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看到过一个笑话,大意是说:有一个人被官差抓了,别人问他为什么被抓,他说“这纯粹是走背运,我在街上走,看到一根绳子,觉得有用就给捡起来了”路人很奇怪,说“就为一根绳子就抓你,怎么可能?”这人回答“要不说我走背运呢?我捡的那根绳子的另一头拴着一头牛嘛!”
笑话听听也就罢了,在律师接待当事人咨询的时候也经常碰到这亲绕着弯儿说话的,就可能会误事了!尤其在网上咨询,虽然说方便,但沟通方式所限,因为咨询者介绍案情时无意或故意表达错误,绕弯路的事很多,很容易产生误会,不但达不到咨询的效果,还可能会误事,举几个例子给大家:
第一个:故意隐瞒重要案情。
一位咨询者向律师咨询精神损害赔偿与死亡赔偿金是否可以兼得,有律师按《最高院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解答,精神损害赔偿与死亡赔偿金是两个不同的赔偿项目,可以同时兼得。见得到律师肯定答复后,咨询者立刻出来申冤,说自己案子法院就判决二者不可兼得,一审如此,二审也是如此,再申诉也被驳回!天大的冤情啊!
再一细问,这案子是多年前发生和判决的,那时《最高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还未出台,按当时的规定和司法实践,这二者确实是同一的,合理与否放在一边,那时的判决现在翻案是不大可能的。
咨询者经历一审、二审、申诉,中间应该多次找法官、律师沟通了,说不知道司法解释的生效时间及其和本案的关系,恐怕不大可能。往往咨询者是抱着一线希望来试试,这可以理解,但是一开始不把事情说清楚,得到的答复就算对自己有利,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按着这种答复去操作,除了误事还能有什么结果?

第二个: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状况。
碰到一位咨询者咨询“我们公司的几个股东有纠纷,要考虑解散公司或有股东退出,应该如何操作?”
律师按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向他介绍了相关公司解散和股东退出的规定。
大概还是不大明白吧,后来这位咨询者又给我打电话咨询,再一问,原来所谓的“公司”根本没在工商注册,只是个私下的合伙关系而已,所谓“股东”只是他们自己的理解和互相称呼罢了。
除此之外,还有碰到声称要“离婚”,再一问根本没有结婚证,只是同居关系的等等。

第三个,没注意到地域的区别。 我国幅员辽阔,除全国通用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外,各地还有很多地方性法规、文件,甚至有些地方法院还有一些内部的会议纪要等,同样的事情,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无明确规定或有争议的情况下,各地的认定还是可能不同的。尤其是一些经济纠纷以外的民事案件这样的事就更常见。
一位咨询者询问关于处理交通事故的垫付责任等问题,我按《交通安全法》和相关实施条例给予解答后,咨询者说“可是广东地区的交通事故办法的规定,如何如何”。那我只能建议咨询者直接找当地律师细谈了。
虽然说律师代理不受地域限制,但是律师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法律、法律、地方性规定,在一般咨询中,律师只能就自己擅长的做出相对比较准确的答复。如果要代理一个异地案件,律师自然会尽量去了解当地是否有特殊的地方性规定,但是一般咨询,律师不可能去做这么多工作。这位咨询者舍近求远,明显是不智之举。
(说到地方性的规定,再说句题外话:“虽然说地方性法规、文件和某些法院的内部会议纪要等有时存在与法律法规冲突的情况,甚至很多是不合法的,但是从实践的角度看,要与这些“地方性法规、文件、会议纪要”对抗,前提是先了解其内容,然后根据具体案情判断分析。如果真要做,不可能是在咨询中解决得了的。)
北京杨文战律师提示:
1,欺骗自己的代理人等于掩耳盗铃。
向律师介绍情况时故意绕弯儿或隐瞒案情的当事人要明白,绕来绕去除了浪费时间和误事,恐怕没有别的作用,除非你能确保你要隐瞒的事情根本不会被别人知道,否则最好如实向律师介绍,重要的问题更要明确表达。否则,咨询得到了有利答复,反而更会影响判断或误事,你刻意隐瞒的事如果到了法庭上才让你的代理律师从对方当事人那里知道,恐怕是终吃亏的是你自己。
2,根据案情的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咨询方式。
从咨询方式来讲,网上咨询、电话咨询、面谈是实践中向种咨询方式,一般网上咨询和电话咨询是免费的。如果是案情比较简单、涉及的法律问题也比较简单,直接在网上咨询或电话咨询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事情相对比较复杂,经网上或电话咨询仍觉得未能解决,建议还是选择在上述方式中碰到的比较合适的律师面谈,以免误事。
还有,为避免地域区别造成的误会,建议通过网络或电话咨询尽量找自己所在地或诉讼地的律师沟通。
确实复杂,建议咨询律师后聘请律师代理,一般律师代理案件,肯定会把案情的前前后后认真清理一遍的,那种清理和在一般咨询中了解案情是不一样的。
3,咨询律师要提前有所准备,尽可能重点突出。
在网上咨询有时会碰到动辄几千字甚至上万字的咨询贴,对这类贴子我是基本不看的。如果说事情简单,何必非用这种方式呢?不能精简些?如果事情真的复杂,那根本就不是在网上咨询能解决的,应该带齐资料联系具体的律师面谈。
如果说觉得事情简单,但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不是很难,无法精炼,建议通过电话咨询或与律师约时间面谈的方式沟通,这些沟通方式相对直接,互动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