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卷轴,IT启示录-2022年-9月刊

突破1纳米制程的光刻机问世

最近,科技界有一条消息刷屏:是美国的一家科技公司(Zyvex Labs),在9月21号宣布推出了目前世界上分辨率最高的电子束光刻设备(ZyveLitho1)。这款设备可以以约0.8纳米的分辨率,对硅片进行加工。要知道,台积电在上个月才宣布,到2025年才能量产2纳米工艺芯片。这家公司一下子就把光刻设备拉到了0.8纳米,听起来确实很令人惊讶。

而且你要知道,台积电的2纳米,和这台设备的0.8纳米,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台积电的2纳米,只是一个工艺代号,并不是说使用这个工艺加工出来的晶体管最小尺寸只有2纳米。事实上,从目前披露的信息来看,即便是采用了极紫外光刻机(EUV),台积电的2纳米工艺晶体管的最小结构尺寸也有10纳米左右。而这次美国公司Zyvex Labs声称的0.8纳米,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设备性能指标,它确实表示,用这台电子束光刻设备加工出来的芯片最小尺寸可以达到0.8纳米

听到这里,你肯定会感叹,这种电子束光刻设备也太厉害了,它是不是可以直接取代目前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呢?先别激动,这种电子束光刻设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光刻机,它目前还不能用于芯片的批量生产。

你知道,光刻机其实可以理解成一种非常精密的投影仪。投影仪的灯泡,就是光刻机的光源;被投射出去带图案的幻灯片,就是芯片制造时需要用的掩模板;而投影的幕布,就是我们需要加工的硅片。硅片上涂了光刻胶,被光照射到的地方光刻胶就被溶解掉。于是加工出各种各样的芯片结构。

如果把投影出去的光想象成一把刻刀的话,那么,光的波长越短,这把刻刀就越锋利,能够加工出来的芯片结构就越精细。光线投影能够实现的最精细的图像分辨率,跟它所使用的光的波长差不多。比如现在最先进的极紫外光刻机(EUV),使用的是一种波长只有13.5纳米的极紫外光,它能够实现的分辨率也就是13纳米左右。当然,你可能听说过,通过浸润式光刻、多重曝光等技术,能够稍微突破一下这个分辨率限制,但基本也不会比光的波长精细太多。

实际上,每一次光刻机的重大迭代,都跟光源突破有关。上一代的深紫外光刻机(DUV),使用的是波长为193纳米的深紫外光,科学家足足用了20年时间才突破了波长更短的极紫外光。而下一代光刻机,科学家必须找到比极紫外光更短波长的光源,这非常困难。不过,有一个现成的东西可以作为光的替代品——那就是电子。

高中物理课上我们都学过一个概念,叫“波粒二象性”,也就是,实物粒子其实也有对应的波长。如果把电子当作波来看待的话,它对应的波长约为零点零几纳米。如果把电子当作光来投影做成光刻机的话,那分辨率可就高多了呀!其实,科学家早就想到了这个思路,他们早在1990年代就制作出了第一代电子束光刻设备,可以实现差不多20纳米的分辨率。

你肯定会问了:为什么电子束光刻设备出现得这么早,但直到今天都没有应用于芯片的批量加工呢?这是因为,电子束光刻虽然精度高,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加工速度非常慢。电子和光子不同,电子之间有明显的相互排斥力。电子束光刻很难像光刻机那样,用很多光子一下把整个硅片都“照亮”。如果一次性放出的电子太多,电子之间就会由于相互排斥,导致成像紊乱。

于是,电子束光刻设备,只能用“涓涓细流”的电子,一点一点地照射硅片。真的如同一把“刻刀”,在硅片上一小块一小块地刻出图案。相比起来,光刻机就像印刷一样,能够一次性把图案铺满整个硅片,加工效率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说,很多新闻报道里,用这次发布的0.8纳米的电子束光刻设备来对比荷兰阿斯麦的极紫外光刻机,其实是有点文不对题。

这样说来,这个听起来很牛的电子束光刻设备是不是就没啥实际用途呢?其实,电子束光刻虽然没有办法用来大规模生产芯片,但它在芯片加工里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电子束光刻是现在用来加工掩模板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前面我们提过,掩模板就是光刻机用来在硅片上形成投影的那张“幻灯片”,是芯片光刻的“模具”。它对于芯片生产的重要性,就如同雕版印刷中使用的雕版一样,是芯片每一道工艺参考的图案基准。除了加工掩模板,电子束光刻在量子计算芯片、超表面芯片等前沿黑科技的样品加工上,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验室必不可少的科研设备。

我们再说回到极紫外光刻机,下一代光源突破会是什么呢?目前荷兰阿斯麦公司是利用金属液滴产生极紫外光,而就在去年,清华大学有了一项突破性成果,通过操控电子束的高速振动,来产生高能量的紫外辐射,从而获得波长只有几纳米、功率高达几百瓦的高质量极紫外光。这种技术被称为“稳态微聚束光源”,这是下一代光刻机光源的有力竞争者,有可能成为国产光刻机弯道超车的契机。

2022年搞笑诺贝尔奖名单公布

最近,2022年搞笑诺贝尔奖名单新鲜出炉了。它被称为“来自民间的诺贝尔奖”。跟诺奖一样,它一年一度颁发,评审委员是真正的诺奖得主,获奖项目也都是最前沿的科研成果。跟诺奖不同的是,它的研究主题相当“不正经”,从“男人为什么长胡子”到“怎么搬运一只1000公斤的犀牛”,五花八门、出其不意。“先让你发笑,后让你思考”。

今年的搞笑诺贝尔奖,一共有10组研究者获奖,我们继续为你跟进。

先问你个问题。你觉得怎么能判断出第一次见面的男女是否互相喜欢呢?通过两个人专注的眼神,或者微笑的表情吗?本届搞笑诺贝尔应用心脏病学奖获奖项目告诉你,这些都不是证据。男女一见钟情时,一定会表现出的特征是,心跳同步

研究者招募了140名参与者,并把他们带进一个约会小黑屋。屋里有一张桌子,中间竖着一个可以开关的塑料隔板。身上带着传感器的男生和女生,分坐在桌子两端。隔板先打开三秒钟,让他们对彼此有一个快速的第一印象。然后隔板会再打开两次,让受试者分别进行两分钟的互动。最后,受试者决定,他们是否想与对方进行下一次约会。

结果显示,微笑、大笑、眼神注视等表现,都不能代表他们对彼此有兴趣。但配对成功的男女,表现出了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心跳会同步加快或同步放缓。看来,我们用“心动”来表示被爱情击中,真的有科学道理。

再来看本届搞笑诺贝尔经济学奖。古今中外,人们有个永恒之问:成功到底靠能力还是靠运气?为此,获奖研究团队用计算机模拟了一群人在40年工作时间中的起起伏伏。在这个模型里,有1000个小人,他们有相同数量的起始财富值,不同程度的智力和技能值,随机分布在一个正方形世界里。正方形里还有一些随机游走的圆圈,红色圆圈代表幸运事件,绿色圆圈代表不幸事件。在每次模拟实验中,小人都会随机接触到一定数量的圆圈。圆圈被设定成每6个月运动一次,运动80次,代表40年。

当小人撞上了幸运圆圈,他的财富将以与技能成正比的倍数增加。也就是,小人越聪明,越可以从幸运事件里受益。当小人撞上不幸圆圈,他的财富将以与技能成反比的倍数减少。也就是,小人越聪明,越有能力避免损失。如此模拟40年后,结果怎样呢?

在模型设计中,小人的智力和技能是正态分布,也就是大多数人处于平均水平;但在40年之后,他们所积累的财富分布很不平均,20%的人掌握了80%的财富。更扎心的是,钱最多的人不是最聪明或者最有技能的人,而是能力一般却非常幸运的普通人。也就是说,财富多少真的和聪明才智没啥关系

在颁奖典礼上,颁奖嘉宾调侃获奖者说,“显而易见,你们能站在这儿,拿了这个奖,只是因为你们特别幸运罢了。”

不过获奖者表示,这个研究结果不意味着人们应该守株待兔,等待幸运的降临。因为这个模型跟现实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模型中的小人只能被动接受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主动寻找机会。

爱因斯坦说过:“探索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可贵”,你看,甭管搞笑诺贝尔奖看上去有多不正经,但只要是用科学的思维去探索,那么他照样能引发思考,带来启示。

8月份新能源车销售数据出炉

image

前不久,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8月份的新能源车销售数据。先来看市场总盘子。8月份,全国新能源车汽车销量创历史新高,为66.6万辆,同比增长了1倍,环比增长了12.4%。同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达到了28%,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1个百分点,超过了欧洲目前24%的渗透率水平。据中科院欧阳明高院士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在我国的渗透率将达到50%,也就是每卖出两辆新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再来看厂商排名。8月份,有16家车厂销量过万,排名第一的是比亚迪,销量达到17.5万辆;第二名是上汽集团,销量超过10万辆;第三名是特斯拉,7.7万辆。再往下,是吉利,3.7万辆;广汽,3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在销量过万的16家厂商中,除开特斯拉,国内传统车企占了12席,而“造车新势力”只占到3席,分别是排名第10的哪吒、排名12的零跑和排名16的蔚来。而另外两家新势力小鹏和理想,排名都在16名之外。

这样看来,新能源车市场至少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信号:第一,曾经落后的传统车企正在发力,对“造车新势力”形成全面赶超之势;第二,“造车新势力”内部也在经历一轮洗牌,原来处于第二梯队的哪吒、零跑赶上来了。

说起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之路,这个故事的前半段,是我们熟悉的情节、熟悉的配方:传统龙头因为固守老赛道而错失未来。比如柯达错过数码相机,索尼错过MP3,微软错过移动互联网,诺基亚错过智能手机。

要注意,在这些例子当中,传统龙头不是没有看到新技术、新趋势,恰恰相反,它们早就看到了,甚至自己就是这些新技术的发明者。但是,由于原来的业务惯性太大,它们没有坚定地All in,投入足够资源去持续开发,结果把新技术打开的市场机会拱手让人。新能源车赛道也是一样,传统车企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在“造车新势力”三巨头中,蔚来和小鹏都创立于2014年,理想是2015年。成立之后,三家新势力是花了三年时间才推出了第一款量产车。但你要知道,就在2015年,吉利已经推出了纯电车帝豪EV,年销量2.7万辆。当年,吉利汽车还正式启动了“蓝色吉利行动”,提出“到2020年,吉利销量的90%都要是新能源车”。同一年,北汽也提出“卫蓝计划 2.0”,计划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整车销售20万辆以上。

换句话说,站在2015年那个时间节点上,传统车企的反应并不慢,也喊出了进军新能源车的决心。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身体比嘴巴更诚实。吉利帝豪的销量在2016年就达到了4.9万辆,那时候“蔚小理”的车还没有影子呢。可惜的是,吉利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回去继续加码燃油车,错过了抢占新能源车市场的最佳窗口期。

到2020年,吉利新能源车总销量6万多辆,占吉利全部销量的5%,远远不到90%的目标。北汽的情况也差不多,到2020年新能源车销量只有2.6万辆,和20万辆的规划差了一个量级。

放眼全球,情况也类似。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车企就是传统车企,丰田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而特斯拉是2003年才成立的“造车新势力”。2020年6月10日,特斯拉的市值超过了丰田,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车企,这个事件象征着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的全面失速

为什么传统巨头明明看到了机会,却没跟上?这涉及“第二曲线”战略的两个难点:

第一,时机上不好把握。最理想的开启第二曲线的时机,是在第一曲线的增长末期。但是我们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站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我们怎么知道第一曲线还有多长的上升期,自己处于曲线的哪个位置?只有当尘埃落定,回过头来看这条曲线,才知道,哦,那个点是最好的转型窗口期。

第二,资源上不好分配。在第一曲线还是现金牛的时候,该拿出多少资源压在第二曲线上?尤其是,当第二曲线会影响第一曲线的收入,“自己革自己命”的时候,该怎么选?比如,柯达要卖数码相机就得牺牲胶卷收入,索尼要做MP3就得牺牲唱片收入,传统车企要做新能源车就得牺牲燃油车收入。在这种情况下,新旧业务之间会出现严重的资源拉扯。

这就是为什么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的上半场落后了。现在,下半场启动,传统车企如何翻盘?至少它们终于认清形势:新能源车不是未来,而是现在。一旦下定战略决心,不再左右摇摆,接下来的事情反而好办。

首先,面对内部资源拉扯的问题,大号转型困难,那就另开一个小号,单独练级,互不打扰。传统车企纷纷推出新品牌,比如吉利推出极氪、广汽推出埃安、东风推出岚图、长安推出阿维塔、长城推出沙龙。还有一些实力稍弱的车厂,选择和科技大厂联手,共创新品牌,比如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推出了赛力斯。

第二,在资金上,传统车企比造车新势力的血更厚,更能打持久战。而且,前面说的那些新品牌现在已经独立运作,可以独立融资。比如吉利旗下的极氪,去年8月以来获得了总额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现在估值已经接近100亿美元。在二级市场,新能源车企比传统车企的市盈率要高得多,所以现在传统车企都在做一个动作,就是把新能源品牌拆分出来,谋求独立上市。

第三,在技术上,如果说新能源车上半场拼的是整车集成能力,那么下半场拼的就是核心部件的研发能力

新能源车的核心是电池和智能系统,其中,电池是“心脏”,占去整车成本的40%;智能系统是“灵魂”,是新能源车的第二大成本。如果新能源车企还停留在整车集成阶段,而把这两块核心部件外包给别人,那就只能沦为“打工人”。今年7月,广汽董事长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说,广汽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就好像PC时代,所有的PC厂商本质上都在给微软和英特尔打工。

意识到这一点,传统车企们正在加快入局电池和智能系统。比如,吉利成立了子公司亿咖通,要自主研发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前不久吉利收购魅族,也是为了研发车机手机一体的智能座舱。再比如,长城孵化了做动力电池的蜂巢能源、做智能座舱的仙豆智能,还有做自动驾驶的毫末智行。再比如,广汽是亲自上阵,一边自己研究电池,一边在开发自动驾驶系统。

可以看到,传统车企都在朝着深度研发的路径前进。在新能源车的下半场,传统车企“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农业农村部公布首批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名单

最近,农业农村部公告了首批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名单,全国29个省市的91个种质资源库入选。种质资源库,听着挺拗口,其实就是指贮存种子的仓库,它能通过科学手段,让种子在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之后仍然可以发芽。

从去年3月份,我国开始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目前已经收集了超过22万个种质资源。这91个种质库,就是国家从其中重点选择的战略性资源。这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品种改良和培育新品种,都有重要的意义。

我特别注意到,这些种质库里,除了有我们熟知的农作物,像是蔬菜种质库、水稻种质库、枣葡萄种质库等等,还有19个是微生物种质库,包括食用菌、肥料微生物、饲料微生物、植物保护微生物等。

这引发了我的好奇。我们提起农业,一般想到的就是农作物,顶多再会想到牲畜、鱼虾,微生物似乎和农业不搭界。国家为什么会这么重视微生物的种子呢?深入了解后发现,其实,微生物在农业方面是妥妥的“隐形冠军”,我说几个例子你肯定就意识到了。

比如说,微生物可以做生物化肥。微生物不仅可以分解土壤中的物质,为农作物提供营养,还可以改良被传统化肥污染的土壤,防止土壤板结。在2021年,我国微生物化肥的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相当于传统化肥产量的60%左右,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了。

还有,微生物可以做饲料制剂,让那些不易被动物吸收利用的粗纤维,转化成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在1吨的秸秆中加入饲料微生物,奶牛可以多产奶140公斤、肉牛多增加体重4公斤。

最让我开脑洞的是,微生物还有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做救灾粮食。你可能以为,国家储备的救灾粮食就是小麦、水稻这类谷物,但其实,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食用菌,食用菌属于微生物。你想,救灾物资需要长期贮存,菌菇加工成干品后,保质期可以在一年以上。救灾物资不能抢占耕地资源,而食用菌喜欢潮湿、阴暗环境,在林下、草丛、荒滩荒地,都可以生产,不与粮争地。

而且,食用菌与一般农作物相比,生产周期短,一年可生产三四茬,有的甚至五六茬。种植不受气候、季节的限制,有菌种就能种。当遇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错过了作物播种农时,食用菌就是“救灾神兵”,可以应急生产。食用菌的特性,概括起来就是,不与农争时,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可以说是为救灾而生。

现在,利用各种生物新技术,加速微生物的进化,甚至改良微生物的基因,让它们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已经是一门单独的学科,叫农业微生物学。我们知道,农业的生产效率不如工业,就是因为农业生产有严格的节律限制,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以年为周期。人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把农业生产周期从年改成月。而农业微生物学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个限制,让农业生产更接近工业化的节奏。从这儿,我们可以窥见未来农业的样貌。

拼多多跨境电商平台在美国上线

9月1日,拼多多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美国上线,打出的宣传口号是“Team Up,Price Down”,跟拼多多“拼着买,才便宜”的口号一脉相承。不过,它暂时还没打算教美国人“砍一刀”,而是用拼多多祖传的“低价大放送”狂刷存在感。

Temu上大量衣服、鞋子价格都不超过10美元,几毛钱包邮的厨房小用品比比皆是。在这个基础上,还叠加7折优惠,商品到手价比已经是地板价的Shein还要低上两三成。上线没几天,Temu就冲上了苹果商店的购物类App排行榜。9月17号这天,Temu在谷歌商店的下载量超过了Shein和亚马逊,势头很足

拼多多长期深耕下沉市场,却把出海首站选在了市场成熟、消费偏高的美国,这种反差引发大家热议。事实上,虽然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电商市场,仅次于中国,但美国市场玩家格局分散,亚马逊和eBay占了40%的份额,前十大电商也只占60%,剩下的都是小电商。这么看来,Temu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算起来,以拼多多、Shein为代表的电商平台出海,应该是中国加入WTO以来的第三波中国企业出海潮

第一波出海潮,是2001—2008年,这个时期可以叫做“乘风出海”阶段,借着WTO的东风,政府把“走出去战略”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这个时期成功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包括海尔、海信、华为、联想等,它们在世界各地建立起销售网络,并且让中国品牌第一次被海外消费者熟知。应该说,这个时期的中国企业出海,拼的是“硬实力”,也就是强悍的制造能力

第二波出海潮,是2008—2018年,这个时期可以叫做“借船出海”阶段,也就是通过并购方式,加快进入海外市场。这个时期密集发生了多起著名并购案,比如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轿车业务,2012年三一重工收购德国混凝土机械龙头普茨迈斯特,2014年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2016年海尔收购通用电气的家电业务,2017年美的收购德国库卡机器人等等。

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中国企业出海,不再是单纯拼制造能力的“硬实力”,而是同时上了“软实力”,以资本运作为支点,来获取国外品牌和技术,进一步撬动海外市场。

第三波出海潮,是2018年至今,有一波新型出海企业干得风生水起。它们的打法,跟前面两拨出海企业又有明显的不同,它们已经过了拼“硬实力”和“软实力”的阶段,更多的是拼“巧实力”,也就是,资源整合的能力。

比如,供应链整合能力。快时尚电商平台Shein,很多人认为它牛的地方在于发明了成衣制造的“小单快返”模式,其实这个模式并不是Shein首创,优衣库和ZARA早就在实践了。但是,优衣库和ZARA为了保证供货稳定,倾向于用大型代工厂,而上了规模就一定不够敏捷。Shein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的供应商大多是规模很小的“作坊式工厂”,它通过对这些工厂做数字化改造,把一个个“散兵游勇”编织成一个虚拟生产网络,既保证了规模,又不会牺牲敏捷性。

还有前面说的拼多多。拼多多在国内崛起的根本原因,其实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消费降级”,而是拼多多对接了中国庞大的白牌工厂,整合了前端的供应链。同样地,这次拼多多出海,不是只推一个Temu海外电商平台这么简单,在Temu的背后,还有一个庞大的“2022多多出海扶持计划”。

拼多多计划投入100亿元,扶持供应链上的10000家国内制造企业连接海外市场。具体都做点啥呢?一是解决国内外仓储、跨境物流以及售后问题,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二是在知识产权、法律援助等领域提供服务,做企业出海竞争的后盾;三是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定制培训,帮助企业打开海外市场。你看,拼多多出海美国的底气,仍然是强悍的供应链整合能力。

再比如,物流整合能力。就像菜鸟,虽然刚刚成立9年,但是现在每天的跨境包裹超过500万单,直逼UPS、联邦快递、DHL这三个老牌巨头,跻身全球物流行业第四名。 前不久公布的阿里巴巴2022财年业绩中,菜鸟营收同比增长27%,主要增长就在国际物流上。菜鸟能在海外高飞,靠的是国内强大的物流系统锤炼出的网络能力。

几家老牌巨头做跨境物流,主要是靠重金买飞机,只做航空物流。但是对漫长的跨境物流运输来说,不是只有航空物流这一段,而是涉及陆运、海运、空运等多个环节,往往段与段之间的物流信息相互不连通,转运非常低效。

菜鸟的机会,就在于打通全链路的跨境物流。它拿出国内经验,大力做地面基建,在全球建立了10个分拨中心、6个物流枢纽、100多个跨境仓库,除飞机外,还整合了卡车、火车等不同的运力资源,建立了一张高弹性的网络。2020年,疫情导致多条航空干线熔断,很多跨境巨头业务受损,菜鸟则是当时少数能维持运转的物流企业。

在这个基础上,菜鸟还整合了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能力,优化物流网络。比如,菜鸟推出了智能合单功能,同一个买家不同时间在不同店铺买的东西,菜鸟可以在上跨境包机之前把它们合成一个包裹。这种模式下,菜鸟的寄送速度能快一周,而且物流费率更低

好,我们来总结一下:第一代出海企业,拼的是制造能力这个“硬实力”;第二代出海企业,拼的是资本杠杆这个“软实力”;第三代出海企业,拼的是资源整合这个“巧实力”。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国内统一市场,国内企业更容易具有跨区域资源整合的意识和能力。未来,把这种资源整合、打通全链路的能力复制到国外市场,是中国企业出海的最大机会所在。

网传柔宇科技陷入经营困境

最近,有消息爆出创业公司“柔宇科技”陷入经营困境,融资受阻、资金链断裂。对此,柔宇科技于9月19日发布声明表示,消息有夸大成分,目前公司运营正常有序。不过,据媒体进一步报道,柔宇科技累计被法院强制执行还款金额超过1亿元,目前创始人刘自鸿已被法院列入“限制消费对象”

你知道,柔宇科技是近几年的明星创业企业,主要产品是柔性屏幕。创始人刘自鸿是学霸出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斯坦福大学博士。正是因为这样的光环,刘自鸿在既没有样品,也没有团队的情况下,仅凭几篇学术论文就获得了几百万元的天使轮融资

后来,柔宇科技不负众望,在2014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厚度只有0.01毫米的柔性屏,引发业内轰动。柔宇科技的技术路线也和三星、京东方等传统厂商不同,据称它的技术路线在成本、良品率、显示性能上更高。从2012—2020年,柔宇科技一共获得9轮、共计62亿元融资,最高估值超过500亿元

柔宇科技之所以陷入经营困境,主要是在商业化之路上踩了一个大坑。它没有像其他柔性屏生产商那样走更稳妥的To B之路,也就是为手机厂商生产屏幕;而是选择To C,自己下场做手机。你知道,三星和华为都是在2019年推出第一款可折叠柔性屏手机的,而柔宇科技更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柔性屏手机

我们昨天刚刚聊了“广角镜战略”,越是颠覆性创新,越是容易面临协同创新风险和采用链风险。折叠屏手机是今年年初才开始火起来的,退回到2018年,消费者认知、产业链配套都不成熟,柔宇折叠屏手机的折戟几乎是必然的。手机战略的失败,让柔宇元气大伤,上市计划受阻;想要再返回来做To B,却又因为建产线慢了半拍,错过了挤进柔性屏供应链的最佳时机。

应该说,柔宇科技的困境不是特例,而是硬科技创业公司都容易遇到的坑。著名投资人、经纬中国合伙人张颖总结过,以技术起家的创业者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迈过三道坎:

第一道坎,是做好思维切换。

比如,“科学家往往是顺向思维,喜欢从技术路线去思考产品形态,就像打一口井要求的是深度。而市场往往需要的是逆向思维,要根据商业需求去倒推技术匹配,必须得是一条八通道的高速公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有可能带领公司成功。”

再比如,科学家会认为,技术越先进,竞争力就越强,商业回报也就越大,其实不然。越先进的技术,往往商业化的风险越大。很多时候,基于成本和量产的考虑,商业化时要做技术降级而不是技术升级。

第二道坎,是做好能力切换。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想象力,这是能否做出突破性成果的关键;而干企业,最重要的是执行力,再好的想法,不能落地也没用。做企业不能“憋大招”,而要把科技成果有节奏地落地变现。有阶段性收入的验证,才便于今后公司更好地估值。“如果市场上接受的技术底线是60分,你的技术团队理想的情况是100分,当你能够做出70分的产品,就一定要赶紧走向销售,不要犹豫,市场时机很重要。”

第三道坎,是做好视野切换。 科学家往往是着眼于攻克眼前的难题,不会去想太遥远的事情;而做企业,是“以终为始”,先定十年后的大目标,再把目标倒推拆解到每一年。

比如,预估公司未来十年的资金需求,然后倒推你的融资节奏。从融资角度考虑,公司估值不是越高越好。顺风时无所谓,一旦业务碰到暂时低谷或外部负面因素,过高估值的公司就很难进行新一轮融资,从而大大影响公司的势头。

你看,从技术成功到商业成功,不是水到渠成,而是“惊险一跃”。硬科技创业,仍需啃硬骨头。

posted @ 2022-10-07 18:46  TaylorShi  阅读(2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