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往往来自内部--《赢在中国》(2008-04-29)

最近看完《牛奶可乐经济学》,接触了博物经济学,学经济学就是什么都要问个为什么,然后东拉西扯,就算凑也要凑出个理由。


那,为什么这两期的比赛,输的一队都是被淘汰掉两个人呢?
因为内耗,上一次洪贵宾和贺欣浩耗,这一回杨俊平在蓝队耗。为什么要耗,都是刚愎自用,以为自己聪明,别人都是傻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点像考试时,搞舞弊的学生,自以为小动作不会被发

现,其实监考人久经沙场,一点风吹早动就知道你想干什么,只是想不想抓你而已。最早最突出的是老董,后来一直有人出来当靶子。
为什么要耗,还有一个问题是队长领导力不够。领导者一定不能只想着做事。
曾经有个朋友问我,说他们招了个比较强的人,现在公司业务很需要他,但是他拉帮结派,甚至直接向董事长打报告,想把他这个管理者替换掉。怎么办?我说,此时你和他要比的肯定不能是专业水平,

更不是和他都做一样的或相反的事,最终比比看。你要做的是,论证他想做的,如果是可行的,那么公开支持他,帮他协调资源,最终他赢了,这事也是在你的支持下完成的。你也是赢家,你的威信有增

无减,他的创造力也不致压抑成破坏力。如果他要做的是不可行的,那么公开开会指出其中问题,让他明白他所想的,你们早就想过了,比他想得更远更成熟,这样也可从专业上震慑他,让他不会以为自

己牛得上天了。
简单来说,领导者就是大家都是在搞技术时,你想的是经营,大家想到经营时,你考虑管理,大家又想到了管理时,你又在想政治……总之,你永远不要和部下在同一个层面去竞争,你要跳到更高的层面来

领导他们。
所以,李安发现自己能力有限,搞不出像样的路演时,你可以做为一个协调者,把杨俊平、洪贵宾这些人推到前面、上面去,让他们来做事,你做平台。如果一开始把这个调调定好,人家当着镜头和观察

员的面,也不致于无作为到那样的地步,再者,你的责任也下放了许多,不致成为炮灰。
然后,为什么要当队长呢?李安败在打了一场无准备之仗,根本没想好怎么做事,也没想清楚怎么用人,你去当什么队长呢?人家8号,一开场就问别人谁当队长,我就不当,结果没看到8号什么突出的表

现,但一路平安过关,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吧。
再看红队谢莉,整个活动想得清清楚楚,各人分工明明白白,搞得太强了,给我上了一课怎么搞产品路演(因为我以前从不去凑这样的热闹,所以基本不知道他们在搞些什么)。而且在曾花打退堂鼓的环

节,也看出她不妥协的执行力。
说到执行力,我觉得可能女性的感情思维是有优势的,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女CEO吧。


最后,昨晚把《立春》看完了,第一次看这么长的国产片(一般都是不超过1.5个小时的)。奇怪的是,我现在看这些片子(包括像《盲井、山》之类的),不像别人说的会感动,而是越看越平静,觉得这

些故事那么的亲切。以前的这段历史有些不太亮堂的地方,但是它就是那样,在你记忆中的情形就是这么回事。一个人的信心与底气,来自于对过往的肯定。逃避历史的人,底气肯定是虚的。
看到王彩铃这代人经历的,想到现在经常看到网上、网下拿七十年代生人,八十年代生人,九十年代生人说事儿。一般来说是七十年代的看不起八十年代的,八十年代的看不起九十年代的,九十年代的不

屑不同代的……其中,貌似又以七十年代的人最喜欢拿这个说事儿。
其实我觉得这是很搞笑的,典型的五十步笑一百步。每一代人经历的困难是不一样的,总的来说,九十年代比八十年代少,七十年代比八十年代多一点,社会在逐渐进步,新生代的成长历程越来越美满,

于是价值观有差异,承受事情的能力有区别,是很正常的。
但是七十年代的人就可以拿这个来说八十年代吗?
其一,六十年代人,五十年代人,建国,援朝这批人是不是同样可以笑话你们,未免目光太短浅。
其二,社会进步是事实,人是不断去适应它,跟着进化的。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之前一批人拼命干活创造出来的商品经济繁荣,红海式的比谁更能拼命模式,还能更Copy下去吗?以后可能更需要创新,更

需要个性。如果新经济,新社会取得了成功,后一代人是不是又可以反过来取笑你?

posted @ 2008-04-30 10:28  Think  阅读(1894)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