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 随笔,一些观念的转变(二)-我是哪尊佛?

前言:我是哪尊佛

 

很不好意思,这个标题略有哗众取众的意味,我本不是标题党成员,况且我对流量也不是很追求,无关的标题也容易脱离主旨大意,下篇《写给初中同学的信》我会解释一下。

 

2013年我去了福建的石狮岩寺参加了内观禅修,可出门右拐《1139公里的探寻-我的内观经历》(公众号回复:内观 可见)。实事求是,当时遇到一些焦虑,现在看来也就是学业压力,想当然的这件事可以解除焦虑。事实证明,坐着不动怎么能写出论文呢?有些事情是需要执行的,做好了焦虑自然解除了。

 

你看,你曾经视为真理的真理,很可能是在实践中出现偏差。常审视自己:我现在做的是一个更好的认识和选择吗?

 

经历不表,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认知的提升,阅读出了更多的内容。它们无形中影响甚至支配着我,有益有弊也有超常识体验。至于弊端,应该是理解不深刻造成的;超常识体验也有一些见解。

 

值得一提的是,禅修绝对是一捞多得的事情。以下几点并不是集中并发出来的,不可能一坐下这些东西自然产生了,需要全神贯注,才能感觉到,可以追求反而找不到了,这就是出家人说的修行不易吗?知易行难,先觉知在践行吧!

 

 

收获良多

 

专注。观察于自己的呼吸,这一呼一吸,能够观察个一二十个回合不走神不睡着,已经很难得了,不信你试试。这是一种正念训练,apple watch中有一分钟的正念训练,内观过程好像是要45分钟。

 

观察。观察自己脑海中的一个个念头,想啥呢,这个啥又是怎么没的,另一个啥又出来了,你放佛可以看见他们,追踪它们。这念头就像突然想搜个词打开浏览器然后半小时后想起来你要搜啥一样,这难缠的念头。

 

分离。一个一个又一个,不经意间已经不是上一个念头了,想要独立从头到尾从出现到消失完整的观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分离,这应该是收获最大的,简单地说我和我分离开了,我可以观察到我,这个观点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叫做大脑可以控制大脑:我可以意识到我的意识并且管理它。​

 

认真觉知。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认真这个词的,内观结束的时候组织方建议回家继续打坐练习,认真感受你在做的事情,比如说一边吃饭一边追剧你大概是不会注意到食物有多好美味,洗手的时候留意水流与手的接触感受,这是保持觉知。认真专注起来,也许可以发现更多生活的内容。



走弯路了由外而内的转变

 

 

 

内观期间是不允许交流的,所有的语言交流甚至眼神交流都不被允许,要由向外追求转向内心探索,我是如此的遵守游戏规则以至于期间都是绝对的自闭。晚上有时间可以向老师提问,我的问题是:只做被动观察这样的事情,要求什么也不做,我岂不是无欲无求了?老师解答咱也没听懂。也许是后面的“超级心流”经历过刺激,这个问题就搁置了。

 

搁置带来两个影响:其一是因为佛系而忽视了我的责任所在,消极了。准确的描述是:在许多嗯也行可以就这样的场景下,我不见了,在现状--我--期待现状面前我无欲无求了。我成了真正的佛系了,但不知道自己是哪尊佛。古云,尽人事,听天命。这么看多少有一些因为未全力以赴而留下遗憾的事情。

 

 

 

如果真的追求佛系心态,应该是尽人事全力以赴后而听天命之后的那尊心态平和佛,尽人事,听天命、基督教《宁静祷文》的说法、斯多葛哲学中关于“你能控制”的都是这个意思。你看,古今中外都是同一个梦想,在我们能控制的领域全力以赴吧!

 

其二:否定外求,只关注内心,忽视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我的公众号取名叫反求诸己,也是这种心态的体现。对我的直接影响,大概就是参加聚餐啥的就不愿意去了,别人看来就是消失了,自己看来一个人也不孤单了,害。

 

现在看来,一念一世界呀,是走弯路了。我可能也不是一个人。

 

 

 

人相对理想的存在状态,大概是内外相互影响相互融洽的样子,外界的环境变化和内心的主观世界怎么能割裂开来呢?追求内心世界平静自洽固然重要,但是这份宁静可不就是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的乐观心态,及一份发自内心热爱的东西所带来的吗? 

 

也许你会问我是不是有病,什么心理疾病之类的,正常人谁去搞这些东西。我严肃认真的回答:现在看来有误打误撞的成分更多一些。真是中了杨绛先生说的那句年轻人你就是书读的太少,想的太多。无非是对未知的东西,未经历过的事物本能恐惧和了解不足。人生真的有点怕自导自演还不知道...因为少见所以多怪,才是问题。

 

神奇到无法解释的“超级心流” 

 

其实在亲身体验中,我确确实实感觉自己是一尊佛了,全身散发金光的那种佛,对时间的感觉几乎没有,可能持续了有十几分钟吧,这是我有生以来最神奇的体验。

 

三四年以后,我才接受到“心流”的概念。如此看来我可能体验到了比心流更高阶的“超级心流”。17年11月份出版了一本《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大意是指一种全神贯注忘记时间的体验,特征是忘记时间,没有自我意识,活在当下,是幸福感重要的来源之一,广泛存在于看电影,下棋,打球等生活场景中。要略有难度最好,嗯...高考写作文很恰当,你看别人低头咔咔咔写的飞快的时候,别人是,你不是。

 

我推断可能是这么回事:一开始的念头是无序的,大小不一,分散的,混乱的,如下图:

 

那么随着持续投入注意力,一些念头们被忽视,相关的念头们被聚集,就有了同一方向,汇成注意力河流,从而达到了一种忘我忘掉时间空间的感受。

打坐嘛可能是注意力把自己脑海中佛的观念汇总塑造成自己的样子了吧。

 

 

如果你也想体验

 

利弊和神奇到无法解释的内观体验讲完了,如果你也想体验我建议你还是抽个时间专门去比较好,日常空间里没有那个氛围,没有那个场的气场,不一定可以坐得住。据说有些机构和组织开展过类似的活动,三到五天我感觉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这里借花献佛,贴个纪录片给大家看看吧,《冥想正念指南》。以后有新的进展在总结吧。

 

 

 

 

 

 


 

posted @ 2021-03-02 11:02  子非明  阅读(15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