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人论坛帖子备份】 图森同学 | Gala:一个北邮非典型学霸的成长之路
作者:hanxy
时间:Sun Mar 31 15:39:48 2019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4TUzlK8C0LJDSFwdhDKKQ](图森同学 | Gala:一个北邮非典型学霸的成长之路)
本期主人公:GALA
90后,射手座。
硕士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模式识别方向。目前在图森未来负责定位系统的研究。
关于GALA的关键句:他才不是那个人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工作OR读研:“给自己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一直就很普通,我来自高考大省山东嘛,上大学之前就和大家一样,忙高考。后来来北京上大学,一下子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心思也不再放在学习上,而是把更多的时间都放在了玩乐上,参加了很多社团,也报了很多兴趣小组,度过了一段可以说是‘快乐人生’的4年吧。直到临近毕业才发现除了通过了考试, 什么都不会。找工作当然也可以,但是找一份'差不多'的工作,过一个'差不多'的人生,好像不大行。那个时候开始第一次审视自己,觉得不能这样下去了,想重新开始,所以我决定继续读研了。”(笑)
他一直说,考研这段经历让他重新找回了学习的感觉,开始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再是应付考试。
换专业:“难不会让我觉得煎熬,难只是难”
本科学的通信工程,研究生阶段却选择了模式识别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如何切入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在换专业的时候最先面临的问题。“一开始入门肯定很难啊,但是既然做出了决定,确定了自己想做这件事,难就不是问题了。”
GALA 很快总结了一套方法论:
-
首先,必须去了解这个领域的基础知识,去看paper、上公开课、尽可能多的看书,至少了解这门学科的理论基础;
-
实践永远是最最重要的一步,理论知识毕竟只是理论,只有在实际项目中去运用,才能让理论发挥更大的作用;
-
以上两步,要同步进行。
虽然课业很繁重,他还是跟开挂了似的往前进:换专业后的第三个月,他拿到了北邮数据挖掘竞赛的第三名;读研期间,陆续经历了四份实习,并在ICCV WORKSHOP上发表了paper。
深度学习大法好
四份实习:”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
决定实习,一方面是因为想深入理解理论知识,老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在实验室做研究,和去公司做研究终归还是不一样的。在实践的过程中,会暴露很多问题。“你就会去想办法解决,无论是向比自己资深的同事、学长学姐讨教,还是自己通过 paper、课程找答案,都是一个深入学科的过程”,他特别认真的说。
另一方面,其实 GALA 并不知道自己未来到底能做什么,模式识别是个很宽泛的研究领域,他想尽快找到自己喜欢也乐意去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方向,深耕下去。“我在新浪、搜狗、百度和蚂蚁金服都有实习过,做过 NLP、做过推荐系统、做过 CV,虽然方向不尽相同,但是我知道我是来学习的,不会就问,拼命把别人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在发现自己薄弱地方就想办法改进的过程中,我也渐渐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方向。”
一个概念:喜欢OR兴趣
“工作要找自己喜欢的”这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了。但是,怎么找到“喜欢”的工作是很难的。因为大多数人都混淆了一个概念,“喜欢”和“兴趣”。这两个词之间其实存在一个征服的过程。“我曾经以为自己很喜欢摄影,买了很多器材,在大学时候还做过一段时间摄影记者,但很快相机就吃灰了,因为当中我遇到了一些瓶颈,也不想去克服,所以很快就放弃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再坚持去突破一下,在我可以熟练掌握这个技能、慢慢变强的过程中,我一定会把‘兴趣’变成‘喜欢’的。不过客观来说,玩摄影真的太烧钱了,学生的确玩不起。”(笑)
理工男的世界并非只有工作、住处两点一线。除了喜欢的工作以外,他还有一个玩得非常溜的业余爱好——滑雪。
“单板滑雪相对双板来说,入门更难,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选择放弃单板。但是单板真的比双板帅很多“(笑)他在学单板的过程中,甚至对着自己没滑好的视频,做过受力分析。”用做科研的态度去坚持,不断总结失败原因,再去参考其他资料,两者结合起来,这个过程会让你喜欢的。“
单板的背影都如此倔强
关于选择:Hunger to achieve
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 GALA 在实习结束的时候, 顺利拿到了几家大公司的 offer,但是他并没有立马做决定。第一份工作对他来说,其意义远超于工作本身。在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之后,他并没有停止思考。
”一份喜欢的工作是大前提,但我同时很看重自己的成长。“对于不是计算机专业出生又想在 CV 领域立足的他,彼时已经对自己的未来非常清楚:“我更倾向于找一个对前沿科技有探索能力的、直接 mentor 在相关领域有深厚的积累的这么一个环境,这样我才能更快成长。因为我不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成长。”
所以尽管手握几家大公司的 offer,GALA 还是把目光放在了一些 startup 上。凭借着顶会 paper、 竞赛奖项、大公司的实习经历等等这些优秀条件,很快 GALA 就获得了几家热门 AI 公司的青睐,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其中就包括图森未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谨慎的人,果不其然,他开始叙述加入图森未来的原因了。
“一场Paper Reading,感受到了自己的差距”
Paper Reading 是大多数AI公司都会定期举办的活动。对内,是大家快速学习、了解前沿技术的好机会;对外,也是一种吸引人才的策略。但是不同公司,根据自己的业务方向,会开展不同领域的 Paper Reading。“所以当 naiyan 邀请我参加 Paper Reading 的时候,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他或许也没想到, 在他看似很“随意”的答应之后,他便已经开始了他的无人驾驶探索之旅。
“在那之前,我觉得我对 CV 的理解是很深刻的,但在那次 Paper Reading 之后,却发现很多东西还是听不懂,才发现自己和真正的前沿技术还有很大的距离。”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让 GALA 异常兴奋,他明白,这就是一个绝佳的成长机会。
工作使我快乐,我的眼里只有工作
机遇:“天时地利不够,还要人和”
婉拒掉所有大公司的 offer 之后,他加入了图森未来。刚加入公司的时候,做了一些探索性的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没有上路的风险,也没有严格的指标,很快这些项目就都做下来了。一段时间里,都是这般平静的生活。但是,创业公司的节奏是你想象不到的快,什么时候都可能有一个新项目上线。没多久,GALA 就接到了一个“大项目”。而关于这个项目,GALA 一开始并未感到多兴奋,更多的是排斥和担忧。想要在 CV/DL 领域深入的 GALA,这次接到的却是跟localization相关的一个项目:为图森未来的港口项目,做一个全新的定位系统。
“我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 SLAM,虽然说这些技术的背后或多或少有互通的地方,但没有一点经验,上来就做这么大的项目,真的是个难题。属于无头苍蝇,一开始甚至有点排斥。”虽说没有接触过,但任务摆到面前,也不能一句“我不会”就逃避掉。整理好心情,他继续上路了。
因为不再是探索性项目,所有东西最后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指标。一旦有一点偏差,这个东西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产品。“去现场实地考察的时候,我们发现港口的路宽2.8M,可是光卡车就有2.6M。这就意味着,给我们定位的余量非常少,不光如此,港口的环境也很严苛,电磁的干扰给定位带来更大的难度。”
在港口熬项目的日子
这还不是最难的,在人员配置上面,当时做 localization 的伙伴并没有很多,这就导致了在项目初期,他的身边缺少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高屋建瓴的统筹指导。 依托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学习能力,GALA 只能一边摸索着前进,一边等着来一股东风。要完成这件事,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所幸,东风也没有让他等太久。
“赵季大哥来了”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图像所,在 CMU 机器人研究所做博士后,从事目标检测、图像检索方面的研究。在 IEEE Transactions、CCF A 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10余篇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过 IEEE-TPAMI、IEEE-TIP、Neural Computation、CVPR、IROS 等。图森未来 localization 组 tech leader。以上这些,就是 GALA 口中的赵季大哥。
这股东风的到来,让 GALA 更加自信,和靠谱的人,一起做靠谱的事儿,可遇而不可求吧。后来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 他们就顺利完成了这个项目。现在,这个定位系统已经在港口正式运行。
所以为什么说创业公司能让人快速成长?大抵就是因为这里有极具挑战性的应用项目、这里聚集了一批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大牛亲自带团,而选择加入这样公司的人,本身又自带极强的自我驱动力和学习能力。
行文至此,关于 GALA 的故事,就快接近尾声了。正因为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让 GALA 对 localization、SLAM 的理解更深一步。现在的他,在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同时,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从本科学通讯专业,到硕士毕业1年就成为一家无人驾驶独角兽公司里,3-4人小团队的负责人,这条逆袭之路走的很辛苦,却也在意料之中。
知乎上面关于“创业公司”的讨论话题,获得了13万+人次关注,包含了5000多个问题。粗略浏览,“为何加入一个创业公司”“怎样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加入创业公司”“大公司小公司怎么选”这类问题,到现在还有人不断在回答。每个人心中的答案都不一样,而 GALA 的故事或许能给同样在考虑这些问题的人们一些启发。
不要局限自己,多思考。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Qcon)作技术分享
Quick Q&A:
Q:localization 岗位的面试,比较注重哪些能力的考核?
A:localization 是有一整套成熟的理论框架的。我们会考察候选人理论基础的扎实程度,第二就是做过什么项目。因为 localization 的项目一般都比较大,涉及到的细节也很多。单一考察理论知识很难看出真正的能力,工程的实践同样重要。
Q:如果把自己比作一个卡车零件,你觉得自己像什么?
A:Hmmm,小灯。虽然不如大灯看得远,但始终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