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能够创作不同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图书吗?

Hello,大家好,不少粉丝看了我的图书(或后续撰写计划)后,可能会想:涉及的技术领域似乎很多,难道真的可以精通这些领域吗?不太可能!既然不精通,自然也就无法创作出高质量图书吧?
一个人能够创作多本不同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图书吗?敝人的答案跟大家一样,很难,至少我做不到!
 
请特别注意:此处的“创作”指的是“写书”,而不是“编书”。前者的成果通常以“”形式出现,后者则以“编著”形式出现。之前也发布过文章浅谈了两者的区别,简单地说,“编著”的重点在于“编”(可以理解为把资料搜索出来整理在一起,完全没有作者的东西也行,一个人产出多本不同技术领域的那些图书通常就是编著的),而“”的独创性要求更高。
 
偶的图书虽然涉及了一些不同技术领域,但是并不能算是不同技术领域的图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仔细看过偶的图书,很容易就会发现:绝大部分电路都是通用或基础的(大多是核心电路,没有具体参数,也没有具体到某种产品),阐述过程中更关注切入角度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换句话说,基本都是在理论与实践应用之间搭桥
 
比如,BUCK或BOOST开关电源电路在《电容应用分析精粹》《显示器件应用分析精粹》《电感应用分析精粹》里面都有(通用或基础电路,哪里适用哪里就用得上)。
 
再比如,《显示器件应用分析精粹》详尽阐述了LED、LCD、VFD、OLED、EPD,但是都没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只负责告诉你怎么样将其驱动起来,但具体应用在什么领域并不关心)。
 
再再比如,《USB应用分析精粹》重点放在USB规范与STM32固件核心编程上,但并不关心如何开发看起来“高大上”的USB设备。
 
有人可能会想:为什么要这样写书呢?多加点参数或功能齐全的系统不更好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写作思路有关。
 
个人认为,“真正有意愿产出高质量图书的”作者肯定会结合自己的个性、习惯、能力、经验、兴趣等因素写书,这样图书中才会有自己的思想,也才可能创造出高质量的图书。举个简单的例子,“因职称评定目的而产出的图书”几乎可能存在多少价值输出,因为从一开始就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而开启的副本。如果一颗树从根上就是烂的,还能指望其结出丰硕的果实?敝人不敢说自己写的图书有多么好,但至少一直在努力尝试撰写好书。也就是说,俺在图书中展现的内容与方式肯定与本人密切相关,这里仅就以下几点简单谈谈:
 
1、经验。偶是硬件工程师(搞实践的,而不是搞理论的),所以肯定想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放在图书里去,这样才能够提升图书的竞争力。但是老实说,我不太喜欢去记忆经验之类的东西,而更倾向于从基础知识的角度理解在应用层面的所得。换句话说,将经验解构注入知识体系(不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层次),而不会去直接记经验。因为应用层面的东西是千变万化的,但它们在底层可能对应同一个知识点,所以从底层去理解应用会更有效率,记忆负担也最小。
如果要我写一本纯粹关于应用经验之类的图书(比如,图书里描述N个项目里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抱歉!写不出来,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刻意记那么多具体的东西(从网络搜索相关资料一本书自然不在话下,但这并非自身所得,这种书的出版对偶也没什么意义)。更何况,主观上也不想写这样的书,因为即便是纯粹的经验,也应该有一种思路或理论(即便不深)作为后盾。
 
也就是说,单纯地阐述经验很容易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误区,这种境况是身为作者的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的!经验肯定要展示出来,但是不能简单地堆砌经验(就像“XX电路大全”里面机械堆砌电路分析一样),而应该以独特或新颖的思路将经验串联起来,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不然,读者就会觉得作者在图书中“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无可避免地使得内容很零散(知识点看起来很多,但没有展示出内在关联),就如同有经验的工程师可能认为”某本书里的大量经验”价值千金,但很可能对你并没有什么卵用,过会儿就忘了。
 
为此,偶转而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例如,电容、电感、电阻、运放、显示器件等),在阐述这类主题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经验或理解顺便表达出来(工程师都接触过各种基础元器件,但不同工程师构建的体系却不见得相同)。换句话说,图书写作时的重点对象应该是纯粹的经验,而应该是完整的体系。而选择“将电路系统的核心模块拿出来讲解”也是为了更方便更有效率地阐述体系,从而避免被淹没在大量复杂的应用电路中(因为复杂应用也是由简单模块堆砌而成)。
 
也就是说,经验只是(也应该只是)一种阐述体系的工具,就如同偶在图书中使用的仿真验证工具,都只是加强图书思想纵深的媒介(例如,某个基础知识点可能不太好理解,那行,咱用一个实际例子说明并强化一下,偶也只在阐述体系的过程中,才可能会想起以前某个很有用的经验),而不是反过来“将经验视为重点,而将基础知识视为工具”(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以“体系作为重点,经验作为工具”来写作的另一个好处是扬长避短,能够选择性地将自己应用过(或熟悉的)电路串联起来,而不必为赋新辞强说愁地把不熟悉的东西放在书里。因为任何人的工作领域肯定有一定的范围,时间与精力也很有限,咱不说多个领域,即便是某一个领域,也不太可能熟悉或应用所有相关的电路。
 
2、习惯。我经常会去思考很多别人看起来很”蠢”的问题。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为什么线圈电感量与其纵向长度成反比?世界上多少人会去想这种“蠢”问题呢?就算你看到了这个问题,基本会立马想到了电感计算公式,这不很容易吗?纵向长度在公式分母的位置,有什么可想的?你水平也太菜了,跟你不在一个层次,还写书?吃饭去罗......然而,我的思考角度或习惯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总是会尝试反过来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公式。
 
其实,很多“蠢”问题背后隐藏着本质的东西(或者说,很多看似越简单的东西离本质越接近,只不过人们容易忽视),它们背后存在联系多个层面知识的关键,这些关键对于构建完整的体系至关重要。那么,如果我要创作相关主题的图书,肯定也想把领悟到的关键添加进去(或者以这些关键为核心将全书串联起来),类似的东西在现有图书中并不存在,这也是偶的图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不要打我~~)。
 
比如,“线圈电感量与其纵向长度的变化关系”与磁能本质就有着非常很密切的关系,敝人在《电感应用分析精粹》中也有清晰详尽的论述。
 
当然,类似的“蠢”问题有很多。例如,“旁路与去耦的联系与区别?(有些人认为这是在写茴字,反正我只看看不说话,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咳咳,跑题了)”、“空心电感器的能量储存在哪里?”等等等等。偶也不是一直在思考某个问题,更可能会将其放在心里(毕竟这些“蠢”问题跟应用没有直接关系,想不明白不影响项目运作),而是在以后数日、数月甚至数年后才想通(很多时候需要灵光一闪)。
 
再举个例子,基极分压式共射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计算公式中的条件“VBQ>>VBEQ”与“IB1>>IBQ”,很多人可能没关注过,关注过的也不太理解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三极管应用分析精粹:从单管放大到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中就有着详尽的阐述,这都是结合多年的经验与思考而来(不是抄的)!当然,类似的地方还有很多,所以不少人看到《三极管应用分析精粹》中很多精彩的地方后,可能想从参考文献中查找出处,抱歉!没有出处,这本书就是其出处!

 

 

3、能力。我的口才还算是比较好的(没有吹的意思,每个人擅长的地方肯定不太一样)。我跟别人聊天,“旁征博引”是标配(其实偶平时话不多,也懒得浪费时间与气力,但如果碰到谈得来的,多花点时间聊聊也是乐意的)。“旁征博引”只是表象,本质上仍然还是思路!例如,能够挖掘”两个似乎完全不相干的事物”之间的相通之处,就能够为自己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另外,个人还算具备比较强的“教学”意识。当顿悟了某个知识点时,偶会下意识地思考:如果面对一个新手,怎么样才能使其轻松理解呢?个人比较推崇直观的学习方式(这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如果某件事原本的描述并不直观,我就会去思考其与基础知识之间的关联,然后尝试使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应该也算是一种习惯与能力。
 
具体到写作,我肯定也想把自己的特点发挥出来,以增加图书的易读性、趣味性、文采。虽然对于技术类著作而言,这些只能算是锦上添花,但既然自身有这个优势,为什么不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呢?因为非常有助于读者轻松阅读。
 
4、市场。从图书创作的角度,技术类图书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理论、实践或两者的结合。个人比较喜欢第三种(即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图书),也就是以某种思路去探讨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在电子技术学习与应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之间脱节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客观的规律,从市场的角度也会存在更多潜在的读者,这也是偶选择图书主题的基本条件(我也曾经说过:对太过冷门的主题没太大兴趣)。另外,阐述理论与实践之间关联的”图书相对更有门槛(我做得到,你并不一定做得到),也容易体现出写作水平的差距(如果你做得到,我能够做得更好)。
 
----------------
综上所述,虽然偶写的图书看似涉及多个技术领域,但本质上,图书阐述的重点对象仍然是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无论如何具体创作图书,有一个目标总是不变的,那就是:让读者更轻松地理解我想表达的意思
 
最后,借用之前与出版社编辑之间对话作为结束语(虽然有搞笑的成分,但表达的写作态度是真实的),如下图所示:

 

 
 
posted @ 2024-06-18 06:10  阳光&技术  阅读(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