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9本:系统之美

花0.10元钱试用了7天的Amazon Unlimited计划(7天过后,自动改为每月12元),有些书还是不错的,很快就发现了这本《系统之美---决策者的系统思考》,整天被权总的大系统论洗脑,也得自己看看系统论的权威之作。

 

很多人只是机械地应对,专注于事件层面的响应,而并未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多对策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症状缓解”,或者不全面地解决问题,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救火、应接不暇。

管理者所遇到的问题通常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由一系列复杂系统构成的动态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不能只是解决问题,而应善于管理混乱的局势。

【这就要求我们深入到系统的内部,看看系统中的关键要素,这些要素之间有何联系?有哪些反馈回路?】

 

第1章 系统之基础

 

系统的三个基本特性: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存在和相互作用,使得系统衍生出复杂多样的结构,继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行为特性。这是对系统运作内在机理的深刻见解。【看来我们在设计一个系统时,如果想让其有生命力,就需要认真考虑这三个要素。最近在做油田云平台的方案设计,突然就想到了中原油田的开放服务平台OSP(http://solarsource.cn/),他们的出发点是理想的、美好的,想统一软件开发的技术平台,是不是就破坏了自组织的特性?让软件研发团队没有了任何选择性和创造力,大家只能在这个平台上贡献内容,但从这个平台上得到什么?】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如果一个增强回路使一位参与者取得了胜利,占据了竞争的优势地位,那么它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获胜,甚至将消灭几乎所有竞争者。----盖有者,将予之;无者,并期所有亦夺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总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

 

系统中的要素并不一定是有形的事物,一些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系统的要素。事实上,想罗列出一个系统中的所有要素是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可以把一些大的要素分解为若干子要素,并进而细分为子子要素,但很快,你就会迷失在系统中,正如人们所说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为避免这种情况,你应该从细究要素转向探寻系统内在的连接关系,即研究那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关系。

 

虽然系统中的某些要素是很重要的,但一般说来,改变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最小的。只要不触动系统的内在连接和总目标,即使替换掉所有的要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者只是发生缓慢的变化。所以,改变系统中的内在连接,会让系统发生显著的变化。

 

系统三要件的关系:对一个系统来说,要素、内在连接和目标,所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各司其职。一般来说,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即功能或目标,才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内在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了要素之间的连接,通常会改变系统的行为;尽管要素是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系统部分,但它对于定义系统的特点通常是最不重要的----除非是某个要素的改变也能导致连接或目标的改变。

 

存量:是指在任何时刻都能观察、感知、计算和测量的系统要素。

流量:存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使其发生变化的就是“流量”,所谓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

image

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在系统中,由于存量变化缓慢而产生的时间滞后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与此同时,它们也是系统稳定性的根源所在。存量变化缓慢所产生的时间滞后,让人们有了一定的余地去调整、尝试一些做法,并根据反馈来修订那些不奏效的政策。【越大的系统,你想对它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变革就越不容易,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改变】

 

长期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是反馈回路存在的首要线索。当某一个存量的变化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流入量或流出量时,反馈回路就形成了。

增强回路

调节回路:Balancing feedback loop,保持平衡的回路

增强回路:Reinforcing feedback loop,不断强化的回路。就会形成良性循环,或者形成恶性循环。

 

第2章 系统大观园

这里列举了多种常见的系统:温度调节器、人口与工业经济、库存、石油经济、渔业经济。

image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它们对系统行为有很强的影响。改变一个延迟的长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很大变化,也可能不会,这取决于该延迟的类型以及与其它延迟相比的相对时间长短。 如果我们不知道延迟在哪儿、时间多长,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

 

第3章 系统的3大特征

系统的三大特征是指:适应力(Resilience)、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和层次性。

系统之所以会有适应力,是因为系统内部结构存在很多相互影响的反馈回路,正是这些回路相互支撑,即使在系统遭受巨大的扰动时,仍然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系统恢复至原有状态。

自组织作为有机系统的一个基本特性,对于大部分冲击力都有一定免疫力。尽管以法律和维持秩序的名义,自组织能被长期压制、残酷打压,但它不可能被彻底消灭,而会顽强地持续下去。

自组织系统经常生成一定的层级或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的伟大发明,不只是因为它们使系统更加稳定和有适应力,而且因为它们减少了信息量,使得系统各部分更容易记录和跟进。

【想到当前正在建的云平台,如果要求所有应用或系统都迁移到云中,是不是破坏了自组织性和层次性?】

 

第4章 系统之奇:系统的6大障碍

六大障碍:复杂表象、非线性世界、划分系统边界、看清各种限制因素、无所不在的时间延迟、有限理性。

我们认为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任何东西都只是一个模型,虽然我们的模型确实与现实世界高度一致,但远未达到能完整地代表真实世界的程度。【建模的局限性】

当遇到一个问题时,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人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数据,了解系统的历史情况以及行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

在给系统建模时,必须恰当地划分系统的边界。但系统很少有真正的边界。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不存在孤立的系统。如何划定系统的边界,取决于你的分析目的,也就是我们想问的问题。

 

第5章 系统之危与机:系统的8大陷阱与对策

基模Archetypes:产生常见问题行为模式的系统结构。(这章的笔记借鉴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770406/中的内容)

1)政策阻力(policy resistance)、治标不治本(fixes that tail)、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多个子系统间的目标不一致。放弃实现单方面的目标,寻找整体目标;

2)公地悲剧:公共牧地,公共资源常被过度使用而耗竭。教育、劝诫+监管,资源私有化;

3)目标侵蚀:被温水煮的青蛙,将绩效标准设定为过去的最佳水平;

4)竞争升级:美苏冷战,防:避免陷入,治:双方协商、单方面让步;

5)富者愈富:竞争的赢家会持续地强化其进一步获胜的手段,从而形成了一个增强回路。富越富、穷越穷,多元化,反垄断法,补益劣势,多样化奖励胜者;

6)转嫁负担:毒品上瘾,防:避免陷入,治:症状解+根本解,休克疗法、自愈力唤醒;

7)规避规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规避规则的行为中获得创造性反馈,回到最初目的;

8)目标错位:GNP的陷阱,恰当的设定目标及指标,小心努力与结果的区别。

 

第6章 系统之杠杆点:系统的12大变革的方式

(这章的笔记借鉴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770406/中的内容)

12)数字 ,用参数来衡量系统现状。通过数值来调节系统是效力最低的一种方式,无法改变系统基本的结构。

11)缓冲器,较大和较稳定的存量。

10)存量-流量结构 ,物理系统重建,较昂贵的改变方式。

9)时间延迟 ,系统震荡的主要原因,慎重改变。有时放慢系统的增长速度,可能是一个杠杆点。

8)调节回路 ,具有将相关存量保持在指定目标值附近的能力。

7)增强回路 ,系统中增加、爆发、腐蚀和崩溃的根源。

6)信息流的缺失 ,获得信息的结构,通过完善信息流以恢复系统功能。【荷兰的电表安装在前厅与地下室,电费使用量的区别,就是因为房屋主人获得的信息缺失造成的】

5)系统规则,作为激励,惩罚和限制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

4)自组织, 提供原料,试验和测试,从多变的信息存量中选出可能的模式。

3)目标 ,推动人们试图控制,消除多样性的动因。

2)社会范式 ,人们普遍相信,关于世界如何运作的一系列基本假设,规则或信念。

1)超越范式,摆脱范式控制,保持灵活性,最真实的。

 

第7章 与系统共舞:系统的15大生存方式

(这章的笔记借鉴了https://book.douban.com/review/5770406/中的内容)

1、跟上系统的节拍

社会系统是人类文化思考模式的外在表现,也是深层次需求,情绪,优势和劣势的反映。

自组织,非线性,反馈系统从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

2、把你的心智模式展现在阳光下

3、相信、尊重并分享信息

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就是权力。

4、谨慎地使用语言,并用系统的概念去丰富语言

5、关注重要的,而不只是容易衡量的

6、为反馈系统制定带有反馈功能的政策

对于动态的,自我调节的反馈系统应该指定动态的政策。

7、追求整体利益

层级组织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最低层,而非最顶层。

8、聆听系统的智慧

9、界定系统的职责

增强系统的“内在职责”,意味着在设计系统时,要在其决策和结果之间建立起反馈回路,让决策者直接、快速,强制性的看到其行为的后果。

10、保持谦逊,做一名学习者。

人的心智模式是不完整的,而世界又如此复杂

如何从失败中学习,采取幅度小且稳妥地措施,持续地监控,认真地观察系统的方向,并且愿意顺势而为,改变自己的路线。

11、庆祝复杂性

12、扩展时间的范围 (50年的尺度思考组织的发展)

考虑的时间范围越长,生存的机会越好。

13、打破各种清规戒律

14、扩大关切的范围

在一个充满复杂性的世界,扩大你的时间范围,也要扩大你的思考范围。

15、不要降低“善”的标准

 

长安大学高老师在微信上的留言:
龙斌,最近可能大家都在看一些系统的书,关注大系统观,研究系统科学。我也看到有人否定系统科学,说是钱学森的事,别人没有这样提。百花齐放呗,我也不想说什么。但是,有一点,系统论也好,大系统也好,系统工程也罢,其实系统中最难的是“有机结合”。有机,是一个化学术语,石墨和金刚石都是C,为什么结果完全不一样?原因很简单,金刚石的与石墨的结构完全不一样。系统中的两个或多个子系统在形成整体性中,完成整体作用中的关联性和相互之间帮衬作用,特别是它们之间的“缝隙”形成的不协调性,都会导致系统失败。我们往往犯错误、出问题,都处在这个地方了。在我们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中,业务很清晰,技术很成熟,我们很努力,设计很完美,但为什么平台不好用,原因就是我们有机结合做的不好。

【我也是初学系统论,只是发现各单位在建系统时,各管一摊,重复建设,如果放到更大的系统去思考,这种不协调和不一致是可以减少的。石墨中各分子一团乱麻,松散结合在一起,在物理特性上可以有用,但我们的系统如果也像这样,估计就没什么用了。】

=========================================================

以下的笔记是从这个网址收集的:http://sanwen8.cn/p/119V6kx.html

 

1、 简而言之,丹娜引领了社会观念变革的先河,促使人们觉醒,改变看待这个世界和系统的方式,以此改变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

2、 很多人只是机械地应对,专注于事件层面的响应,而并未触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很多对策并未抓住问题的本质,只是“治标不治本”的“症状缓解”,或者不全面地解决问题,导致“按下葫芦浮起瓢”,到处救火、应接不暇。

3、 很多决策反而产生了一连串的副作用,使局势更加恶化。

4、 人们通常持有一种基于事件层面、因果关系而非回路的观点,而忽略了反馈的过程,意识不到行动与反应之间的时间延迟,在交流信息时也未能理解存量和流量,并且对于在系统进化过程中可能改变反馈回路强度的非线性特征不敏感。因此,可能产生我们称之为“系统思考缺乏症”的五种典型症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眼前,不看长远;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本位主义,局限思考。

5、 系统思考是你应对复杂性挑战、做出睿智决策、与系统共舞的核心技能。有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1)解决复杂问题、制定睿智决策;2)推动组织成长、提升组织能力;3)激发集体智慧、加速组织学习;4)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技能。

6、 系统的三个基本特性:适应力、自组织和层次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存在和相互作用,使得系统衍生出复杂多样的结构,继而呈现出缤纷多彩的行为特性。这是对系统运作内在机理的深刻见解。

7、 8种常见的“系统基模”:政策阻力、公地悲剧、目标侵蚀、竞争升级、富者愈富、转嫁负担、规避规则和目标错位。

8、 如何寻找系统中的“杠杆点”(即在系统的某处施加一个小的变化,就能导致行为发生显著的转变),提供了12个可能的备选选项。

前言

1、 即使你的工厂被拆除了,只要它的精神还在,你就能很快重新建立起另一家。如果一场革命摧毁了旧政府,但新政府思想和行为的系统模式没有变化,它就仍然难逃再次被推翻的命运。关于系统,我们很多人经常挂在嘴上,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

2、 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真正的系统思考从来都是超越学科和文化的,同时也可以跨越历史。

3、 管理者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动态变化的,尤其是在由一系统复杂系统构成的动态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不能只是解决问题,而应善于管理混乱的局势。

4、 系统思考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看到多种可能性,从而让我们更好地管理、适应复杂性挑战,把握新的机会。

5、 什么是系统呢?系统是一组相互连接的事物,在一定时间内,以特定的行为模式相互影响,例如人、细胞、分子等。系统可能受外力触发、驱动、冲击或限制,而系统对外力影响的反馈方式就是系统的特征。在真实的世界中,这些反馈往往是非常复杂的。

6、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某个外部事件可能引发某些行为,而同一个事件之于另外一个系统的结果就可能迥然不同。

7、 有两种不同的做法:一种是顺应系统,另外一种是与其对抗。

8、 由于复杂系统中存在反馈延迟,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问题会变得更加严重,而且更加难以解决。----一针不补,十针难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9、 根据竞争排斥原理,如果一个增强回路使一位参与者取得了胜利,占据了竞争的优势地位,那么它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继续获胜,甚至将消灭几乎所有竞争者。----盖有者,将予之;无者,并期所有亦夺之;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10、 在受到外力冲击或影响时,通路和冗余众多的多样化系统,往往比几乎没有差异的单一化系统表现得更加稳健。---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

11、 无论是出于心理上还是政治上的需要,我们都更倾向于认为,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在那儿(外部)”,而不是“在这儿(内在)”。这种“归罪于外”的思维习惯,几乎不可避免地让我们去责备或怪罪他人,推脱自己的责任,并迷恋于寻找能够摆脱或解决问题的“控制按钮”、“药丸”、产品或技术支持。

12、 由于这些问题都是一些更大的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的一些“解决方案”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副作用,并进一步激化了问题。

13、 只有重新找回人们的直觉,停止相互指责和抱怨,看清系统的结构,认识到系统自身恰恰是问题的根源,找以重塑系统结构的勇气和智慧,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得以解决。

14、 系统则是一个整体,同时发生和并存,它们相互连接,不只是单向、线性的关系,而是同时存在多个方向上的多种连接。

15、 系统思考研究者有时将这些常见的、会引发特定行为的系统结构称为“系统基模”。只有懂得系统原理,就可以在恰当的地方施加干预措施,从而获得期望的转变。

16、 系统理论就是人类观察世界的一个透镜。尤其是当我们面临混乱不堪、纷繁复杂且快速变化的局面时,观察的方式越多,效果就越好。

17、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简单却经常被忽略的真理:不能只通过了解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来认识系统整体的行为。

第一部分:系统结构和行为

1、 无论一个问题多么复杂,如果能以正确的方法去看待,它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2、 总体大于部分之各和,系统并不仅仅是一些事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从这一定义可知,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

3、 一个系统中可能包含很多子系统,而它也可以嵌入到其他更大的系统之中,成为那个更大的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4、 没有任何内在连接或功能的随机组织体就不是一个系统。例如一堆沙子,就其本身来说就不是一个系统,因为它们之间没有什么稳定的内在连接,也没有特定的功能。

5、 对于一个系统来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任何一个系统都包括三种构成要件: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它具有适应性、动态性、目的性,并可以自组织、自我保护与演进。

6、 可见,系统既有外在的整体性,也有一套内在的机制来保持其整体性。系统会产生各种变化,对各种事件做出反应,对各种错误或不足进行修补、改善和调整,以实现其目标,并生机勃勃地生存下去,尽管很多系统本身可能是由各种无生命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可以自组织,并且常能通过局部的瓦解来进行自我修复;它们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多系统还可以自我进化、演变,生成另外一些全新的系统。

7、 要素并不一定是有形的事物,一些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系统的要素。比如在一所大学中,学校的声誉和学术能力就是该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两大要素。为避免这种情况,你应该从细究要素转向探寻系统内在的连接关系,即研究那些要素整合在一起的关系。

8、 系统中的很多连接是通过信息流进行运作的。信息使系统整合在一起,并对系统的运作产生重要影响。

9、 要想推断出系统的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仔细地观察一段时间,看看系统有哪些行为。因此,必须通过实际行为来推断系统的目标,而不能只看表面的方辞或其标榜的目标。

10、 几乎每一个系统都有一个重要的目标,那就是确保自我永存。

11、 总的来说,“功能”一词常用于非人类系统,而“目标”一词则用于人类系统。但它们之间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系统兼具人类和非人类要素。

12、 由于系统中嵌套着系统,所以目标还会有其他目标。一个成功的系统,应该能够实现个体目标和系统总目标的一致性。

13、 改变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最小的。总之,只要不触动系统的内在连接和总目标,即使替换掉所有的要素,系统也会保持不变,或者只是发生缓慢的变化。

14、 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是它的功能或目标,而这常常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15、 改变系统中的内在连接,会让系统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样,功能或目标的改变也会对系统产生重大影响。显然,目标的变化会极大地改变一个系统,即使其中的要素和内在的连接都保持不变。

16、 系统三要件的关系:对一个系统来说,要素、内在连接和目标,所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各司其职。一般来说,系统中最不明显的部分,即功能或目标,才是系统行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内在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改变了要素之间的连接,通常会改变系统的行为;尽管要素是我们最容易注意到的系统部分,但它对于定义系统的特点通常是最不重要的----除非是某个要素的改变也能导致连接或目标的改变。

17、 “存量”是所有系统的基础。所谓存量,是指在任何时刻都能观察、感知、计算和测量的系统要素。如其名称所示,在系统中,存量是储存量、数量或物料、信息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量。存量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改变,使其发生变化的就是“流量”,所谓流量,是一段时间内改变的状况。

18、 存量是对系统中变化量的一种历史记录。

19、 借助行为模式图,我们可以判断系统是否正在趋向某个目标或极限点变化,也可以了解其变化的速度。

20、 所有的模型,无论是心智模型还是数学模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人类的大脑似乎更加容易关注存量,而不是流量。更进一步说,当我们关注流量时,我们更容易倾向于关注流入量,而不是流出量。

21、 要想使存量增加,既可以通过提高流入速率来实现,也可以通过降低流出速率来实现。请注意,要灌满一个浴缸,不是只有一种方式。

22、 存量的变化需要时间,因为改变它的流量运作需要时间。这是一个关键点,是理解各种系统行为为什么如此运作的一把钥匙。存量,尤其是比较大的存量,在应对变化时,只能通过逐步的增加或释放来实现,即使对于突然的变化也是如此。

23、 存量的变化一般比较缓慢,即使在流入量或流出量突然改变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存量可以在系统中起到延迟、缓存或减震器的作用。在系统中,由于存量变化缓慢而产生的时间滞后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与此同时,它们也是系统稳定性的根源所在。

24、 因此,存量变化缓慢所产生的时间滞后,让人们有了一定的余地去调整、尝试一些做法,并根据反馈来修订那些不奏效的政策。

25、 由于存量的存在,流入量和流出量可以相互独立,并在一定时期内不必保持平衡和一致。这一原则可以引导我们直接了解反馈的概念。

26、 由于大量存量维持机制的存在,大多数个人和组织的决策也会受到存量水平的影响。

27、 系统思考者将世界视为各种“反馈过程”的组合。

28、 一定存在导致这种行为产生的作用机制,这种机制是通过反馈回路来运作的。因此,长期保持一致的行为模式是反馈回路存在的首要线索。当某一个存量的变化影响到与其相关的流入量或流出量时,反馈回路就形成了。

29、 一个反馈回路就是一条闭合的因果关系链,从某一个存量出发,并根据存量当时的状况,经过一系列决策、规则、特理法则或者行动,影响到与存量相关的流量,继而又反过来改变了存量。

30、 反馈回路可能导致存量水平维持在某一个范围内,也可能使存量增长或减少。在任何一种情况之下,只要存量本身的规模发生了改变,与之相关的流入量或流出量也会随之而变。不管是谁或怎样监控存量的水平,一旦存量水平有变化,系统就会启动一个修正的过程,调节流入量和流出量的速度(也有可能同时调节二者),从而改变存量的水平。这又会产生一个反馈信号,再次启动一个控制行动,从而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

31、 不是所有系统都有反馈回路  

《系统之美》笔记(二)

1、 【自动洄游的鱼:调节回路】影响你身体的能量水平(存量)的反馈回路可以往不同的方向运转。

2、 但是,请记住:所有系统图,不管其繁简程度如何,都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化;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复杂或简化程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3、 这一类反馈回路具有保持存量稳定,趋向一个目标进行调节或校正的作用,我们称之为“调节回路”。不管系统存量的初始值怎样,也不管它是高于或低于“目标”状态,调节回路都会将其引导至目标状态。一开始变化很快,后来逐渐趋缓,直到存量和目标之间的差距消失。

4、 这个世界充满了自动复位的调节回路。在系统中,调节回路是保持平衡或达到特定目标的结构,也是稳定性和抵制变革的根源。

5、 反馈其实是系统中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是构成系统的信息要件。因为种种原因,反馈有可能会失效。

6、 【脱缰的野马:增强回路】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状况,看起来好像是循环迭代的:利润下降是因为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是因为利润不佳。

7、 第二类反馈回路的作用是不断放大、增强原有的发展态势,自我复制,像“滚雪球”一样。它们是一个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既可能导致系统不断成长,越来越好;也可能像脱缰的野马,导致局势越来越差,造成巨大的破坏甚至毁灭。我们将这一类回路称之为“增强回路”。在这类回路作用下,系统的存量越大,存量的流入量也就越多,导致存量进一步变得更大;反之亦然。总之,增强回路会强化系统原有的变化态势。

8、 增强回路也很常见,当你发现系统中某个要素具有自我复制或繁殖的能力,或者持续增长时,你就能找到推动其增长的增强回路。

9、 余额越大,增加得越多,此类增长被称之为“指数曲线”。

10、 增强回路是自我强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增强回路会导致指数级增长或加速崩溃。当系统中的存量具有自我强化或复制的能力时,你就能找到推动其增长的增强回路。

11、 对于指数级增长来说,存量翻倍所花费的时间,约等于70除以增长率。

12、 系统本身就可以产生其自身的行为,这是认识世界的一把新钥匙。

第2章 系统大观园

1、 所有理论的目标都是将基本要素尽可能减少和简化,而不是考虑完整地呈现真实的体验。

2、 【单存量系统】:一个存量、两个相互制衡的调节回路系统。典型代表:温度调节器。

3、 由反馈回路所传递的信息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不能立即改变系统当前的行为。它不能足够快地发送一个信号,去修正由当前反馈所驱动的系统行为。哪怕是非物理性的信息,也需要时间反馈到系统之中。

4、 你的决策只能影响未来的行为,不能改变当前的系统行为。在行为与结果响应之间经常会有时间延迟。

5、 在一个由存量维持的调节回路中,设定目标时,必须适当考虑补偿对存量有重要影响的流入和流出过程。否则,反馈过程将超出或低于存量的目标值。

6、 每一个调节回路都有它的转折点,此时其他回路会取低该回路而居于主导地位,使存量远离它的目标且无法自动回到动态平衡状态。

7、 【一个存量、一个增强回路以及一个调节回路的系统】,典型代表:人口和工业经济。

8、 “主导地位”是系统思考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当一个回路相对于另外一些回路居于主导地位时,它对系统的行为就会产生更强的影响力。虽然系统中经常有好几个相互矛盾的反馈回路同时在运作,但只有那些居于主导地位的回路才能决定系统的行为。

9、 动态系统分析的目的通常不是预测会发生什么情况,而是控究在各种驱动因素处于不同状况时,可能会发生什么。

10、 系统动力学模型可探究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让我们进行“如果……会怎么样”这样的思考。

11、 模型的价值不取决于它的驱动情景是否真实(其实,没有任何人能够对此给出肯定的答案),而取决于它是否能够反映真实的行为模式。

12、 你可以通过减小流出量的速率或者加大流入量的速率,来使存量增长。

13、 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防止资本积累的速度慢于人口增长的速度。

14、 具有相似反馈结构的系统,也将产生相似的动态行为。相同的反馈回路结构,即都有一个存量,受到一个推动成长的增强回路和一个导致消亡的调节回路的影响,地都有一个老化的过程。

15、 【含有时间延迟的系统】,典型代表:库存。

16、 延迟包括:1、首先是感知延迟,这与人们的主观认识有关。经销商不可能对销售量的任何变化都立即做出反应。2、反应延迟;3、交货延迟。

17、 调节回路上的延迟很可能导致系统的振荡。

18、 【“变化”的可能后果】其实,这种“好心办坏事”或“越采取干预措施,问题越恶化”的情况很常见。人们通常出于好意,试图借助一些政策或干预措施来修补系统出现的问题,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将系统推向错误的方向。同时,你的动作越大,对系统的影响就越强烈。当我们试图改变一个系统时,系统的行为往往违背我们的直觉,出乎我们的意料。

19、 改变系统中的延迟可能使系统更容易被管理,也可能完全相反。

20、 在系统中,时间延迟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它们对系统行为有很强的影响。改变一个延迟的长短,可能会导致系统行为的很大变化,也可能不会,这取决于该延迟相比的相对时间长短。

21、 如果我们不知道延迟在哪儿、时间多长,我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

 

以上笔记引用自:http://sanwen8.cn/p/119V6kx.html

=========================================================

 

 

原书的目录:

系统之美-目录1

系统之美-目录2

系统之美-目录3

系统之美-目录4

系统之美-目录5

系统之美-目录6

posted @ 2016-07-03 21:13  申龙斌的程序人生  阅读(2940)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