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池
使用线程池的好处
- 降低资源消耗。通过重复利用已创建的线程降低线程创建和销毁造成的消耗。
- 提高响应速度。当任务到达时,任务可以不需要等到线程创建就能立即执行。
- 提高线程的可管理性。线程是稀缺资源,如果无限制的创建,不仅会消耗系统资源,还会降低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线程池可以进行统一的分配,调优和监控。
线程池的构造方法
public ThreadPoolExecutor(int corePoolSize, // 线程池中用来工作的核心线程数量
int maximumPoolSize,// 最大线程数,线程池允许创建的最大线程数
long keepAliveTime, // 超出 corePoolSize 后创建的线程存活时间或者是所有线程最大存活时间,取决于配置
TimeUnit unit, // keepAliveTime 的时间单位
BlockingQueue<Runnable> workQueue, // 任务队列,是一个阻塞队列,当线程数达到核心线程数后,会将任务存储在阻塞队列中
ThreadFactory threadFactory, // 线程池内部创建线程所用的工厂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handler) { // 拒绝策略;当队列已满并且线程数量达到最大线程数量时,会调用该方法处理任务
if (core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0 ||
maximumPoolSize < corePoolSize ||
keepAliveTime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if (workQueue == null || threadFactory == null || handler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this.acc = System.getSecurityManager() == null ?
null :
AccessController.getContext();
this.corePoolSize = corePoolSize;
this.maximumPoolSize = maximumPoolSize;
this.workQueue = workQueue;
this.keepAliveTime = unit.toNanos(keepAliveTime);
this.threadFactory = threadFactory;
this.handler = handler;
}
线程池运行原理
刚创建出来的线程池中只有一个构造时传入的阻塞队列,里面并没有线程,如果想要在执行之前创建好核心线程数,可以调用 prestartAllCoreThreads 方法来实现,默认是没有线程的。
// 启动所有核心线程,使他们空闲等待任务。这会覆盖默认的策略,只有在执行新任务时才会启动核心线程。返回启动的线程数。
public int prestartAllCoreThreads() {
int n = 0;
while (addWorker(null, true))
++n;
return n;
}
当有线程通过 execute 方法提交了一个任务,首先会去判断当前线程池的线程数是否小于核心线程数,也就是线程池构造时传入的参数 corePoolSize。如果小于,那么就直接通过 ThreadFactory 创建一个线程来执行这个任务,如图
当任务执行完之后,线程不会退出,而是会去阻塞队列中获取任务,如下图
接下来如果又提交了一个任务,也会按照上述的步骤去判断是否小于核心线程数,如果小于,还是会创建线程来执行任务,执行完之后也会从阻塞队列中获取任务。
这里有个细节,就是提交任务的时候,就算有线程池里的线程从阻塞队列中获取不到任务,如果线程池里的线程数还是小于核心线程数,那么依然会继续创建线程,而不是复用已有的线程。
如果线程池里的线程数不再小于核心线程数,那么此时就会尝试将任务放入阻塞队列中,入队成功之后,阻塞的线程就可以获取到任务。如图
随着任务越来越多,队列已经满了,任务放入失败,此时会判断当前线程池里的线程数是否小于最大线程数,也就是入参时的 maximumPoolSize 参数,如果小于最大线程数,那么也会创建非核心线程来执行提交的任务,如图
就算队列中有任务,新创建的线程还是会优先处理这个提交的任务,而不是从队列中获取已有的任务执行,从这可以看出,先提交的任务不一定先执行。
假如线程数已经达到最大线程数量,此时就会执行拒绝策略,也就是构造线程池的时候,传入的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对象,来处理这个任务。
JDK 自带的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实现有 4 种
- AbortPolicy:丢弃任务,抛出运行时异常
- CallerRunsPolicy:由提交任务的线程来执行任务
- DiscardPolicy:丢弃这个任务,但是不抛异常
- DiscardOldestPolicy:从队列中剔除最先进入队列的任务,然后再次提交任务
也可以自己实现 RejectedExecutionHandler 接口,比如将任务存在数据库或者缓存中,这样就可以从数据库或者缓存中获取被拒绝掉的任务了。
public void execute(Runnable command) {
// 首先检查提交的任务是否为null,是的话则抛出NullPointerException。
if (command == null)
throw new NullPointerException();
// 获取线程池的当前状态(ctl是一个AtomicInteger,其中包含了线程池状态和工作线程数)
int c = ctl.get();
// 1. 检查当前运行的工作线程数是否少于核心线程数(corePoolSize)
if (workerCountOf(c) < corePoolSize) {
// 如果少于核心线程数,尝试添加一个新的工作线程来执行提交的任务
// addWorker方法会检查线程池状态和工作线程数,并决定是否真的添加新线程
if (addWorker(command, true))
return;
// 重新获取线程池的状态,因为在尝试添加线程的过程中线程池的状态可能已经发生变化
c = ctl.get();
}
// 2. 尝试将任务添加到任务队列中
if (isRunning(c) && workQueue.offer(command)) {
int recheck = ctl.get();
// 双重检查线程池的状态
if (! isRunning(recheck) && remove(command)) // 如果线程池已经停止,从队列中移除任务
reject(command);
// 如果线程池正在运行,但是工作线程数为0,尝试添加一个新的工作线程
else if (workerCountOf(recheck) == 0)
addWorker(null, false);
}
// 3. 如果任务队列满了,尝试添加一个新的非核心工作线程来执行任务
else if (!addWorker(command, false))
// 如果无法添加新的工作线程(可能因为线程池已经停止或者达到最大线程数限制),则拒绝任务
reject(command);
}
}
workerCountOf(c)<corePoolSize
:判断是否小于核心线程数,是的话就通过 addWorker 方法,addWorker 用来添加线程并执行任务。workQueue.offer(command)
:尝试往阻塞队列中添加任务。添加失败就会再次调用 addWorker 尝试添加非核心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还是失败了,就会调用reject(command)
来拒绝这个任务。
线程池的运行原理
线程池的核心功能就是实现线程的重复利用,线程池的核心功能就是实现线程的重复利用。
private final class Worker
extends 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
implements Runnable
{
Worker 继承了 AQS,也就是具有一定锁的特性。
创建线程来执行任务的方法,上面提到了,是通过 addWorker 方法。在创建 Worker 对象的时候,会把线程和任务一起封装到 Worker 内部,然后调用 runWorker 方法来让线程执行任务
final void runWorker(Worker w) {
// 获取当前工作线程
Thread wt = Thread.currentThread();
// 从 Worker 中取出第一个任务
Runnable task = w.firstTask;
w.firstTask = null;
// 解锁 Worker(允许中断)
w.unlock();
boolean completedAbruptly = true;
try {
// 当有任务需要执行或者能够从任务队列中获取到任务时,工作线程就会持续运行
while (task != null || (task = getTask()) != null) {
// 锁定 Worker,确保在执行任务期间不会被其他线程干扰
w.lock();
// 如果线程池正在停止,并确保线程已经中断
// 如果线程没有中断并且线程池已经达到停止状态,中断线程
if ((runStateAtLeast(ctl.get(), STOP) ||
(Thread.interrupted() &&
runStateAtLeast(ctl.get(), STOP))) &&
!wt.isInterrupted())
wt.interrupt();
try {
// 在执行任务之前,可以插入一些自定义的操作
beforeExecute(wt, task);
Throwable thrown = null;
try {
// 实际执行任务
task.run();
} catch (RuntimeException x) {
thrown = x; throw x;
} catch (Error x) {
thrown = x; throw x;
} catch (Throwable x) {
thrown = x; throw new Error(x);
} finally {
// 执行任务后,可以插入一些自定义的操作
afterExecute(task, thrown);
}
} finally {
// 清空任务,并更新完成任务的计数
task = null;
w.completedTasks++;
// 解锁 Worker
w.unlock();
}
}
completedAbruptly = false;
} finally {
// 工作线程退出的后续处理
processWorkerExit(w, completedAbruptly);
}
}
runWorker 内部使用了 while 死循环,当第一个任务执行完之后,会不断地通过 getTask 方法获取任务,只要能获取到任务,就会调用 run 方法继续执行任务,这就是线程能够复用的主要原因。
如果从 getTask 获取不到方法的话,就会调用 finally 中的 processWorkerExit 方法,将线程退出。
Worker 继承了 AQS,每次在执行任务之前都会调用 Worker 的 lock 方法,执行完任务之后,会调用 unlock 方法,这样做的目的就可以通过 Woker 的加锁状态判断出当前线程是否正在执行任务。
如果想知道线程是否正在执行任务,只需要调用 Woker 的 tryLock 方法,根据是否加锁成功就能判断,加锁成功说明当前线程没有加锁,也就没有执行任务了,在调用 shutdown 方法关闭线程池的时候,就时用这种方式来判断线程有没有在执行任务,如果没有的话,会尝试打断没有执行任务的线程。
线程如何获取任务以及如何实现超时
线程在执行完任务之后,会继续从 getTask 方法中获取任务,获取不到就会退出
private Runnable getTask() {
// 标志,表示最后一个poll()操作是否超时
boolean timedOut = false;
// 无限循环,直到获取到任务或决定工作线程应该退出
for (;;) {
int c = ctl.get();
int rs = runStateOf(c);
// 如果线程池状态是SHUTDOWN或更高(如STOP)并且任务队列为空,那么工作线程应该减少并退出
if (rs >= SHUTDOWN && (rs >= STOP || workQueue.isEmpty())) {
decrementWorkerCount();
return null;
}
int wc = workerCountOf(c);
// 检查工作线程是否应当在没有任务执行时,经过keepAliveTime之后被终止
boolean timed = allowCoreThreadTimeOut || wc > corePoolSize;
// 如果工作线程数超出最大线程数或者超出核心线程数且上一次poll()超时,并且队列为空或工作线程数大于1,
// 则尝试减少工作线程数
if ((wc > maximumPoolSize || (timed && timedOut))
&& (wc > 1 || workQueue.isEmpty())) {
if (compareAndDecrementWorkerCount(c))
return null;
continue;
}
try {
// 根据timed标志,决定是无限期等待任务,还是等待keepAliveTime时间
Runnable r = timed ?
workQueue.poll(keepAliveTime, TimeUnit.NANOSECONDS) : // 指定时间内等待
workQueue.take(); // 无限期等待
if (r != null) // 成功获取到任务
return r;
// 如果poll()超时,则设置timedOut标志
timedOut = tru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retry) {
// 如果在等待任务时线程被中断,重置timedOut标志并重新尝试获取任务
timedOut = false;
}
}
}
boolean timed = allowCoreThreadTimeOut || wc > corePoolSize;
这行代码是用来判断当前过来获取任务的线程是否可以超时退出。如果 allowCoreThreadTimeOut 设置为 true 或者线程池当前的线程数大于核心线程数,也就是 corePoolSize,那么该获取任务的线程就可以超时退出。
Runnable r = timed ?
workQueue.poll(keepAliveTime, TimeUnit.NANOSECONDS) :
workQueue.take();
会根据是否允许超时来选择调用阻塞队列 workQueue 的 poll 方法或者 take 方法。如果允许超时,则调用 poll 方法,传入 keepAliveTime,也就是构造线程池时传入的空闲时间,这个方法的意思就是从队列中阻塞 keepAliveTime 时间来获取任务,获取不到就会返回 null;如果不允许超时,就会调用 take 方法,这个方法会一直阻塞获取任务,直到从队列中获取到任务为止。
主要就是利用了阻塞队列的 poll 方法,这个方法可以指定超时时间,一旦线程达到了 keepAliveTime 还没有获取到任务,就会返回 null,一旦 getTask 方法返回 null,线程就会退出。
这里也有一个细节,就是判断当前获取任务的线程是否可以超时退出的时候,如果将 allowCoreThreadTimeOut 设置为 true,那么所有线程走到这个 timed 都是 true,所有线程包括核心线程都可以做到超时退出。如果线程池需要将核心线程超时退出,就可以通过 allowCoreThreadTimeOut 方法将 allowCoreThreadTimeOut 变量设置为 true。
线程池的五种状态
// 线程池状态具体是存在 ctl 成员变量中的,ctl 中不仅存储了线程池的状态还存储了当前线程池中线程数的大小
private final AtomicInteger ctl = new AtomicInteger(ctlOf(RUNNING, 0));
// 线程池创建时就是这个状态,能够接收新任务,以及对已添加的任务进行处理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RUNNING = -1 << COUNT_BITS;
// 调用 shutdown 方法,线程池就会转换成 SHUTDOWN 状态,此时线程池不再接收新任务,但能继续处理已添加的任务到队列中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HUTDOWN = 0 << COUNT_BITS;
// 调用 shutdownNow 方法,线程池就会转换成 STOP 状态,不接收新任务,也不能继续处理已添加的任务到队列中任务,并且会尝试中断正在处理的任务的线程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TOP = 1 << COUNT_BITS;
// SHUTDOWN 状态下,任务数为 0, 其他所有任务已终止,线程池会变为 TIDYING 状态;线程池在 SHUTDOWN 状态,任务队列为空且执行中任务为空,线程池会变为 TIDYING 状态;线程池在 STOP 状态,线程池中执行中任务为空时,线程池会变为 TIDYING 状态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IDYING = 2 << COUNT_BITS;
// 线程池彻底终止。线程池在 TIDYING 状态执行完 terminated() 方法就会转变为 TERMINATED 状态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TERMINATED = 3 << COUNT_BITS;
线程池的关闭
线程池提供了 shutdown 和 shutdownNow 两个方法来关闭线程池。
/**
* 启动一次顺序关闭,在这次关闭中,执行器不再接受新任务,但会继续处理队列中的已存在任务。
* 当所有任务都完成后,线程池中的线程会逐渐退出。
*/
public void shutdown() {
// ThreadPoolExecutor的主锁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 加锁以确保独占访问
mainLock.lock();
try {
// 检查是否有关闭的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 将执行器的状态更新为SHUTDOWN
advanceRunState(SHUTDOWN);
// 中断所有闲置的工作线程
interruptIdleWorkers();
//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中的挂钩方法,可供子类重写以进行额外操作
onShutdown();
} finally {
// 无论try块如何退出都要释放锁
mainLock.unlock();
}
// 如果条件允许,尝试终止执行器
tryTerminate();
}
就是将线程池的状态修改为 SHUTDOWN,然后尝试打断空闲的线程(如何判断空闲,上面在说 Worker 继承 AQS 的时候说过),也就是在阻塞等待任务的线程。
/**
* 尝试停止所有正在执行的任务,停止处理等待的任务,
* 并返回等待处理的任务列表。
*
* @return 从未开始执行的任务列表
*/
public List<Runnable> shutdownNow() {
// 用于存储未执行的任务的列表
List<Runnable> tasks;
// ThreadPoolExecutor的主锁
final ReentrantLock mainLock = this.mainLock;
// 加锁以确保独占访问
mainLock.lock();
try {
// 检查是否有关闭的权限
checkShutdownAccess();
// 将执行器的状态更新为STOP
advanceRunState(STOP);
// 中断所有工作线程
interruptWorkers();
// 清空队列并将结果放入任务列表中
tasks = drainQueue();
} finally {
// 无论try块如何退出都要释放锁
mainLock.unlock();
}
// 如果条件允许,尝试终止执行器
tryTerminate();
// 返回队列中未被执行的任务列表
return tasks;
}
就是将线程池的状态修改为 STOP,然后尝试打断所有的线程,从阻塞队列中移除剩余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 shutdownNow 不能执行剩余任务的原因。
所以也可以看出 shutdown 方法和 shutdownNow 方法的主要区别就是,shutdown 之后还能处理在队列中的任务,shutdownNow 直接就将任务从队列中移除,线程池里的线程就不再处理了。
线程池的监控
getCompletedTaskCount
:已经执行完成的任务数量getLargestPoolSize
:线程池里曾经创建过的最大的线程数量。这个主要是用来判断线程是否满过。getActiveCount
:获取正在执行任务的线程数据getPoolSize
:获取当前线程池中线程数量的大小
除了线程池提供的上述已经实现的方法,同时线程池也预留了很多扩展方法。比如在 runWorker 方法里面,执行任务之前会回调 beforeExecute
方法,执行任务之后会回调 afterExecute
方法,而这些方法默认都是空实现,可以自己继承 ThreadPoolExecutor 来重写这些方法,实现自己想要的功能。
Executors 构造线程池
1)固定线程数量的线程池:核心线程数与最大线程数相等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FixedThreadPool(int nThreads)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nThreads, nThreads,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2)单个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SingleThreadExecutor() {
return new FinalizableDelegatedExecutorService
(new ThreadPoolExecutor(1, 1,
0L, TimeUnit.MILLI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Runnable>()));
}
3)接近无限大线程数量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newCachedThreadPool() {
return new ThreadPoolExecutor(0, Integer.MAX_VALUE,
60L, TimeUnit.SECONDS,
new SynchronousQueue<Runnable>());
}
4)带定时调度功能的线程池
public static ScheduledExecutorService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corePoolSize) {
return new ScheduledThreadPoolExecutor(corePoolSize);
}
虽然 JDK 提供了快速创建线程池的方法,但其实不推荐使用 Executors 来创建线程池,因为从上面构造线程池的代码可以看出,newFixedThreadPool 线程池由于使用了 LinkedBlockingQueue,队列的容量默认无限大,实际使用中出现任务过多时会导致内存溢出;newCachedThreadPool 线程池由于核心线程数无限大,当任务过多的时候会导致创建大量的线程,可能机器负载过高导致服务宕机。
自定义线程池
线程数
线程数的设置主要取决于业务是 IO 密集型还是 CPU 密集型。
CPU 密集型:指的是任务主要使用来进行大量的计算,没有什么导致线程阻塞。一般这种场景的线程数设置为 CPU 核心数+1。
IO 密集型:当执行任务需要大量的 io,比如磁盘 io,网络 io,可能会存在大量的阻塞,所以在 IO 密集型任务中使用多线程可以大大地加速任务的处理。一般线程数设置为 2*CPU 核心数
Java 中用来获取 CPU 核心数的方法是:Runtime.getRuntime().availableProcessors();
线程工厂
一般建议自定义线程工厂,构建线程的时候设置线程的名称,这样在查日志的时候就方便知道是哪个线程执行的代码。
有界队列
一般需要设置有界队列的大小,比如 LinkedBlockingQueue 在构造的时候可以传入参数来限制队列中任务数据的大小,这样就不会因为无限往队列中扔任务导致系统的 O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