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二十二)Dropout浅层理解与实现
深度学习(二十二)Dropout浅层理解与实现
hjimce 2015-12-27 17:30:41 63369 收藏 40
分类专栏: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
版权
Dropout浅层理解与实现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hjimce/article/details/50413257
作者:hjimce
一、相关工作
本来今天是要搞《Maxout Networks》和《Network In Network》的,结果发现maxout和dropout有点类似,所以就对dropout做一下相关的总结,了解一下其代码层面的实现。
Dropout是2012年深度学习视觉领域的开山之作paper:《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所提到的算法,用于防止过拟合。在我刚入门深度学习,搞视觉的时候,就有所耳闻,当时只知道它是为了防止过拟合。记得以前啥也不懂,看到《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的思路,然后看到很多文献都是采用了同样的思路,于是就跟着模仿,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设计,然后去kaggle竞赛,感觉自己模仿设计出来的网络,感觉精度都好烂,然后也不会分析网络设计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当时要么就是模仿别人,要么就是直接用别人的网络,被领导鄙视了一番……还是不啰嗦了,说多了都是泪。
网上都说dropout是让某些神经元以一定的概率不工作,但是具体代码怎么实现?原理又是什么,还是有点迷糊,所以就大体扫描了文献:《Improving neural networks by preventing co-adaptation of feature detectors》、《Improving Neural Networks with Dropout》、《Dropout: A Simple Way to Prevent Neural Networks from Overtting》,不过感觉看完以后,还是收获不是很大。下面是我的学习笔记,因为看的不是很细,也没有深入理解,有些地方可能有错,如有错误还请指出。
二、算法概述
我们知道如果要训练一个大型的网络,训练数据很少的话,那么很容易引起过拟合(也就是在测试集上的精度很低),可能我们会想到用L2正则化、或者减小网络规模。然而深度学习领域大神Hinton,在2012年文献:《Improving neural networks by preventing co-adaptation of feature detectors》提出了,在每次训练的时候,让一半的特征检测器停过工作,这样可以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Hinton又把它称之为dropout。
Hinton认为过拟合,可以通过阻止某些特征的协同作用来缓解。在每次训练的时候,每个神经元有百分之50的几率被移除,这样可以让一个神经元的出现不应该依赖于另外一个神经元。
另外,我们可以把dropout理解为 模型平均。 假设我们要实现一个图片分类任务,我们设计出了100000个网络,这100000个网络,我们可以设计得各不相同,然后我们对这100000个网络进行训练,训练完后我们采用平均的方法,进行预测,这样肯定可以提高网络的泛化能力,或者说可以防止过拟合,因为这100000个网络,它们各不相同,可以提高网络的稳定性。而所谓的dropout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n个网络,它们权值共享,并且具有相同的网络层数(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计算量)。我们每次dropout后,网络模型都可以看成是整个网络的子网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采用dropout,训练时间大大延长,但是对测试阶段没影响)。
啰嗦了这么多,那么到底是怎么实现的?Dropout说的简单一点就是我们让在前向传导的时候,让某个神经元的激活值以一定的概率p,让其停止工作,示意图如下:
左边是原来的神经网络,右边是采用Dropout后的网络。这个说是这么说,但是具体代码层面是怎么实现的?怎么让某个神经元以一定的概率停止工作?这个我想很多人还不是很了解,代码层面的实现方法,下面就讲解一下其代码层面的实现。以前我们网络的计算公式是:
采用dropout后计算公式就变成了:
上面公式中Bernoulli函数,是为了以概率p,随机生成一个0、1的向量。
算法实现概述:
1、其实Dropout很容易实现,源码只需要几句话就可以搞定了,让某个神经元以概率p,停止工作,其实就是让它的激活值以概率p变为0。比如我们某一层网络神经元的个数为1000个,其激活值为x1,x2……x1000,我们dropout比率选择0.4,那么这一层神经元经过drop后,x1……x1000神经元其中会有大约400个的值被置为0。
2、经过上面屏蔽掉某些神经元,使其激活值为0以后,我们还需要对向量x1……x1000进行rescale,也就是乘以1/(1-p)。如果你在训练的时候,经过置0后,没有对x1……x1000进行rescale,那么你在测试的时候,就需要对权重进行rescale:
问题来了,上面为什么经过dropout需要进行rescale?查找了相关的文献,都没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后面再结合源码说一下我对这个的见解。
所以在测试阶段:如果你既不想在训练的时候,对x进行放大,也不愿意在测试的时候,对权重进行缩小(乘以概率p)。那么你可以测试n次,这n次都采用了dropout,然后对预测结果取平均值,这样当n趋近于无穷大的时候,就是我们需要的结果了(也就是说你可以采用train阶段一模一样的代码,包含了dropout在里面,然后前向传导很多次,比如1000000次,然后对着1000000个结果取平均值)。
三、源码实现
下面我引用keras的dropout实现源码进行讲解,keras开源项目github地址为:
https://github.com/fchollet/keras/tree/master/keras。其dropout所在的文件为:
https://github.com/fchollet/keras/blob/master/keras/backend/theano_backend.py,dropout实现函数如下:
#dropout函数的实现
def dropout(x, level):
if level < 0. or level >= 1:#level是概率值,必须在0~1之间
raise Exception('Dropout level must be in interval [0, 1[.')
retain_prob = 1. - level
#我们通过binomial函数,生成与x一样的维数向量。binomial函数就像抛硬币一样,我们可以把每个神经元当做抛硬币一样
#硬币 正面的概率为p,n表示每个神经元试验的次数
#因为我们每个神经元只需要抛一次就可以了所以n=1,size参数是我们有多少个硬币。
sample=np.random.binomial(n=1,p=retain_prob,size=x.shape)#即将生成一个0、1分布的向量,0表示这个神经元被屏蔽,不工作了,也就是dropout了
print sample
x *=sample#0、1与x相乘,我们就可以屏蔽某些神经元,让它们的值变为0
print x
x /= retain_prob
return x
#对dropout的测试,大家可以跑一下上面的函数,了解一个输入x向量,经过dropout的结果
x=np.asarray([1,2,3,4,5,6,7,8,9,10],dtype=np.float32)
dropout(x,0.4)</span>
函数中,x是本层网络的激活值。Level就是dropout就是每个神经元要被丢弃的概率。不过对于dropout后,为什么需要进行rescale:
x /= retain_prob
有的人解释有点像归一化一样,就是保证网络的每一层在训练阶段和测试阶段数据分布相同。我查找了很多文献,都没找到比较合理的解释,除了在文献《Regularization of Neural Networks using DropConnect》稍微解释了一下,其它好像都没看到相关的理论解释。
我们前面说过,其实Dropout是类似于平均网络模型。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我们在训练阶段训练了1000个网络,每个网络生成的概率为Pi,然后我们在测试阶段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把这1000个网络的输出结果都计算一遍,然后用这1000个输出,乘以各自网络的概率Pi,求得的期望值就是我们最后的平均结果。我们假设,网络模型的输出如下:
M是Dropout中所有的mask集合。所以当我们在测试阶段的时候,我们就是对M中所有的元素网络,最后所得到的输出,做一个期望:
P(M)表示网络各个子网络出现的概率。因为dropout过程中,所有的子网络出现的概率都是相同的,所以。
个人总结:个人感觉除非是大型网络,才采用dropout,不然我感觉自己在一些小型网络上,训练好像很是不爽。之前搞一个比较小的网络,搞人脸特征点定位的时候,因为训练数据不够,怕过拟合,于是就采用dropout,最后感觉好像训练速度好慢,从此就对dropout有了偏见,感觉训练过程一直在波动,很是不爽。
参考文献:
1、《Improving neural networks by preventing co-adaptation of feature detectors》
2、《Improving Neural Networks with Dropout》
3、《Dropout: A Simple Way to Prevent Neural Networks from Overtting》
4、《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作者:hjimce 时间:2015.12.20 联系QQ:1393852684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原文地址、作者等信息***************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hjimce」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hjimce/java/article/details/5041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