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看完诺兰的“星际穿越”,三个小时的电影确实给人一种震憾的感觉。看完后总有“一种声音”催促自己写上几行。
现在流行各类PAD、智能手机。当阅读长文时,在灵敏的触摸屏上用手指上下拖拉,屏幕上的文字不停快速移动,仿佛屏后有一长卷,在你的指挥下忠实地翻页。其实,这只是一种操作界面,为了照顾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这样安排就无需另附操作手册了。用手指上下拖拉表示滚屏,也可用手指“重按”表示上移,“轻按”表示下移。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这些话不是废话嘛。
莫急,再请用我们的脑子顺便引申一下,不经意间会突然发现一种令人害怕的感觉。我们在这个地球上散步,迈开双步向前,发现周围的景物往后;后退时,感觉街道两边的房子在前进。有没有想过,周围的世界象不象触摸屏后的虚拟长卷。我们走路、奔跑、跳跃仅仅只是一种与自然交互的操作界面,并没有实质意义。如果有造物主的话,也可以仅用手指拖拉或者更怪异的方式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夜幕下,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满天的繁星刻意提醒人类眼前有一个深遂的宇宙。要想登上星星,必须建造庞大的飞船、几级火箭不断分离、加速,最后达到逃逸速度,飞向太空。真是这样嘛?会不会这也是造物主给我们设定的操作界面?在使用windows操作界面时,如果需要查看一个文档,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然后一层层地不断打开目录,最后才能双击那个WORD文档。当然也可以有简便的方法,直接点击桌面上该文档的快捷方式。比如“星际穿越”中的虫洞就是一种快捷方式。虫洞固然高深,也不过是一类界面操作方式。黑洞相当于一个目录夹,存放各类文件。
目前阶段我们科学家总结出来的物理定律,可能只是指导如何玩宇宙这个操作界面的初级手册,并未接触到自然的本质。当代科学就象一册“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指南”,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谈到计算机背后的科学原理。
“星际穿越”的导演诺兰以前拍过“盗梦空间”,在他看来,真正的大自然并不存在我们现在看到的世界、宇宙。造梦与宇宙探险是一样的,是与自然交互的两种界面,是与真正自然接触的一种手段,背后世界的本质你永远不会知晓。永恒不变的是人类的爱。
玩电脑游戏是我儿子的最爱,他喜欢里面栩栩如生的各色人物。有一次得意洋洋地告诉我,他扮演美国独立战争的英雄,为民除害,消灭了不少穿红衣的英军。我回答说,那些英雄、英军仅仅是计算机内存中可怜的几十个字节,包含生命值、身上钱财、位置等信息。如果试探着再往前天马行空地想一下,我们人类何尝不会是内存中字节呢,只是占的地址更多一些。想象一下,在一个存贮海量的字节汤中,演绎着无穷无尽的金戈铁马、悲欢离合、儿女情长。
如果我做科幻片的编剧,我会让男主角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发现自己是一串0或1的数字。
“信息简史”一书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一切都是信息(anything is bit)。这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错的。蒸汽机时代,人们把宇宙想象为一台精密的机械,幕后有一台巨型呼呼作响的蒸汽机,它是动力,为我们的宇宙星辰上足了发条,星星分毫不差地围绕太阳运行。现在是信息时代,因此有些科学家就会认为一切都是信息。宇宙是什么?宇宙是我们最新科技的写照。宇宙只是界面,科技永远触摸不到世界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