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一个将TIF格式转换成BMP格式图像的程序。
TIF是可扩充标记的文件,所以理论上是不可能编写一个能识别所有类别TIF格式的读写程序,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将TIF图像转换成BMP图像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提供的API函数对其进行编辑并方便直观地显示出来,测试代码中包含 了一个用于测试的TIF图。本代码也只能针对这一种类别的TIF图进行操作,如何对其他类别的TIF图进行编码,读完本例子自然就能融会 贯通了。
二、TIF图像格式概览
TIF图由四个部分组成:
1、图像文件头(Image File Header简称IFH):
图一 IFH结构描述
IFH数据结构包含3个成员共计8个字节,Byte order成员可能是“MM”(0x4d4d)或“II”(0x4949),0x4d4d表示该TIFF图是摩托罗拉整数格式 0x4949表示该图是Intel整数格式;Version成员总是包含十进制42(0x2a),它用于进一步校验该文件是否为TIF格式,42这个数并不是一般人 想象中的那样认为是tif软件的版本,实际上,42这个数大概永远不会变化;第三个成员是IFD(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数据结构)相对文件开始 处的偏移量。
2、图像文件目录(Image File Directory简称IFD):
图二 IFD及DE结构描述
IFD是TIF图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包含了一个TIF文件中最重要的信息,一个TIF图可能有多个IFD,这说明文件中有多个图像,每个IFD标识1个图像的基本属性。 IFD结构中包含了三类成员,Directory Entry Count指出该结构里面有多少个目录入口;接下来就是N个线性排列的DE序列,数量不定(这就是 为什么称TIF格式文件为可扩充标记的文件,甚至用户可以添加自定义的标记属性),每个DE标识了图像的某一个属性;最后就是一个偏移量, 标识下一个文件目录相对于文件开始处的位置,当然,如果该TIF文件只包含了一幅图像,那么就只有一个IFD,显然,这个偏移量就等于0;
3、目录入口(Directory Entry简称DE):
共12个字节,见图二。简单说,一个DE就是一幅图像的某一个属性。例如图像的大小、分辨率、是否压缩、像素的行列数、一个像素由几位 表示(1位代表黑白两色,8位代表256色等等)等。其中:tag成员是该属性的编号,在图像文件目录中,它是按照升序排列的。我们可以通过读 这些编号,然后到TIF格式官方白皮书中查找相应的含义。属性是用数据来表示的,那么type就是代表着该数据的类型,TIF官方指定的有5种数据类型。 type=1就是BYTE类型(8位无标记整数)、type=2是ASCII类型(7位ASCII码加1位二进制0)、type=3是SHORT类型(16位无标记整数)、type=4是LONG 类型(32位无标记整数)、type=5是RATIONAL类型(2个LONG,第一个是分子,第二个是分母)。length成员是数据的数量而不是数据类型的长度。 第4个成员valueOffset很重要,它是tag标识的属性代表的变量值相对文件开始处的偏移量。如果变量值占用的空间小于4个字节,那么该值就存放在 valueOffset中即可,没必要再另外指向一个地方了。
4、图像数据 本例提供的图像是基于256灰度级的,即一个字节代表一个像素点,它是0x00~0xff区间中256个灰度级的任意一个整数。通过使用UltraEdit工具观察, 我们发现该图像文件的组织形式是:IFH--数据--IFD。以下的示例说明遵循了这一观察结果。
三、实战
1、VC创建一个MFC AppWizard(exe)工程取名TiffTest,选择单文档程序。
2、添加TiffStruct.h文件,定义IFH和DE结构(参考前面的结构描述),用来接收读TIF文件的信息。
测试用的TIF文件在工程目录下,文件名为SSS00.TIF。本人学习图形图像编程不久,文章难免挂一漏万,请高手指教。
一个将TIF格式转换成BMP格式图像的程序。
TIF是可扩充标记的文件,所以理论上是不可能编写一个能识别所有类别TIF格式的读写程序,这里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 将TIF图像转换成BMP图像后就可以使用Windows提供的API函数对其进行编辑并方便直观地显示出来,测试代码中包含 了一个用于测试的TIF图。本代码也只能针对这一种类别的TIF图进行操作,如何对其他类别的TIF图进行编码,读完本例子自然就能融会 贯通了。
二、TIF图像格式概览
TIF图由四个部分组成:
1、图像文件头(Image File Header简称IFH):
图一 IFH结构描述
IFH数据结构包含3个成员共计8个字节,Byte order成员可能是“MM”(0x4d4d)或“II”(0x4949),0x4d4d表示该TIFF图是摩托罗拉整数格式 0x4949表示该图是Intel整数格式;Version成员总是包含十进制42(0x2a),它用于进一步校验该文件是否为TIF格式,42这个数并不是一般人 想象中的那样认为是tif软件的版本,实际上,42这个数大概永远不会变化;第三个成员是IFD(接下来要说的第二个数据结构)相对文件开始 处的偏移量。
2、图像文件目录(Image File Directory简称IFD):
图二 IFD及DE结构描述
IFD是TIF图中最重要的数据结构,它包含了一个TIF文件中最重要的信息,一个TIF图可能有多个IFD,这说明文件中有多个图像,每个IFD标识1个图像的基本属性。 IFD结构中包含了三类成员,Directory Entry Count指出该结构里面有多少个目录入口;接下来就是N个线性排列的DE序列,数量不定(这就是 为什么称TIF格式文件为可扩充标记的文件,甚至用户可以添加自定义的标记属性),每个DE标识了图像的某一个属性;最后就是一个偏移量, 标识下一个文件目录相对于文件开始处的位置,当然,如果该TIF文件只包含了一幅图像,那么就只有一个IFD,显然,这个偏移量就等于0;
3、目录入口(Directory Entry简称DE):
共12个字节,见图二。简单说,一个DE就是一幅图像的某一个属性。例如图像的大小、分辨率、是否压缩、像素的行列数、一个像素由几位 表示(1位代表黑白两色,8位代表256色等等)等。其中:tag成员是该属性的编号,在图像文件目录中,它是按照升序排列的。我们可以通过读 这些编号,然后到TIF格式官方白皮书中查找相应的含义。属性是用数据来表示的,那么type就是代表着该数据的类型,TIF官方指定的有5种数据类型。 type=1就是BYTE类型(8位无标记整数)、type=2是ASCII类型(7位ASCII码加1位二进制0)、type=3是SHORT类型(16位无标记整数)、type=4是LONG 类型(32位无标记整数)、type=5是RATIONAL类型(2个LONG,第一个是分子,第二个是分母)。length成员是数据的数量而不是数据类型的长度。 第4个成员valueOffset很重要,它是tag标识的属性代表的变量值相对文件开始处的偏移量。如果变量值占用的空间小于4个字节,那么该值就存放在 valueOffset中即可,没必要再另外指向一个地方了。
4、图像数据 本例提供的图像是基于256灰度级的,即一个字节代表一个像素点,它是0x00~0xff区间中256个灰度级的任意一个整数。通过使用UltraEdit工具观察, 我们发现该图像文件的组织形式是:IFH--数据--IFD。以下的示例说明遵循了这一观察结果。
三、实战
1、VC创建一个MFC AppWizard(exe)工程取名TiffTest,选择单文档程序。
2、添加TiffStruct.h文件,定义IFH和DE结构(参考前面的结构描述),用来接收读TIF文件的信息。
#ifndef _TIFFSTRUCT_ #define _TIFFSTRUCT_ typedef struct tagIMAGEFILEHEADER { WORD byteOrder; WORD version; DWORD offsetToIFD; }IFH; typedef struct tagDIRECTORYENTRY { WORD tag; WORD type; DWORD length; DWORD valueOffset; }DE; #endif3、在文档类中添加4个公有变量,并将其初始化为0。在TiffTestDoc.cpp中#include "TiffStruct.h"
DWORD m_dwBmSize; //图象的数据部分的大小 CPalette m_palDIB; //BMP图象调色板 HANDLE m_hDIB; //BMP图象内存块句柄 CSize m_sizeDoc; //图象的长和宽4、在文档类的OnOpenDocument函数中定义局部工具变量并读文件
DWORD dwFileLength = 0; CString strTemp = _T(""); WORD wDECount = 0; BYTE* pDIB = NULL; int i = 0; IFH ifh; ZeroMemory(&ifh, sizeof(IFH)); CFile file; CFileException fe; if(0 == file.Open(lpszPathName, CFile::modeRead | CFile::shareDenyWrite, &fe)) { AfxMessageBox("打开文件失败"); return FALSE; } dwFileLength = file.GetLength();读IFH文件头
if(sizeof(IFH) != file.Read(&ifh, sizeof(IFH))) { AfxMessageBox("读TIF文件头失败"); return FALSE; } if(0x2a != ifh.version) { AfxMessageBox("该文件不是TIF格式,读文件失败"); return FALSE; } if(0x4949 != ifh.byteOrder) { AfxMessageBox("该TIF文件不是IBMPC字节序,读文件失败"); return FALSE; } file.Seek(ifh.offsetToIFD, CFile::begin);//将文件指针定位到IFD读文件有多少个目录入口
if(2 != file.Read(&wDECount, 2)) { AfxMessageBox("无法获得TIF文件目录入口数量"); return FALSE; } strTemp.Format("该TIF文件有%d个目录入口", wDECount); AfxMessageBox(strTemp);创建DE数组,接收信息,数组中有wDECount个元素
DE* pde = new DE[wDECount]; DE* pTemp = pde; memset(pde, 0, sizeof(DE)*wDECount); if(sizeof(DE)*wDECount != file.ReadHuge(pde, sizeof(DE)*wDECount)) { AfxMessageBox("读图象文件目录失败"); delete []pde; return FALSE; }显示图像文件目录信息
for(i=0; i把图像的大小和图像数据的容量保存到成员变量中tag, i, pTemp->type, i, pTemp->length, i, pTemp->valueOffset); AfxMessageBox(strTemp); }
for(i=0; i<wDECount; i++) { pTemp = pde + i; if(256 == pTemp->tag) //tag为256的目录入口中的变量标识了图象宽度 { m_sizeDoc.cx = pTemp->valueOffset; } if(257 == pTemp->tag) //图象高度 { m_sizeDoc.cy = pTemp->valueOffset; } if(273 == pTemp->tag) //计算图象数据占用字节数 { //m_dwBmSize = pTemp->valueOffset - sizeof(IFH); //或者把tag=256的valueOffset乘以tag=257的valueOffset m_dwBmSize = m_sizeDoc.cx * m_sizeDoc.cy; } }在文档类中创建一个成员工具函数CreateBmpBuffer,申请全局内存块以存放BMP文件结构数据
BOOL CTiffTestDoc::CreateBmpBuffer() { //申请BMP内存块 m_hDIB = GlobalAlloc(GMEM_MOVEABLE | GMEM_ZEROINIT, sizeof(BITMAPFILEHEADER) + sizeof(BITMAPINFOHEADER) + 256*sizeof(RGBQUAD) + m_dwBmSize); if(NULL == m_hDIB) { AfxMessageBox("申请BMP内存块失败"); return FALSE; } else { return TRUE; } }回到OnOpenDocument成员函数中调用工具函数并获得全局内存块指针
//构造BMP图象内存块 if(!CreateBmpBuffer()) { AfxMessageBox("构造BMP图象内存块失败"); delete []pde; return FALSE; } //获得BMP内存块指针 pDIB = (BYTE*)GlobalLock(m_hDIB); if(NULL == pDIB) { AfxMessageBox("获得BMP内存块指针失败"); GlobalUnlock(m_hDIB); delete []pde; return FALSE; }以下是将图像信息填充到BMP内存块中,网上介绍BMP格式的文章很多,这里就不详述了。因测试图像数据表达的是0x00-0xff灰度,正好和BMP文件调色板索引值巧合。 故在代码中直接把图像数据信息当成索引即可,减少了编码复杂度。注:BMP文件中图像数据的第一行代表的是最终显示光栅的最后一行,所以在数据排列中要颠倒过来。
//构造BITMAPFILEHEADER并复制到BMP内存块 BITMAPFILEHEADER bmfHdr; memset(&bmfHdr, 0, sizeof(BITMAPFILEHEADER)); bmfHdr.bfOffBits = sizeof(BITMAPFILEHEADER) + sizeof(BITMAPINFOHEADER) + 256*sizeof(RGBQUAD); bmfHdr.bfReserved1 = 0; bmfHdr.bfReserved2 = 0; bmfHdr.bfSize = bmfHdr.bfOffBits + m_dwBmSize; bmfHdr.bfType = 0x4d42; memmove(pDIB, &bmfHdr, sizeof(BITMAPFILEHEADER)); //构造BITMAPINFOHEADER并复制到BMP内存块 BITMAPINFOHEADER bmiHdr; memset(&bmiHdr, 0, sizeof(BITMAPINFOHEADER)); bmiHdr.biBitCount = 8; bmiHdr.biClrImportant = 0; bmiHdr.biClrUsed = 0; bmiHdr.biCompression = 0; bmiHdr.biHeight = m_sizeDoc.cy; bmiHdr.biPlanes = 1; bmiHdr.biSize = sizeof(BITMAPINFOHEADER); bmiHdr.biSizeImage = 0; bmiHdr.biWidth = m_sizeDoc.cx; bmiHdr.biXPelsPerMeter = 2834; bmiHdr.biYPelsPerMeter = 2834; memmove((BITMAPFILEHEADER*)pDIB + 1, &bmiHdr, sizeof(BITMAPINFOHEADER)); //构造256个RGBQUAD并复制到BMP内存块 RGBQUAD* pRgbQuad = (RGBQUAD*)(pDIB + sizeof(BITMAPFILEHEADER) + sizeof(BITMAPINFOHEADER)); RGBQUAD* pOldQuad = pRgbQuad; RGBQUAD rgbQuad; memset(&rgbQuad, 0, sizeof(RGBQUAD)); for(i=0; i<256; i++) { rgbQuad.rgbBlue = i; rgbQuad.rgbGreen = i; rgbQuad.rgbRed = i; rgbQuad.rgbReserved = 0; pRgbQuad = pOldQuad + i; memmove(pRgbQuad, &rgbQuad, sizeof(RGBQUAD)); } //填充所有像素数据, 颠倒图象数据从最后一行开始读起 int j = 0; for(i=m_sizeDoc.cy-1; i>=0; i--) { file.Seek(sizeof(IFH) + i*m_sizeDoc.cx, CFile::begin); file.Read((BYTE*)(pRgbQuad + 1) + j*m_sizeDoc.cx, m_sizeDoc.cx); j++; }初始化BMP调色板,为显示BMP文件做准备
//初始化专用调色板 BYTE buf[2+2+4*256]; LOGPALETTE* pPal = (LOGPALETTE*)buf; pPal->palVersion = 0x300; pPal->palNumEntries = 256; for(i=0; i<255; i++) { pPal->palPalEntry[i].peBlue = i; pPal->palPalEntry[i].peFlags = 0; pPal->palPalEntry[i].peGreen = i; pPal->palPalEntry[i].peRed = i; } m_palDIB.CreatePalette(pPal);最后是OnOpenDocument成员函数返回前的清理工作
GlobalUnlock(m_hDIB); delete []pde; return TRUE;至此,TIF文件信息已转换为BMP图像并保存在全局内存块中了,接下来就可以在OnDraw中调用WinAPI函数StretchDIBits来显示它。
if(NULL == pDoc->m_hDIB) { return; } HDC hdc = pDC->m_hDC; BYTE* pBuf = (BYTE*)GlobalLock(pDoc->m_hDIB); pBuf += sizeof(BITMAPFILEHEADER); BYTE* pData = pBuf + sizeof(BITMAPINFOHEADER) + 256*sizeof(RGBQUAD); CPalette* pOldPal = pDC->SelectPalette(&pDoc->m_palDIB, TRUE); pDC->RealizePalette(); ::SetStretchBltMode(hdc, COLORONCOLOR); ::StretchDIBits(hdc, 10, 10, pDoc->m_sizeDoc.cx, pDoc->m_sizeDoc.cy, 0, 0, pDoc->m_sizeDoc.cx, pDoc->m_sizeDoc.cy, pData, (BITMAPINFO*)pBuf, DIB_RGB_COLORS, SRCCOPY); pDC->SelectPalette(pOldPal, FALSE); GlobalUnlock(pDoc->m_hDIB);最后别忘了在文档类析构函数~CTiffTestDoc中销毁全局内存块
if(NULL != m_hDIB) { GlobalFree(m_hDIB); m_hDIB = NULL; }四、结束语
测试用的TIF文件在工程目录下,文件名为SSS00.TIF。本人学习图形图像编程不久,文章难免挂一漏万,请高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