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开发、多端部署,多操作系统”争艳“背景下的开发思路
今年,在中国,被各大媒体和开发者称为“鸿蒙元年”。
在2023年底就有业内人士透露,华为明年将推出不兼容安卓的鸿蒙版本,未来IOS、鸿蒙、安卓将成为三个各自独立的系统。果不其然,2024年1月18日的开发者(HDC)大会上,就官宣了“纯血鸿蒙”操作系统即将于2024年3季度正式投产。
伴随着鸿蒙开始研发独立的手机操作系统--HarmonyOS NEXT,小米、vivo两大手机厂商也相继官宣自研操作系统。
似乎一夜间,全球的移动应用操作系统不再被IOS和Andriod垄断。
App开发该如何应对多移动端侧的现象?
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十年前,移动应用开发领域是“一片净土”,只需要维护IOS & Andriod端,顶多再多一个Windows端,如果产品形态相对简单,使用原生开发,最多每个端1-2名开发人员便可。
十年后,独立移动操作系统开始增加,还有未来不可预见的、有望与其他操作系统PK的厂商加入,叠加互联网的需求迭代越来越快,如果还继续用原生的方法开发业务,那么产品市场化的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的。
业务没有技术的加持,就好比折翼的小鸟,行动处处受影响。
混合开发框架的流行
混合app开发框架是指能够同时支持原生开发和Web开发的框架,它可以将原生应用和Web应用的优势结合起来,为开发者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开发体验。
混合app开发框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PhoneGap(现为Cordova)框架的发布标志着混合app开发的开始。PhoneGap允许开发者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来开发跨平台的移动应用,并通过插件来访问原生设备功能。随后,混合app开发框架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流行的框架,如Ionic、React Native、Xamarin等。2016年至今,混合app开发框架趋于成熟,并开始向更细分的方向发展。
有了混合开发框架和技术实践下,让”一端开发,多端部署“的概念执行成为可能。
混合app开发框架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技术原理:
-
WebView:使用WebView控件将Web页面嵌入到原生应用中,从而实现跨平台开发。
-
JavaScript桥:提供JavaScript与原生代码之间的通信桥梁,使得Web代码可以访问原生设备功能。
特性包括以下四点:
-
跨平台开发:使用一套代码可以开发Android、iOS等多个平台的应用。
-
快速开发:提供丰富的UI组件和API,可以快速构建应用原型。
-
性能优化: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提升应用性能。
-
原生功能支持:可以访问原生设备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Native+小程序」的混合开发模式更优
从2017年微信首次推出小程序开始,经过四年发展,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自己的小程序应用平台,小程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新技术标准”。截至2021年上半年,全网小程序数量突破700万个,其中,微信小程序是行业主流,数量超过430万个,占比高达约61.43%。
借着微信的红利,使用“小程序转换工具”(小程序容器技术,如FinClip;或跨端框架,如Flutter、Weex等),将已有微信小程序一键转换成App,并进行用户活跃和留存,加上社交平台应用作为引流,企业可谓低成本(只需有小程序)的将业务覆盖用户整个生命周期。
将小程序转成App的开发实例
近期在研究FinClip的免费“小程序转换App”工具,发现还挺好用,大致步骤如下:
-
上传小程序代码包:如果已经有微信小程序应用,那么下载一下他们家的FinClip Studio(IDE开发工具)进行简单的转换。
-
使用微信登录插件:已经预先调试好的微信登录插件,非常方便,能够在转好的App中,通过一个中间转换的小程序调起微信登录接口,快速跑通业务。
-
生成App前必要的配置:如App图标、启动闪屏、权限配置等
-
生成App:配置一下对应IOS或Andriod的证书,然后「一键」生成App
实操下来,这个工具还是挺方便的。当然,其他跨端转换框架应该也是操作便捷,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试试。
混合app开发框架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多独立操作系统 & 移动开发需求并存的主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