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那些莫名其妙就被坏了名声的美食(二):过桥米线
大多数人对过桥米线的误解,其实从名称就开始了。有一次我在北京卫视某美食节目上看主持人问某大厨,他做的米线为什么叫“过桥米线”,那大厨一本正经地回答:因为吃的时候,食客要用筷子把米线从大腕夹到旁边的小碗里吃,所以叫“过桥”。
我当场就笑喷了,BTV的主持人是北方傻白甜可能不了解,但我一听就知道那个大厨是宁沪杭包邮区的,这辈子都没去过云南。因为只有包邮区的人才会吃得这么仔细,而且这种把面条从大腕夹到小碗的吃法在包邮区也确实被称为“过桥”,但注意吃的是面条,绝对不可能是米线。之所以要“过桥”,是因为包邮区吃面条讲究的就是一个“清清爽爽”,汤是汤,面是面,不能混淆。我甚至在上海见过特意大清早就跑面馆去抢吃“头汤面”的人,理由是只有头汤面才是最清爽的,煮过一次面的汤再煮出来的面,就不清爽,难以入口。
但云南的过桥米线完全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云南的饮食习惯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汤汤水水”,即把米线连汤带水的吃下去,没有包邮区那么精细,所以当地人很少有人说“我‘吃’了一碗米线”,而是习惯说“我‘喝’了一碗米线”。所以懂行的人一听就知道那个大厨在胡说八道逗闷子,只有主持人傻傻搞不清。
那么过桥米线的名称究竟是怎么回事?一般公认云南过桥米线起源于蒙自,所以也称为蒙自过桥米线。而在蒙自当地的传说不少,但基本上大同小异,都与蒙自当地一座桥有关,其中一个版本是:蒙自县城的南湖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日备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忖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善,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人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从湖边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鸡汤能够保温到过桥还滚烫,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为“过桥米线”。
上面这个传说,其实已经包含了过桥米线美味的秘密,但也同样是过桥米线今日衰败的秘密。正统的过桥米线要用肥鸡、筒子骨等在陶土瓦罐中熬汤,上面覆盖厚厚一层鸡油,把热量全部封在里面并保温,所以从汤表面看一丝儿热气也不冒,但切成薄片的肉片、蔬菜、米线下去,分分钟就烫熟了。但如今这年月,瓦罐好搞,能熬出厚厚一层油的肥鸡上哪去搞这么多?就算真搞到了,也会有一堆人说你这么多油,太不健康了!结果搞得过桥米线店里汤料横行,油星全无。而汤的温度不够,各种寄生虫等负面新闻也就随之而来。
但真正把过桥米线名声在全国范围内彻底败坏掉的,其实不是上面那种类似涮火锅的传统吃饭,而是类似砂锅土豆粉的创新吃法。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全国各地除传统云南米线区以外,都开始流行一种廉价的过桥米线店,用一个砂锅把米线、蔬菜、火腿肠片等一锅煮,然后端上来。这种吃法别的先不说,关键是米线材质本身就不对。云南为什么流行吃米线?就是因为当地出产的主流大米粘性不够,煮成的米饭口感不佳,所以才压制成米线、饵块、饵丝等二次加工食品改善口感。但底子在那里,当地出产的米线经常被当地人称为“糟米线”,筷子一搅就碎了,绝对不符合北方人习惯的“筋道”口感(面有面筋可以追求筋道,你什么时候听说过米有米筋?),也不适合用砂锅长期炖煮。所以这种廉价过桥米线店使用的米线,充满了科技与狠活,甚至被称为“塑料米线”,中午吃一碗,到半夜都不带饿的。到了这个地步,还有几个人敢去吃?所以一阵风很快就过去,只留下一地再也扶不起来的坏名声。
所以我现在只有在云南才敢去吃过桥米线,而且一定要先看到那碗油汪汪的鸡汤,才会坐下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