可笑,对别人说道:“他说那样的事情大家都赞成,可是那样的事情能不能实现呢?真是个可笑的家伙。”当时虽然精机光学已经开始生产自己的Serenar镜头,但性能规格和工艺水平都相对有限,对Nikkor镜头的依赖还是很严重。根据《日本光学工业40年史》的记载,精机光学在1946年和1947年从日光购入的镜头数分别是950个和1000个。
而当时日本光学又是个什么情况呢?在二战结束前,全盛时期的日本光学拥有多达19家的工厂,员工数量更是高达23,000人。日本投降后,日本光学只剩下了一家工厂和1,400人,但这个规模还是比同时期的精机光学大得多。在1946~1947年间,日光在生产徕卡M39螺口镜头的同时,还在积极研发自己的35mm相机,因此对佳能的轻视也是可以理解的。
长冈正男的话让御手洗毅知道后,他便下定了决心。结果从1948年3月起,精机光学再没有从日光购进过镜头,两个曾经的好伙伴,从此分道扬镳,在35mm旁轴相机、35mm单反相机和数码单反相机领域,龙争虎斗到今天。
1947年2月就推出的Serenar 50mm f/2镜头
1948年3月推出的Serenar 135mm f/4 I镜头
御手洗毅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显然不是因为有足够的库存,而是他们确实在镜头研发上有了实质的进步。1947年2月就推出了Serenar 50mm f/2镜头;1948年3月,Serenar 135mm f/4 I上市,这也是佳能的第一支可交换镜头,从规格上不难看出这支镜头就是源于1941年那支试制镜头,仍然是不能测距联动的。从1948年起,大部分Canon S II就已经是装上Serenar 50mm f/3.5镜头一起出售了。
从1948年起,大部分Canon S II都是装上Serenar 50mm f/3.5镜头一起出售
公司的发展离不开人材。1948年上半年,几位军队出身的技术人员被御手洗毅“打倒徕卡”的理想所吸引进入了佳能,其中有人曾在军队中研制过水雷。水雷作为兵器,内部构造的精密程度远高于照相机,因此在他们的努力下,佳能的生产工艺和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佳能逐步从街道作坊向现代化工厂迈进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佳能在稳步前进,竞争对手自然也没有闲着(如果对下面提及的公司名字不太熟悉,请详见连载四和连载五)。1947年,千代田光学精工株式会社推出了仿Leica III的美能达35。千代田是战后日本第四家生产高级35mm相机的厂商。前三家就是战争时被日本军方指定仿制徕卡的精机光学、光学精机和昭和光学精机(连载七介绍过)。
战后日本第四家生产高级35mm相机的厂商千代田1947年推出的仿Leica III的美能达35
这款美能达35采用徕卡M39螺口,并改变了徕卡的双窗口式设计,将测距仪和取景窗合二为一,具有闪灯热靴,并采用了可打开式后背取代以往的底盖打开式,极大地方便了胶卷更换,并首次地采用了自拍装置,快门的结构也有所改变。也就是说,除了镜头卡口外,其他部分都在徕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充分显示了千代田当时技术实力。美能达35当时售价36,800日元,后来在其基础上又推出了多种改进型,一直生产到1958年。
1948年高千穗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的奥林巴斯35I
1948年小西六推出的35m相机Konica I
1948年,高千穗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了奥林巴斯35I(镜间快门,定价10,600日元)、小西六则拿出了Konica I(镜间快门,定价19,400日元),这两款相机或多或少地参考自家以往中画幅相机的设计,而且从采用镜间快门和售价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定位中档的35mm相机,因此对佳能的产品冲击不大。而这个时期的旭光学,由于二战末期工厂被毁,1948年刚刚恢复生产,但一开始只能通过生产出口用的双筒望远镜来维持。除了Big Five和小西六外,富士和玛米亚也推出了自己的相机。既然提到了这两家,就把其情况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
富士1948年推出的第一款相机——中画幅的Fujica Six
1934年1月,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成立,专门生产包括电影胶片、干板和相纸等各种产品,员工340人,资本金为300万日元(还记得1937年8月精机光学的情况吗?员工100多人,注册资本金100万日元),浅野修一担任社长。1944年变更为富士写真光机株式会社,1945年又改为富士写真胶片株式会社。二战结束后,作为仅存的三家感光材料生产企业之一(另外两家分别是小西六和Oriental Shashin Kogyo K.K.东洋写真工业株式会社),发展了一系列的以“富士”为名的相关公司,后来成立了富士胶片集团(Fujifilm Group)。1940年代后期,富士在生产各种感光材料产品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照相机的研发工作。1948年推出了第一款相机——中画幅的Fujica Six。Fujica的命名方式很显现也是模仿Leica(Konica、Yashica亦是如此)。
1940年玛米亚生产的第一款相机Mamiya Six
1940年5月,玛米亚光机制作所成立,其生产的第一款相机为Mamiya Six,是一款6x6画幅的相机。1948年玛米亚开始恢复生产6x6相机,1949年推出了其第一款35mm镜间快门相机Mamiya 35 I,售价24,000日元。1950年公司更名为玛米亚光机株式会社,1993年又变为玛米亚OP株式会社,2006年玛米亚宣布将相机相关业务转让给日本Cosmo Digital Imaging公司。
1948年日本光学隆重推出的尼康I,也是尼康的第一款相机
还是在1948年,在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后,日本光学隆重推出了尼康I。为了不让自己的35命名相机与可以使用M39螺口Nikkor镜头的相机直接竞争,日本光学还是让尼康I采用插刀式卡口,在快门设定上将快速与慢速快门盘合二为一,同轴操作,这是当时的一项技术突破,据说为了这款相机,日本光学花了两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反复测试,以确保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尼康I带Nikkor 50mm f/3.5镜头定价为57,700日元。不过精心打造的美能达35和尼康I一开始并不成功,这是为什么呢?
连载第十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