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工程结构分层模型研究
常见应用框架 分层模型说明
调用层次:(控制层-可选)——>业务逻辑层——>数据处理层
1、控制层:非必须,可选,一般由框架层面统一处理。
此层由一系列拦截器(可以是前置、后置、环绕等类型的拦截器)组成,用于拦截请求,对请求进行统一的解析和处理,然后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决定后续应该调用哪些业务逻辑对象的业务方法来处理请求,并将业务层的处理结果,进行统一加工,再返回给请求发起方。
2、业务逻辑层:真正处理业务请求,调动各种资源(mq、redis、mysql等)和子处理逻辑
当然,业务逻辑的粒度有粗有细,所以这一层又可以进一步划分。划分方式也多种多样,具体举两例:
1)分为manage——>service两层,service分为很多技术种类,每种Service只处理一个技术种类的数据,比如操作redis,mysql,mq等。而manage是调用各种service(RedisService, MySqlService...),来封装一个更粗粒度的业务逻辑。按 数据的技术种类 来划分Service的好处在于,从技术上可以对Service进行一些统一的封装和处理,劣势是Service是从技术角度区分的,通常它不是一个完整的业务逻辑,这样业务被打散,不便于从业务视角进行开发。
2)同样分为manage——>service两层,但是service的定义不一样,Service定义为细粒度的业务逻辑,它的所有接口方法都是一个完整可用的业务逻辑,可以直接对外提供服务,而manage和service类似,只是manage封装的是更粗粒度、更复杂的业务流程。好处是,按业务逻辑视角进行开发和测试,目标清晰,劣势是service里面可能混杂了对多种数据的交叉业务处理(比如有redis的数据处理、mq的数据处理,还有mysql的数据处理),不便于统一升级、重构和排查问题。
3、数据处理层:该层就是为了解决业务逻辑层的数据处理问题
如果没有数据处理层,就会像上面举例提到的那样,可能要在业务逻辑里面,直接处理多种数据。数据处理层,就是专门来处理某一个技术类型的数据,它是按数据的技术类型区分的,比如针对MySQL、mq、redis。
值得说明的是,数据处理层,针对某个技术类型,它又有可能有多层,但是他们是一个整体,只要都是在处理同一个类型的数据,就应该视为同一层。比如数据库层,通常内部又有mybatis封装层——>mybatis层——>jdbc驱动层,也有一些公司把数据处理层分为:数据管理层(data managing layer,负责管理多个数据)——>数据处理层(data processing layer,负责组装和处理数据)——>数据访问层或者持久层(data access layer,data persistence layer)或者ORM层(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屏蔽数据驱动层的原始数据格式,负责将数据进行包装成自定义的Java POJO对象)——>数据通信层或者数据驱动层(data communicating layer,负责处理数据协议,和远程数据源交互)。
该层用到Mybatis技术、通用Mapper技术和Spring相关技术(https://docs.spring.io/spring/docs/current/spring-framework-reference/data-access.html#orm)。
注意:参数校验应该放在哪一层?
从根本上讲,方法的参数校验,与分层无关,究竟是否要做参数校验,取决于方法的使用场景:方法的调用方是谁?每个参数是否需要校验,校验的规则是什么?
按照上面的分层定义,控制层更趋向于统一的管理,它跟具体的业务关系不大,所以它不应该参与到具体的业务参数的校验中,但是在控制层中,可以做一些通用的、统一的校验。
业务逻辑层,显然,应该要对参数进行校验的,参数合不合格,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执行,所以,首当其冲,就应该对参数进行业务上的校验。业务层,根据业务规则,可以在每个服务的入口处 进行参数校验。
数据处理层,同样,这一层是相对较独立和公用的层,它和具体的业务逻辑是间接的关系,所以,在这一层,为了提高效率,可以信任调用方已经做过参数校验,在这里就不用再做参数校验了,即,“将参数校验前置”,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参数不会重复校验。但是,如果将参数校验前置,那么每个调用方都需要写一遍参数校验的代码,会增加一些复杂性。所以,在复杂性和性能之间权衡,如果参数校验十分必要,而且规则特殊,而且本身执行速度快故不需要前置校验,那么还是应该在当前方法做校验——典型的例子就是 工具类,在工具类里面通常会对参数进行校验。但是对于数据处理层的方法,通常都是有较大的性能开销的,还是建议将参数校验前置,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一切要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做决定。
下面说明,我开发的Fast框架,它的每一层具体内容:
控制层:
fast-mini版无控制层;
fast-web版控制层由Fast框架基于Spring封装,提供了参数、异常和返回值的自动处理,另外,它有一个“web层”controller,仅仅是对参数进行检查和加工;
fast-dubbo版控制层由Fast框架基于dubbo封装,提供了参数、异常和返回值的自动处理。
(在这一层,开发完全不需要写代码)
Web层:
这是一个特殊的层,偏向于控制层,但是也有一些和Web相关的业务逻辑。在Web层,只做跟UI交互和Web API相关的操作。
理论上讲,1)它是在UI层的基础上对出参、入参进一步加工(其实也可以放到UI层,在JS里面做这些工作,只是麻烦一些);
2)它是把一部分和Web相关的业务操作独立出来,比如操作Session、HttpServletRequest、HttpServletResponse等;
3)对于Spring等MVC框架,Web层还充当了配置请求和Action方法的映射路由关系。
业务逻辑层:
fast-demo版,由于功能简单,都没有默认的业务逻辑层,开发者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编写,根据上面的分层模型定义,业务逻辑层可以有一层(Service层)或者两层(Manage层+Service层),如果是对远程提供服务(RPC),则必须编写接口(Interface),如果只是单体应用的内部服务,可以不编写接口,但是建议都编写接口,以便以后对外提供服务。
(在这一层,所有代码,都需要开发自己编写)
数据持久层(data persistence layer,包名com..dao.*Mapper):
该层由一系列负责操纵数据表实体(*Entity)的*Mapper类组成,这些类负责把数据进行持久化,一般是把数据保存到数据库中。
(在这一层,自动生成的代码,能满足日常80%的功能,开发基本上不需要写代码)
数据管理层(data managing layer,包名com..dms.*Dms):
该层由一系列的*Dms(Data Manage Service)类组成,调用一个或多个数据持久层服务,以实现对持久层的数据进行组合和加工,并保证事务一致性。
之所以要专门设计一个数据管理层,是因为我们用的Mybatis,而且架构上要求Mapper职责要简单,尽量把数据的处理逻辑放到Java程序中处理,而不是交给数据库,下面摘录了 达达科技《高性能服务端优化之路》 文里的一段话:“经验教训....使我们制定了SQL最佳实践,其中一条便是程序中禁用或少用join,而应该在程序中组装数据,让SQL更简单”。我们使用的Mybatis,在Mapper中不适合组装数据,所以单独设计一个数据管理层来干这个事情,顺便处理数据库事务。
(在这一层,自动生成的代码,能满足日常70%的场景,开发只需要编写少量代码)
下面举例说明我的分层思路
1、分层模式(一)
按 入口模块(project)、业务模块(project-biz)划分。
其中,业务模块可以按业务划分多个,例如 账户模块(project-biz-account)、支付模块(project-biz-payment)
其余,可选的有 api模块 和 common模块。
project-parent
│
├───project (主入口模块/启动模块/打包模块)
│ │
│ ├───app (应用配置)
│ │ ├───db
│ │ └───redis
│ │
│ └───AppStarter.java
│
├───project-api(对外提供的api jar包,非必须)
│
├───project-biz-account(业务模块,账户)
│
├───project-biz-payment(业务模块,支付)
│ │
│ ├───client(RPC consumer,redis,mq,非必须)
│ │
│ ├───common
│ │ └───tool
│ │
│ ├───dao
│ │ └───xml
│ │
│ ├───dms
│ │
│ ├───entity
│ │
│ ├───service
│ │
│ ├───server(RPC producer,非必须)
│ │
│ └───web(http rest api,非必须)
│
└───project-common(通用工具、组件,非必须)
分层模式(一)的优势:
1、高业务内聚,业务代码(web、service、dao等)都在一个工程中,编程时不用切换。
2、配置分离,项目的配置,都在主入口模块(启动模块/打包模块)中。biz层一般没有项目配置。
我的点评:推荐技术简单、但业务复杂的项目,使用这种分层模式。其实我们有很大一部分项目,属于这类项目。
2、分层模式(二)
分层如下:
project-parent
│
├───project (主入口模块/启动模块/打包模块,别名main、app、assembly、bootstrap)
│
├───project-api(对外提供的api jar包,非必须)
│
├───project-facade(开放接口及请求处理层,controller、producer等)
│
├───project-biz(业务逻辑层,最外层的、“业务级别”的service)
│
├───project-integration(数据处理层,组合多个dao方法,以及mq、redis、rpc consumer等数据管理,事务处理)
│
├───project-dal(数据持久层,table实体映射及sql操作与java对象的映射)
│
└───project-common(通用工具、组件,非必须)
分层说明:
1、facade层为必须,哪怕只是单纯将service透传、暴露出来。
2、biz层,业务逻辑层,为最外层的、“业务级别”的service。
对于业务简单的项目,这一层也只是对integration层甚至dal层的透传(非必须)
但是对于业务复杂的项目,这一层将起到“业务编排”作用。
3、integration层,别名manager,它从技术手段上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它算是最底层的service,容易和biz层混淆!,这里给出一种终极分辨方法:
(a)判断【程序逻辑是否在纯Java代码中即可处理、与任何数据中间件无关】,若是,继续执行下面的(b)判断,若否,直接放在integration层;
(b)判断【程序逻辑是否为基础的业务逻辑、可以被多个biz层业务方法调用】,若是,放在integration层,若否,放在biz层。
4、common层,切勿滥用!!
只有全项目公用的基础工具、组件才有资格放在里面。如果某工具只是在某业务代码使用,则建议放在对应业务层而不是common层。
5、对于简单小项目,比如普通后管系统、CRUD项目,这种分层太过于麻烦!,可以将facade、biz、integration三个模块合并成一个模块(biz)。
6、分层调用逻辑:顶层可以调用底层的任意方法(main~~facade~~biz~~integration~~dal,common,api),反之则不允许。
我的点评:在阿里的《Java开发手册》中,就是采用的这种分层结构,但是它的integration模块,名叫manager,这里是一个意思。这里的facade对应的是开发接口及Web层。
这种分层模式,是 “技术内聚” 而 非“业务内聚”,也就说,一个业务的代码,分散在多个模块中。另外,对于简单的CRUD项目,biz、integration(manager)傻傻分不清,因为简单CRUD项目,没有多少逻辑,Controller调用dao就完事儿,什么biz、integration根本没用,就是用来增加工作量的。
我个人更推荐的是业务内聚的工程结构(分层模式一),其实对于分层模式二,完全可以通过package来划分。注意到分层模式一biz项目下面的package分类:
project-biz
│
├───client(RPC consumer,redis,mq,非必须)
│
├───common
│ └───tool
│
├───dao
│ └───xml
│
├───dms
│
├───entity
│
├───service
│
├───server(RPC producer,非必须)
│
└───web(http rest api,非必须)
在这个分类中:
web+server 等价于 facade层;
service 等价于 biz层;
dms+client 等价于 integration(manager)层;
dao+entity 等价于 dal层。
而且这种以package来划分的方式比起用maven module来划分更加灵活,如果新增了一个业务,仿照这个package目录结构新建一个空工程即可。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zollty」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zollty/article/details/10823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