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

OSI七层网络模型

物理层

1、作用:物理层的作用就是通过物理手段把电脑连接起来,它主要规定了网络的一些电气特性,作用是负责传送0和1的电信号

2、设备:中继器、集线器

 

数据链路层

1、作用

  • 数据链路层为网络层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作用包括物理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

  • 链路层在物理层的上方,确定了0和1的分组方式

2、基本数据单位:

  • 数据帧(Frame)分成两个部分:头部(Head)和数据(Data)

  • 头部包含数据包的一些说明项,比如发送者、接受者、数据类型等

3、协议和设备

  • 协议:以太网协议(规定了电信号的分组方式)

  • 设备:二层交换机

4、相关概念

  • mac地址(例如:00-23-5A-15-99-42)

    • 以太网规定,连入网络的所有设备,都必须具有“网卡”接口,数据包必须是从一块网卡,传送到另一块网卡,网卡的地址,就是数据包的发送地址和接受地址,也叫MAC地址;
    • 每块网卡出厂的时候,都有全世界独一无二的MAC地址,长度是48位的二进制,通常用12个十六进制数表示,前6个十六进制是厂商编号,后6个是该厂商的网卡流水号;
  • 广播(通讯全靠吼,局域网内数据送到接受方的实现方式)

    • 不是把数据包准确送到接收方,而是向本网络(局域网)内所有计算机发送,让每台计算机自己判断,是否为接收方;
    • 是同一个局域网就采用广播的形式发送数据,不是同一局域网则采用 路由 的方式发送;
    • 广播主要通过分组交换机或者网络交换机进行;

 

网络层

一、作用

  • 引入一套新的地址,使我们能够区分哪些计算机属于同一个子网,这个套机制就叫做“网络地址”,也就是“IP地址”

二、相关概念

1、IP协议

 

2、ARP协议

 

3、子网掩码

 

4、路由/路由器/网关/交换机

 

 

 

 

传输层

一 简介

  • 作用:负责将上层数据分段并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或不可靠的传输以及端到端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问题
  • 基本数据单位:对于 tcp 是段,对于 udp 是数据报;

二 涉及的协议:TCP 和 UDP

1、TCP

  • tcp 是有连接的,可靠的通信协议,出了问题通过重新传输来确保可靠性

2、UDP

  • udp 是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的,不可靠的通信协议,无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应用层

一 细分为三层

  • 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数据单位为报文

  • 表示层:对上层数据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这里的数据转换包括数据的加密、压缩、格式转换等

  • 会话层:管理主机之间的会话进程,即负责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二 几个基本概念

1、用户的上网设置

  • 计算机连接网络后,需要设置本机 IP、子网掩码、网关IP和DNS IP后方可上网(一般都是自动获取啦)

2、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 ip地址分为网络位和主机位,二者的区分靠子网掩码来完成的;
  •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我们个人常用的是 C 类 IP,C 类 IP 前3个字节是网络位,后一个字节是主机位,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
  • 通过子网掩码解析出网络位之后可以判断两个主机是否位于同一局域网,不同的话需要通过网关来实现通讯,现在两个不同的网络都是通过路由来连接,即路由实现了网关的功能;
  • DNS 实际就是将域名转换为 IP,使用域名是因为域名对人更加友好,比 IP 更好记忆;
  • ???子网掩码是怎么工作的,子网是怎么划分的

 

三 涉及的协议

  • FTP(文件传送协议)、Telnet(远程登录协议)、DNS(域名解析协议)、SMTP(邮件传送协议),POP3协议(邮件接收),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 关于 http 协议:get、post、put、delete(四种请求方式);get 和 post 的区别;

 

 

其他的一些概念

一 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网桥-网关

二 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报

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

TCP/IP协议-UDP协议-HTTP-DHCP-NAT-ARP

*************************************参考*************************************

posted on 2019-05-10 14:59  狗吃鱼  阅读(25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