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HTTP协议响应码(转载)

转载于: https://blog.csdn.net/github_36032947/article/details/78343734

 

HTTP响应码,也称http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反映了web服务器处理HTTP请求状态,每一个响应码都代表了一种服务端反馈的响应状态,标识了本次请求是否成功。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响应码代表的状态,通过响应码能够对错误进行排查和定位,响应码通常分为五大类:

 

1XX——信息类(Information),表示收到http请求,正在进行下一步处理,通常是一种瞬间的响应状态

 

2XX——成功类(Successful),表示用户请求被正确接收、理解和处理

200(OK):请求成功。一般用于GET与POST请求

201(Created):已创建。成功请求并创建了新的资源

202(Accepted):

 

3XX——重定向类(Redirection),表示没有请求成功,必须采取进一步的动作

301(Moved Permanently):资源被永久移动。请求的资源已被永久的移动到新URI,返回信息会包括新的URI,浏览器会自动定向到新URI。今后任何新的请求都应使用新的URI

302(Found):资源临时移动。资源只是临时被移动,客户端应继续使用原有URI

304:用其他策略获取资源

 

4XX——客户端错误(Client Error),表示客户端提交的请求包含语法错误或不能正确执行

400(Bad Requests):客户端请求的地址不存在或者包含不支持的参数

401(Unauthorized):未授权,或认证失败。对于需要登录的网页,服务器可能返回此响应

403(Forbidden):没权限。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拒绝提供服务

404(Not Found):请求的资源不存在。遇到404首先检查请求url是否正确

 

5XX——服务端错误(Server Error),表示服务器不能正确执行一个正确的请求(客户端请求的方法及参数是正确的,服务端不能正确执行,如网络超时、服务僵死,可以查看服务端日志再进一步解决)

500(Internal Server Error):服务器内部错误,无法完成请求

503(Service Unavailable):服务器超时。由于超载或系统维护(一般是访问人数过多),服务器无法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通常这只是暂时状态

 

posted @ 2018-12-19 19:16  小嘉欣  阅读(54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