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的ACID特性
---作用是什么?
影响了DML语句(insert update delete 一部分select)
Atomic(原子性)
所有语句作为一个单元全部成功执行或全部取消。不能出现中间状态。
Consistent(一致性)
如果数据库在事务开始时处于一致状态,则在执行该事务期间将保留一致状态。
Isolated(隔离性)
事务之间不相互影响。
Durable(持久性)
事务成功完成后,所做的所有更改都会准确地记录在数据库中。所做的更改不会丢失。
隔离级别
transaction_isolation 隔离级别(参数)
负责的是,MVCC,读一致性问题
RU : 读未提交,可脏读,一般部议叙出现
RC : 读已提交,可能出现幻读,可以防止脏读.
RR : 可重复读,功能是防止"幻读"现象 ,利用的是undo的快照技术+GAP(间隙锁)+NextLock(下键锁)
SR : 可串行化,可以防止死锁,但是并发事务性能较差
补充: 在RC级别下,可以减轻GAP+NextLock锁的问题,但是会出现幻读现象,一般在为了读一致性会在正常select后添加for update语句.但是,请记住执行完一定要commit
否则容易出现所等待比较严重.
RR级别:解决了 不可重复读问题+幻读的现象,
不可重复读问题是由 undo的快照技术来解决。
幻读现象是由:MVCC+GAP+next-lock
例如:
[world]>select *
事务的生命周期(事务控制语句)
--事务的开始
begin; / start transaction;
说明:在5.5 以上的版本,不需要手工begin,只要你执行的是一个DML,会自动在前面加一个begin命令。
-- 事务的结束
commit:提交事务
完成一个事务,一旦事务提交成功 ,就说明具备ACID特性了。
rollback :回滚事务
将内存中,已执行过的操作,回滚回去
自动提交策略(autocommit)
db01 [(none)]>select @@autocommit;
db01 [(none)]>set autocommit=0;
db01 [(none)]>set global autocommit=0;
注:
自动提交是否打开,一般在有事务需求的MySQL中,将其关闭
不管有没有事务需求,我们一般也都建议设置为0,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数据库性能
(1)
set autocommit=0;
set global autocommit=0;
(2)
vim /etc/my.cnf
autocommit=0
事务的隐式控制
--异常终止
delete from where xxxx
kill 5850692 --导致上面删除语句终止,失效
---用于隐式提交的SQL语句
begin
a
b
begin 自动提交上一个事务
set autocomit = 1
导致提交的非事务语句:
DDL语句: (ALTER、CREATE 和 DROP)
DCL语句: (GRANT、REVOKE 和 SET PASSWORD)
锁定语句:(LOCK TABLES 和 UNLOCK TABLES)
导致隐式提交的语句示例:
TRUNCATE TABLE
LOAD DATA INFILE
SELECT FOR UPDATE
开始事务流程:
1、检查autocommit是否为关闭状态
select @@autocommit;
或者:
show variables like 'autocommit';
2、开启事务,并结束事务
begin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name='alexsb';
update student set name='alexsb' where name='alex';
rollback;
begin
delete from student where name='alexsb';
update student set name='alexsb' where name='alex';
commit;
InnoDB 事务的ACID如何保证?
10.0 一些概念
1,redo log ---> 重做日志 (前滚日志)ib_logfile0~ ib_logfile1 50M ,轮询使用(大小和个数都可以调整,使用方式二进制,轮询去写日志)
redo log buffer ---> redo内存区域(加载redo)
2,city.ibd ,order.idb...----> 存储 数据行和索引
buffer pool --->数据缓冲区池,数据和索引的缓冲,
3,LSN : 日志序列号
---像git或者svn里面的版本号
磁盘数据页,redo文件,buffer pool,redo buffer
MySQL 每次数据库启动,都会比较磁盘数据页和redolog的LSN,必须要求两者LSN一致数据库才能正常启动
4,WAL : write ahead log 日志优先写的方式实现持久化
--------优先日志redo buffer数据(日志)先写到磁盘ib_logfile0,然后,buffer poll内存数据写入ibd文件
5,脏页: 内存脏页,内存中发生了修改,没来得及写入到磁盘,我们把内存页称之为脏页.
--idb 修改name="张三" lsn=100 buffer pool内存中修改name="lisi" lsn=101 此时还没来得及写入磁盘idb 就是脏页
6,CKPT:Checkpoint,检查点,就是将脏页刷写到磁盘的动作
7 ,TXID: 事务号,InnoDB会为每一个事务生成一个事务号,伴随着整个事务.
---------正常情况下,再不断电,不宕机情况下流程
redo log介绍
10.1.1 Redo是什么?
redo,顾名思义“重做日志”,是事务日志的一种。
10.1.2 作用是什么?
在事务ACID过程中,实现的是“D”持久化的作用(数据库down机了不丢失数据)。对于AC也有相应的作用
10.1.3 redo日志位置
redo的日志文件:iblogfile0 iblogfile1
10.1.4 redo buffer
redo的buffer:数据页的变化信息+数据页当时的LSN号
LSN:日志序列号 磁盘数据页、内存数据页、redo buffer、redolog
redo的刷新策略
commit;
刷新当前事务的redo buffer到磁盘
还会顺便将一部分redo buffer中没有提交的事务日志也刷新到磁盘
MySQL CSR——前滚
MySQL : 在启动时,必须保证redo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LSN必须一致, 如果不一致就会触发CSR,最终保证一致
情况一:
我们做了一个事务,begin;update;commit.
1.在begin ,会立即分配一个TXID=tx_01.
2.update时,会将需要修改的数据页(dp_01,LSN=101),加载到data buffer中
3.DBWR线程,会进行dp_01数据页修改更新,并更新LSN=102
4.LOGBWR日志写线程,会将dp_01数据页的变化+LSN+TXID存储到redobuffer
5. 执行commit时,LGWR日志写线程会将redobuffer信息写入redolog日志文件中,基于WAL原则,
在日志完全写入磁盘后,commit命令才执行成功,(会将此日志打上commit标记)
6.假如此时宕机,内存脏页没有来得及写入磁盘,内存数据全部丢失
7.MySQL再次重启时,必须要redolog和磁盘数据页的LSN是一致的.但是,此时dp_01,TXID=tx_01磁盘是LSN=101,dp_01,TXID=tx_01,redolog中LSN=102
MySQL此时无法正常启动,MySQL触发CSR.在内存追平LSN号,触发ckpt,将内存数据页更新到磁盘,从而保证磁盘数据页和redolog LSN一值.这时MySQL正长启动
以上的工作过程,我们把它称之为基于REDO的"前滚操作"
undo 回滚日志
11.2.1 undo是什么?
undo,顾名思义“回滚日志”
11.2.2 作用是什么?
在事务ACID过程中,实现的是“A” 原子性的作用
另外CI也依赖于Undo
在rolback时,将数据恢复到修改之前的状态
在CSR实现的是,将redo当中记录的未提交的时候进行回滚.
undo提供快照技术,保存事务修改之前的数据状态.保证了MVCC,隔离性,mysqldump的热备
11.3 概念性的东西:
redo怎么应用的
undo怎么应用的
CSR(自动故障恢复)过程
LSN :日志序列号
TXID:事务ID
CKPT(Checkpoint)
innodb几个重点参数:
缓冲区池
select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show engine innodb status\G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一般建议最多是物理内存的 75-80%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双一标准之一)
作用:
主要控制了innodb将log buffer中的数据写入日志文件并flush磁盘的时间点,取值分别为0、1、2三个。
控制了redo buffer 刷写策略,是一个安全参数,是在5.6版本以上默认的参数
select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参数说明:
1,每次事物的提交都会引起日志文件写入、flush磁盘的操作,确保了事务的ACID;flush 到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缓存 fsync到物理磁盘
0,表示当事务提交时,不做日志写入操作,而是每秒钟将log buffer中的数据写入文件系统缓存并且秒fsync磁盘一次;
2,每次事务提交引起写入文件系统缓存,但每秒钟完成一次fsync磁盘操作。
制了redo buffer 刷写策略,是一个安全参数,是在5.6版本以上默认的参数
参数功能
1:每次事务提交,都会立即刷下redo到磁盘(redo buffer --每次事务-->os buffer(操作系统缓存) --每次事务--写入磁盘)
0:表示当事务提交时,不立即做日志写入操作(redo buffer --每秒-->os buffer (操作系统缓存)--每秒--磁盘)
2:每次事务提交引起写入文件系统缓存(redo buffer --每事务-->os buffer(操作系统缓存) --每秒--磁盘)
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fdatasync)
作用:
控制了 redo buffer 和 data bufffer 刷写磁盘方式
控制的是,log buffer 和data buffer,刷写磁盘的时候是否经过文件系统缓存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_flush%';
O_DIRECT :数据缓冲区写磁盘,不走OS buffer(操作系统缓存)
fsync :日志和数据缓冲区写磁盘,都走OS buffer(操作系统缓存)
O_DSYNC :日志缓冲区写磁盘,不走 OS buffer(操作系统缓存)
最大安全模式: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innodb_flush_method=O_DIRECT
最大性能模式: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innodb_flush_method=fsync
## 4.3 关于redo设置
innodb_log_buffer_size= 128M 业务系统CPU压力有关
innodb_log_file_size=256 一般是1-2倍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3-4组
redo日志有关的参数
innodb_log_buffer_size=16777216 内存大小 innodb_log_file_size=50331648 文件大小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相关文献:
B-/B+ 树看 MySQL索引实现,深入思考两个面试题背后的设计思路
为什么MongoDB使用B-Tree,Mysql使用B+Tree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孙龙-程序员,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unlong88/p/1664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