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2023 档案

摘要:显性知识与内隐知识:区别、联系与转化 | 第三大脑 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Y3kyq7M_h/ 在我们的知识库中,显性知识和内隐知识共存,它们的区别、联系以及相互转化为我们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 显性知识与内隐知识:何为何物? 显性知识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8 22:02 天大仝tóng 阅读(28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对荒野中逃生的人来说,思考也是行动,行动亦是思考。 | 第三大脑 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dui-huang-ye-zhong-tao-sheng-de-ren-lai-shuo-si-kao-ye-shi-xing-dong-xing-dong-yi-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8 21:27 天大仝tóng 阅读(5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数字化身:未来的个人化人工智能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OjGIhnM6B/) ## 第一节:引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人人都能拥有自己数字化身的时代。数字化身是一个模拟个人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语言风格的人工智能。它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4 12:30 天大仝tóng 阅读(12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心理动态与卡片系统:应对知识创新的挑战与动态性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xin-li-dong-tai-yu-qia-pian-xi-tong-ying-dui-zhi-shi-chuang-xin-de-tiao-zhan-yu-do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4 12:19 天大仝tóng 阅读(35)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利用颜色编码提升阅读笔记效率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DR7veKsOn/) 在我们的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区分、组织和回顾信息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使用颜色编码的阅读笔记方法,将不同类型的信息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记,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定位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4 11:34 天大仝tóng 阅读(28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转录】电脑上最好的电子书批注阅读器Calibre、非线性阅读神器SumatraPDF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0qhxBg0Qb/) ## Calibre:PC端的优秀电子书阅读器和管理工具 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对电子书阅读器的需求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3 15:07 天大仝tóng 阅读(55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转录】写作的奥秘:从生活出发到以文会友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7pRMZ2IMf/) ## 一、从生活出发的写作 如果你在寻找写作的灵感和动力,最好的答案就是把自己的根扎进生活里,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每一个生活中的痛点,都可能成为你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2 15:59 天大仝tóng 阅读(5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探索有效的讨论策略:立场、抽象化与解决争议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VDbY4EOTD/) 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与团队合作中,讨论起着关键的作用,旨在交换观点,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然而,讨论的过程并不总是顺利的,有时会滑入对错之争的泥潭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2 13:34 天大仝tóng 阅读(186)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深入解析"白嫖"现象:构建更健康、互助的社区环境 | 第三大脑](https://temberature.github.io/post/TQLXWpOB_/) 在营造一个充满互助和分享的社区环境中,我们常常面临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正确地识别并应对所谓的"白嫖"行为。本文将深入探讨"白嫖"行为的显著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1 16:00 天大仝tóng 阅读(41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我们探讨卢曼卡片盒的使用成本时,我们发现真正的成本不仅在于时间投入,更在于个体面临的认知挑战。而当我们探讨ANTINET 与双链笔记法的对比时,我们看到了信息组织方式的转变,从相对混沌的状态走向更加秩序化的分叉结构。然而,这种转变不仅限于信息的组织,更包括了我们笔记工具的选择:我们开始质疑电子工具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1 01:21 天大仝tóng 阅读(25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以及其背后的驱动力。在“对话人工智能:理解语言、认知和AI的新趋势”一节中,我们着重研究了人工智能对语言和认知模式的理解。这主要通过详细介绍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4的发展和特点,让读者对这种理解和学习语言的AI有了深入的认识。然后,我们在“探索美国的创新机制:科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0 23:31 天大仝tóng 阅读(18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实现深度思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Obsidian作为一款强大的知识管理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链接我们的知识。然而,有效的知识管理和深度思考的关键并不仅仅在于工具,更在于我们对问题的选择和关注。根据我们的生命历程和问题意识,我们能确定重要的问题,这是引导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0 17:13 天大仝tóng 阅读(287)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如何有效地管理我們的注意力,並在專注與捕捉之間找到平衡,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專注模式與捕捉模式是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交替運用的兩種不同的注意力模式,而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則是高效注意力管理的關鍵。然而,網絡時代為我們帶來的資訊超載和注意力分散,卻讓我們在專注與捕捉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0 16:14 天大仝tóng 阅读(3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咕~我的obsidian年度插件分享 & 低效率区学渣的思考~_哔哩哔哩_bilibili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R4y1Y7Jw/ 本文将对笔者的Obsidian使用经验进行全面梳理和反思,深入探讨其中的魅力与困惑,揭示其背后的双链笔记法的精髓。同时,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0 13:11 天大仝tóng 阅读(50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尼科拉斯·卢曼的卡片盒系统对知识管理和创新思考的深远影响。卡片盒的设计不仅强调了知识与想法之间的相关性,而且也揭示了如何通过建立关联来触发创新的想法。进一步分析,我们认识到理解知识与形成新想法之间的重要差异,并发现卢曼的系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们能够超越机械性的知识理解,引发独特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19 13:02 天大仝tóng 阅读(259)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深度链接,深度思考——数字时代的笔记方法本文探讨了深度链接在知识管理和理解上的重要性。深度链接不仅允许我们直接回到原始的上下文进行重新思考,还可以在不同内容层次间灵活跳转和关联,从而更深入全面地理解一个主题。 文章首先对深度链接与转述进行了对比,指出虽然转述能够帮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和消化信息,但在处理复杂信息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中,深度链接更具优势。 接着,文章强调了深度链接能够支持在不同的内容层次间进行跳转和关联的特性,使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看到同一个主题的不同侧面,发现不同的关联和洞见,深化理解,从而更加牢固和丰富的记忆。 最后,文章以PDF文档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使用深度链接,有效地管理学习资源,提高理解和记忆。但同时,文章也提醒我们,无论使用什么样的工具,都不能忘记思考和理解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深度链接是一种重要的知识管理和理解工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但不能替代我们的思考和理解。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18 13:45 天大仝tóng 阅读(128) 评论(0) 推荐(0)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