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思维孰轻孰重?

============转载自:https://www.sohu.com/a/417137266_216613?spm=smpc.author.fd-d.11.1602835802055Uhfem6N==============

近年来,随着大家 能力的成长,团队里不少同学都被要求去承担 更大职责,从过去只是做一些技术点上的事,升级到要去解决整个项目甚至业务线的质量保障问题。

在这种情形下,不少同学由于工作内容的变化不禁向我吐槽每天都在瞎忙,感觉没做啥事。同时也会触发大家对 未来的担忧,提升技术和思维哪个更重要?

其实这是一个 伪命题。 技术是指所做的事,常见与之相对的是管理,而思维是做事的方式,二者并不冲突,反而相辅相成。

1

常见的思维模式

【简介】

思维模式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比如互联网思维、产品思维等等,不过这些都是一些策略方法上的思维,常见的底层思维有4种: 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水平思维和系统思维。

【发散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指 大脑天马行空,四处发散的一种思维模式, 所谓思维导图、创新思维、发散联想等等都属于发散思维

在王世明老师的《思维力》一书中,有个经典的案例是分析如何能挣到100万,纯发散性思维得到的可能就是下面这张图:

【收敛思维】

收敛思维是 将四周零散的点聚焦起来的思维方式, 归纳和演绎是收敛思考仅有的两种思考方式。 常见的金字塔原理、结构化思维等等都属于收敛思维。

还是上面的问题,收敛思考后可能会得到下面这张图:

【水平思维】

水平思维是指从 多个方面看待同一个事物的思维方式,一件事情,我们既要看到好的地方,又要看到不好的地方,这就是水平思维的一种典型方式。六顶思考帽、批判性思维、逆向思考等等其实都属于水平思维。

水平思维强调的天马行空的思考方法其实也是一种弱联系,它可以对收敛思维的强联系进行很好的补充。

比如“打工收入”中,既然我们可以写文章赚稿费,那是不是也可以开抖音赚广告费、开滴滴、做代驾呢?于是我们得到下面这张图:

【系统思维】

上面“两年赚100W”的思考示例,采用的就是系统思维的思考方式。

在它构建框架的过程中其实涵盖了“发散思维”、“收敛思维”、“水平思维”中的所有思考方法,因此你可以理解 系统思维完全包含了这三种思维。

2

技术与系统思维

【什么是系统】

系统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论:即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并且系统的整体不等于其局部的简单相加——即不仅要考虑系统的 构成元素、更要考虑元素之间的 联系。

【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就是 使用合适框架把整个系统梳理清楚,以便能够快速、全面地进行深入思考,其底层其实就是一种熵减。

然而 世间万事万物皆为系统,大到整个社会,小到每个人甚至一个细胞,都是由及其复杂的系统组成,所以 任何技术也都是为了解决一个个的系统问题。

【技术问题】

举个例子,假如老板让你 优化某个服务端接口的响应时间,你要怎么做呢?

毫无疑问,这个是个纯技术问题。

初级工程师可能会去查代码中各种耗时的地方,思考 算法效率优化。

但更高阶的工程师,往往在第一时间想的,是这个接口响应时间都由哪些部分消耗的,也就是接口相关的 整个系统是怎么样的。

这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假如发现 很多时间都花在了运营商链路这块,这时再一味地进行算法优化可能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做 多地部署可能是最有效的手段。

3

技术的成长之路

【如何成长】

看完上面的分析,有些同学可能会疑问那像我们这种做技术的该如何成长呢?

难道需要靠不断地提升思维高度?

其实并不尽然, 思维只是帮助更好地做事,大家的成长还是更多地看能做多大的事,以及做了多大的事。

当然 这个大不止是在高度上,深度亦可。

还是上面那个负责去做算法效率优化的初级工程师,他可以像上面那位高阶工程师一样在 高度上不断完善,成为该服务端 项目性能优化方面的负责人;当然他也可以继续 深入钻研算法效率优化的知识,成为这块的 专家。

不过 不管在哪个方向,需要解决的都是更大更复杂的系统问题。

高度上不用多说, 深度上初级工程师一开始可能就只能考虑到单纯的代码层次,如果想成为这块的专家肯能就得深挖 代码背后的系统,比如编译器、多线程、多进程、IO读写、CPU缺页率等等底层更为复杂的系统。

【如何抉择】

既然深度和高度都可以,那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呢?

有很多 科学大家,几十年如一日,就 聚焦在一个领域,不曾做过多少思维高度的升级,就是不断深入,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推动了某个领域甚至人类社会的进步。

也有很多人在不断地进行 思维广度升级,鲁迅先生当年 弃医从文,就是从救一个个人向拯救整个社会的思维高度升级,当然这两种职业选择并无好坏之分,只不过后者更符合先生当初的心之所求。

所以这里没有明确的答案,只能问自己, 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问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避免误区】

不过也不是就可以随意选择了,有些 误区还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避免的。

其一就是 逃避思维。

比如一位同学现在是某个业务模块的技术负责人,他发现想成为整个业务的技术负责人需要做的 思维高度升级太难了,于是就专心深入钻研自己模块的技术深度去了。

不过他内心所求是想有更多的资源去做更大的事,这个是很难通过提升自己这一块的技术深度来解决的。

其二是 学生思维。

这是一些初入职场同学通常的错误意识,一旦遇到问题了就去学习,认为懂得越多就越厉害。

当然我是鼓励大家去学习的,定期也都会给我们团队的同学推荐一些书,不过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学习不是最终的目的,思维也不是,只有结合二者去解决更大的问题,才能使得自己能力得到提升。

其三是 过度思维。

说到职场新人也提下我们这些老鸟,随着所做事情维度的升级,带团队的同学管理相关的职责越来越多,可能会有一定的”右倾“风险,就是 过多强调思维的重要性。

这就会导致想的多做的少,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就像前几年我们的持续集成,几乎每位同学都写了一篇要怎么推进的文章,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一看落地毫无成果。

4

最后

技术与思维孰轻孰重?

如果是这个问题,答案当然是技术,因为技术能力里面已经包含了思维方式。

不过我想有这个疑问的同学更多地是想问专业知识和思维孰轻孰重?

这里没答案,因为二 者缺一不可,只有结合起来去解决真正的问题,不断锻炼才能得到能力的提升

posted @ 2020-10-19 16:40  小菜鸡1枚  阅读(38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