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1年的时候,我们注意到程序员个体差异很大,尤其是质量差异很大,即使他们天天坐在一起。原因在与大家几乎各自分工干各自的活动,中间缺少交流(不是交流学习会那种,而是每时每刻发自内心的交流)。而对于一个软件而言,质量最好的部分并不能导致整个软件质量好,但质量差的部分却可以导致整个软件质量差(可以认为是一个串联系统),因此建立一个学习型团队成为当时的工作重点。 最初希望建立一个程序员的分级制度,讨论了很多维度,最终放弃了年限/“熟练程度”/语言种类等,而是锁定在学习与交流上,因为我们发现“好程序员几乎都是那些经常交流沟通的程序员”。当时部门有25人,设想划分的等级包括: 1. 需要被指导的 2.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5-16 17:31 春天的气息 阅读(10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作者:陈勇出处:blog.csdn.net/cheny_com这是CMMI与敏捷开发比较系列的第一篇(之一,之二,之三)。 本来不需要比较的两样东西,因为总是被安排到企业的一个部门(EPG)去管理,所以已经被比较了N多次,纷争已久。2011过程改进年会的锵锵N人行(其实就是原来的PK会)上几位嘉宾被问及问一个本来可以解决这种纷争的问题:CMMI的管理目标是?敏捷的管理目标是?嘉宾答:CMMI的管理目标是进度质量成本。敏捷则是……(这个问题后来没有回答)这样回答,会发现根本解决不了纷争,因为两者几乎都管理进度质量成本,如果再多点,人/技术/组织……什么都管理一些,虽然侧重不同。火星谚语说:只有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1-05-16 08:26 春天的气息 阅读(321)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