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

问题1:关于当初  

      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很大程度上是受电影的影响。电影中黑客在电脑上随意书写的几行代码就可以搞到情报,让一个国家的经济崩塌,看起来特别酷。之后就头脑发热的选择了这个专业。以为“玩”是这个专业发展的源动力,学习这个专业应该很轻松。当真正深入了解了这个专业之后,编程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  

      博客A的作者认为“大学的确提供了非常丰富的能力培养机会和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但归根结底,学习和进步才是大学的主题,荒废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让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完整。”我对此有一个问题,如何让自己投入到学习中呢?毕竟总会有感到枯燥的时候。   对于这个文问题:首先,我同意作者强调的“学习和进步是大学的主题”后来我从一些优秀学长的身上找到了答案。首先,大学的学习是阶段性的,如果可以做好阶段的规划,就不会让每天都显得特别慌乱。比如,当我计划好周日要去西八楼练半天的钢琴,那我就应该规划好周一到周五的空闲时间,把课程顺序理清,按顺序处理作业。其次,要高效的投入每一个时间段。不可以抱着“反正还有别的时间可以处理”的态度来对待任务,这样容易形成怠惰的心理。第三,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很重要。人总会有懒惰的时候,如果有朋友可以及时提醒,相互督促,那一定可以事半功倍。最后,作为当代大学生,与时俱进的观念很重要。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我们要了解一些好用的apps,作为生活的辅助工具,比如番茄闹钟等。

      但我还有疑问,如果为了自己在职场更好的发展,就该全身心投入到专业中而舍弃自己的其他爱好吗?如果爱好很耗时间呢。


问题2:关于未来  

      大学生对于未来总是迷茫的,不知道自己所在的行业未来和会如何发展,自己学到的东西能否跟得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未来能过上自己期望的生活吗?

      博客L中,作者提出“兴趣能让你开始让你执着,但只有喜爱才会投入热情,只有投入热情才可能会出成绩。”我对这个观点十分赞同,但如果你的热爱改变不了行业的趋势了,那该如何寻找出路呢?  

      首先,作者对“热爱”的看法我是十分赞同的,因为如果我们喜爱编程,喜爱技术的话,那么,我们就会投入热情,自己会去专研很多东西。就像你以前对某个东西痴迷一样,你可以在工作之余还在学习和专研这些东西,你会经常和人讨论这些东西。如果你不学习新技术,你不去专研,你就怕被淘汰,你就会感到不舒服。这是是你一直抱持在行业前端的方法。其次,我们还要看自己对技术的能力。正如文章所说,兴趣和热情只能让你很执着,但并不一定能让你走好这条路,只有你的能力和你的强项才能让你走好这条路。我们要时刻反思,自己的兴趣是不是真的在技术上,如果兴趣转移了,那就要快速做出方向的转变,机会稍纵即逝。最后,要有无畏转行的信念。我们不害怕转行,害怕的是自己对自己缺乏认识。如果空有羡慕,而不从自身做出转变,那我们只能随着行业的没落而沉寂。

      目前我的短期目标是出国,毕竟社会是残酷的,学历虽然不能完全反映能力,但已经成为企业参考的重要标准,我想将研究生作campus到work的过渡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了解一些前沿技术。广泛涉猎,避免以后因为自身条件不行导致无法转变工作方向。  


问题3:关于当下   

      博客K[3]说道:人生短暂,属于自己黄金的时间不多,如果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寻找道路和方向上,很有可能会导致一事无成,要及早确定自己的规划,然后照着这个规划坚定不移的去执行。可荒废过后再意识到计划的重要性还来得及吗?  

      首先,我在这这个方面吃过许多亏。大一刚进校时,高中的那股拼劲还在而且对大学其他方面感觉很陌生,就把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那个学期成绩特别好,课程掌握的也扎实。然而,后来逐步加入社团,以及一些同学思想的影响,比如“大学就要多出去玩玩,体验不同的人生”等。之后就经常和同学出去旅游,有时候也去酒吧。当然出去玩的时候是十分放松和开心的,感觉自己比别人多了许多体验,而且边学边玩似乎也可以掌握课程,渐渐的感觉60分万岁就是大学的目标。后来学期末考试如当头棒喝,到了考场发现平时自己没有思考过的问题并不复述在试卷上,抄作业也不可能记住公式。最后的加权让我重新审视了保研的可能性。之后,我感觉保研无望,就制定了出国的计划,为了出国寒假就回家5天,其余时间泡在新东方学英语,之后托福考了100多分,也算达标。我用剩下的几个学期疯狂地刷着gpa,一步一步缩小与心中名校的距离。如果当初我继续堕落,得过且过,放弃了学习计划,那今天估计已经被退学了。   

       因此,珍视当下的时间,及时补救,为时不晚。但若以“思考人生”为由头,畏缩改变,那就真的只能当个losser。


问题4:关于课程   

      博客E:我觉得一个正常的程序员,是不应该去参加培训的。更何况,培训真的没有什么用。 多半都是想走捷径,不劳而获。 而若要好好走好职业道路。 在走出大学校门的那一刻,应该学会自我成长,自我完善。我对此还是有些不赞同的,难道那些参加培训的程序员就注定差人一等?参加培训就不叫自我完善?   

      首先,不得不说现在大学计算机系很多老师是主攻技术团队,副业是教课。三四十岁的老师自己还在进行自我突破,根本无暇顾及学生。其次,学编程最重要的是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不然如何支撑自己读完几十本四五百页的大书。然而有的课程入门门槛很高,老师一上来就让学生挑战编程其实会打消很多同学的积极性的。记得当时做编译技术课设,为了配环境就花了好久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感觉到耐心在一点一点的流失。之后我问了一些参加过培训的朋友,他们说培训机构是会讲解配环境的过程的,有了这层引导,入门就很快了,并不想文中所说的不讲解思路。   

现实社会就是很残酷的,如果发现不足了就需要想办法解决。大学的课程有些真的已经落后了,那我们为了兴趣去自学一些知识或者参加培训我觉得是可以的。


问题5:关于师生 

      博客O中王德华老师提出的“师生关系是非对称的共生关系”是很耐人寻味的。那么老师的角色如何扮演呢?
      首先,老师也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不是学生的保姆,每分每刻都照顾着学生的学习。老师重要的是思想的指引,给学生定制学习的大方向,细节当然还需要学生自己填充。其次,老师的授课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授课学科在发展前沿的老师。他们给予学生的不应该仅仅是前辈留下的经验,更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毕竟学有所用是一种短程的自我激励。最后,老师如何审视自己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大学生不是植物,而是有自己独立思想、人格的成年人, 他们在这种关系中不是任人摆布的物品。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特性,不要打压有棱角的学生。
       师生是一种缘分。双方建立一种情谊关系。心情愉悦,生活愉悦。生活中多了一个特殊关系的朋友。心理上有一种愉悦感和幸福感。


博客参考

[1]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006425/discussion/22803733/

[2]https://www.cnblogs.com/geniusalex/p/4928713.html

[3]http://blog.csdn.net/haoel/article/details/1688104

[4] http://coolshell.cn/articles/4561.html

[5]http://wap.sciencenet.cn/blogview.aspx?id=1100240

posted @ 2018-03-08 20:51  !champion!  阅读(175)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