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安全社区”创建与推进工作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利用信息技术,为国际安全社区创建与推进工作提供腾飞的翅膀
一、建设背景
安全社区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实施全人类健康及全球预防意外事故、创伤控制计划时所倡导的,此计划由世界卫生组织设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科大学的“社区安全促进中心”负责推广,并由世界各地设立“安全社区支持中心”协助加强计划的推广,世卫组织“社区安全推广协进中心”负责对申报社区(城市或街道、镇)进行认证。
“安全社区”是指以建立一套组织机构和程序,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志愿者和个人共同参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地实现安全目标的社区。
目前,全球共有30多个国家的140多个社区获得了世卫组织认可的“安全社区”称号。我国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展创建比较早而且已有屯门、葵青、大埔、荃湾、深水埗、东涌等 6个社区被世卫组织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以外,国内山东、北京、上海、沈阳等城市等近年纷纷开展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已先后有山东青年公园街道、北京、上海等地共有14个社区被世卫组织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1千万儿童受到伤害,每年至少10万儿童因伤害而死亡,每年至少40万儿童因伤害而致残。目前社区的事故伤害预防、监测、控制缺乏科学手段和规范的机制。伴随安全需求愈加迫切,安全意识越来越增强,安全投诉建议越来越多,普遍缺乏协商与沟通交流、合理表达、及时跟踪处理的机制、平台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的措施项目。国内社区基层事务繁杂,事多人手少,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社区的安全管理状况令人担忧。
社区信息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依托信息技术,为安全社区创建与推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支撑,是必然的趋势。此解决方案是基于安全社区领域专家、区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深入调研,依照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充分利用社区现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和信息资源,开发<<国际安全社区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保障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按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运作,为基层社区创建工作提供科学服务。通过提供了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为“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及其工作组创建与推进工作提供信息支撑。
二、解决方案概述
《国际安全社区综合监管系统》是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安全社区基本准则,按照国家安全社区建设标准基本要求,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服务于安全生产工作,创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式和方法,实现社区内信息资源互连互通,充分共享。通过提供统一、规范的信息平台,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各街道、社区工作站及企业能够快速地采集、管理、查阅和分析相关繁杂的创建与推进工作。通过系统引导式的方式使创建工作、安全促进工作、事故伤害监察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细致到位。通过以计划-à实施--à检查--à改进的循环方式创建与推进安全社区工作, 达到跨部门全员参与,安全促进,控制和预防伤害事故。
针对辖区危险源、高风险环境的辨识与评价,可通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的视频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管理系统,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动态监管.其他工作业务均可通过《国际安全社区综合监管系统》其他功能模块实现信息处理分析。
此解决方案致力于充分利用IT基础架构设施,整合社区相关的信息系统、网站、宣传教育渠道等,为辖区居民提供一个一站式与企事业单位、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交互的信息沟通交流平台。
三、解决方案特点
1) 系统基于《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标准、《安全社区评定管理办法》评定办法。
2) 系统立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遵循电子政务框架,充分共享和深化应用社区信息化建设基础和安全生产监管相关信息资源,打造一站式的伤害监测与预防、隐患排查整治、安全促进项目实施、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等信息服务平台。
3) 系统以著名的戴明理论(PDCA循环模式)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全国安全社区促进中心的伤害调查与监测方法,为核心思想,促进安全社区各项推进工作。
4) 通过仪表盘实时动态监测事故伤害、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5) 系统的伤害监察与实际的伤害监察体系构筑、伤害监测点管理和监测方式设置,相辅相成,相互完善。
四、建设目标
1) 有效管理社区事故伤害监测与预防、安全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应急响应等实际工作项目;
2) 通过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进一步整合多项资源,强化全员参与、持续改进意识;
3) 全面调查、识别和掌握社区自身的伤害问题与危险因素,通监测、分析、预防控制等措施,降低事故伤害发生的机率;
4) 全面掌握社区所有高危人群特别是脆弱人群和高危环境分布情况,为有针对性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准确的数据支撑;
5) 改进社区居民对安全的知识、信念及行为,降低伤害危险性;
6) 有效规范化、标准化各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指导安全社区全程具体的创建与推进工作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