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time+dd测试硬盘读写速度 转载:https://www.cnblogs.com/felixzh/p/9001459.html
FIO是测试IOPS的非常好的工具,用来对磁盘进行压力测试和验证
命令:time dd if=/dev/zero bs=1M count=2048 of=direct_2G 此命令为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2G的文件
Demo如下:
写速度:
time dd if=/dev/zero of=test.dbf bs=8k count=300000
其中/dev/zero是一个伪设备,它只产生空字符流,对它不会产生IO,所以,IO都会集中在of文件中,of文件只用于写,所以这个命令相当于测试磁盘的写能力。
输出的结果类似(因为一般更长测试时间更准确,所以可以设置count大一些):
300000+0 records in
300000+0 records out
real 0m36.669s
user 0m0.185s
sys 0m9.340s
所以写速度为:8*300000/1024/36.669=63.916M/s
读速度:
time dd if=/dev/sda1 of=/dev/null bs=8k
因为/dev/sdb1是一个物理分区,对它的读取会产生IO,/dev/null是伪设备,相当于黑洞,of到该设备不会产生IO,所以,这个命令的IO只发生在/dev/sdb1上,也相当于测试磁盘的读能力
输出的结果类似:
448494+0 records in
448494+0 records out
real 0m51.070s
user 0m0.054s
sys 0m10.028s
所以sda1上的读取速度为:8*448494/1024/51.070=68.61M/s
============================================================================================
dd
dd命令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命令,对于一些比较底层的问题,使用dd命令往往可以得到出人意料的效果。我们可以用它来测试磁盘的读写性能。
而对于dd命令,我们常用到的两个设备就是 /dev/null /dev/zero ,特殊设备 见这里说明:http://blog.csdn.net/menogen/article/details/38060003
dd有有些参数是挺难理解的,今天用了两个小时才弄明白了设置conv=conv=fsync,oflag=sync/dsync,后两者比较好区分,前两者不好区分
我们知道 使用dd来测试硬盘读写速度只能提供一个大概的测试结果,而且是连续IO 而不是随机IO ,理论上文件规模越大,测试结果越准确。理论上bs越大,所测得性能越高
如何真正写磁盘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16k 这个是不准确的,因为命令结束的时候数据还没有真正写到磁盘上去,因为对磁盘的写,我们一般是先写到了缓存就返回了。
我们来看dd的帮助页面对于一些参数的解释
the FLAG 参数(完整的看手册哦,这里假设你是知道iflag跟oflag的)
-dsync
Use synchronized I/O for data. For the output file, this forces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on each write. For the input file, this flag can matter when reading from a remote file that has been written to synchronously by some other process. Metadata
(e.g., last-access and last-modified time) is not necessarily synchronized.
-sync likewise, but also for metadata
the CONV参数
-fsync
Synchronize output data and metadata just before finishing. This forces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and metadata
dsync跟sync比较好理解,前者是只同步写数据,sync同时写元数据
但是感觉dsync与 -fsync怎么感觉有些一样? 网上的说法是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4k oflag=dsync 这个可以当成是模拟数据库插入操作,所以很慢,但还是没太明白。
后来自己认真的抠了这英文用词, conv=fsync Synchronize output data and metadata just before finishing 意思也就是在dd命令结束前同步data和metadata,那就是不是每一次写都同步一次咯,也就是如果我们在dd命令中写了100次,他可能是等到最后的时候才把他们同步到磁盘。而oflag=dsync是说Use synchronized
I/O for data. For the output file, this forces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on each write,注意这里边用词 a physical write of output data on each write,那就是他是每一次写都得等到这一次写写到了磁盘才进行下一个写,也就是如果我们使用dd写100次,他每次写都是写到磁盘后才进行下一次写的。所以这样当然要比conv=fsync慢一些吧。那么自己感觉如果只是写一次的话,两者应该是差别不大的,后来做了下小实验,证实确实是这样的。
在第一个图中,我们只写1块,然后使用oflag=sync与conv=fsync 测出来一个是32.1kb/s 一个是37.8kb/s 差别不大。但是下一个我写1000个,conv=fsync就明显的比oflag=dsync/sync快很多了,所以觉得上面自己扣的英文的理解应该是正确的。
所以在用dd做读或者写的时候,应该要注意自己的使用场景,如果需要将数据写入磁盘的话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16k 是不准确的,
而 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16k conv=fsync 比较准备,他在dd结束前会写到磁盘,
而dd if=/dev/zero of=test bs=64k count=4k oflag=dsync或者sync 是真正的每写一次就写一次磁盘,所以其实可以听到磁盘啪啪啪的响的。
dd如何绕开cache
如果要规避掉文件系统cache,直接读写,不使用buffer cache,需做这样的设置
iflag=direct,nonblock
oflag=direct,nonblock
iflag=cio
oflag=cio
direct 模式就是把写入请求直接封装成io 指令发到磁盘
非direct 模式,就把数据写入系统缓存,然后就认为io 成功,并由操作系统决定缓存中的数据什么时候被写入磁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