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的相关术语

图是网络结构的抽象模型。图是一组由边连接的节点(或定点)。

一个图 G = (V, E) 由以下元素组成:

  • V:一组顶点
  • E:一组边,连接 V 中的顶点

图示:

相邻顶点:由一条边连接在一起的顶点。比如,A 和 B 是相邻的,A 和 E 不是相邻的。

度:一个顶点的度是其相邻顶点的数量。比如,A 和其他3个顶点相连接,因此 A 的度为 3。

路径:路径是顶点v1, v2, ……, vk 的一个连续序列其中  vi 和 vi+1 是相邻的。比如,上图中包含路径 ABEI 和 ADH。简单路径要求不包含重复的顶点。

环:环是一个简单路径,比如 ADCA(最后一个顶点重新回到 A)。

如果图中不存在环,则称改图是无环的。如果图中每两个顶点间都存在路径,则该图是连通的。

有向图和无向图

图可以是无向的(边没有方向)或是有向的(有向图)。

如果图中每两个顶点间在双向上都存在路径,则该图是强连通的。例如,C 和 D 是强连通的,而 A 和 B 不是强连通的。

图还可以是未加权的或是加权的。

图的表示

1.邻接矩阵

图最常见的实现是邻接矩阵。每个节点都和一个整数相关联,该整数将作为数组的索引。用一个二维数组来表示顶点之间的连接。如果索引为 i 的节点和索引为 j 的节点相邻,则 array[i][j] === 1,否则 array[i][j] === 0。如下图所示。

不是强连通的图(稀疏图)如果用连接矩阵来表示,则矩阵中将会有很多0,这意味着浪费了计算机存储空间来表示根本不存在的边。邻接矩阵表示法不够好的另一个理由是,图中顶点的数量可能会变,而二维数组不太灵活。

2.邻接表

邻接表由图中每个顶点的相邻顶点列表所组成。存在好几种方式来表示这种数据结。可以用列表(数组)、链表,甚至是散列表或是字典来表示相邻顶点列表。下图展示了邻接表数据结构。

3.关联矩阵

在关联矩阵中,矩阵的行表示顶点,列表示边。如下图所示,使用二维数组来表示两者之间的连通性,如果顶点 v 是边 e 的入射点,则 array[v][e] === 1;否则 array[v][e] === 0。关联矩阵通常用于边的数量比顶点多的情况,以节省空间和内存。

创建 Graph 类

 1 class Graph {
 2     constructor(isDirected = false) {  //构造函数可以接受一个参数来表示图是否有向,默认情况下,图是无向的。
 3         this.isDirected = isDirected;
 4         this.vertices = [];   //使用一个数组来存储图中的所有顶点
 5         this.adjList = new Dictionary();  //字典来存储邻接表。字典使用顶点的名字作为键,邻接顶点列表作为值
 6     }
 7     
 8     addVertex(v) {   //向图中添加一个新顶点
 9         if(!this.vertices.includes(v)) {
10             this.vertices.push(v);
11             this.adjList.set(v, []);
12         }
13     }
14     
15     addEdge(v, w) {  //添加顶点之间的边,这个方法接收两个参数,即我们要建立连接的两个顶点。
16         if(!this.adjList.get(v)) {
17             this.addVertex(v);
18         }
19         if(!this.adjList.get(w)) {
20             this.addVertex(w);
21         }
22         this.adjList.get(v).push(w);
23         if(!this.isDirected) {  //如果 isDirected = true,则为有向图。否则,为无向图。
24             this.adjList.get(w).push(v);
25         }
26     }
27     
28     getVertices() {  //返回顶点列表
29         return this.vertices;
30     }
31     
32     getAdjList() {  //返回邻接表
33        return this.adjList;
34     }
35 
36     toString() {
37         let s = ' ';
38         for(let i=0; i<this.vertices.length; i++) {
39             s += `${this.vertices[i]}  -> `;
40             const neighbors = this.adjList.get(this.vertices[i]);
41             for(let j=0; j<neighbors.length; j++) {
42                 s += `${neighbors[j]} `;
43             }
44             s += '\n';
45         }
46         return s;
47     }
48 }
49 
50 //测试
51 const graph = new Graph();
52 const myVertices = ['A', 'B', 'C', 'D', 'E', 'F', 'G', 'H', 'I'];
53 for(let i = 0; i<myVertices.length; i++) {
54     graph.addVertex(myVertices[i]);
55 }
56 graph.addEdge('A', 'B');
57 graph.addEdge('A', 'C');
58 graph.addEdge('A', 'D');
59 graph.addEdge('C', 'D');
60 graph.addEdge('C', 'G');
61 graph.addEdge('D', 'G');
62 graph.addEdge('D', 'H');
63 graph.addEdge('B', 'E');
64 graph.addEdge('B', 'F');
65 graph.addEdge('E', 'I');
66 
67 console.log(graph.toString());

图的遍历

有两种算法可以对图进行遍历:广度优先遍历(breadth-first search, BFS)和深度优先遍历(depth-first search, DFS)。图遍历可以用来寻找特定的顶点或寻找两个顶点之间的路径,检查图是否连通,检查图是否含有环。

图遍历算法的思想是必须追踪每个第一次访问的节点,并且追踪有哪些节点没有被完全探索。对于两种图遍历算法,都需要明确指出第一个被访问的顶点。完全探索一个顶点要求我们探查该顶点的每一条边。对于每一条边所连接的没有被访问过的顶点,将去标注为被发现的,并将其加进待访问顶点列表中。

为了保证算法的效率,务必访问每个顶点至多两次。连通图中每条边和顶点都会被访问到。

用3种颜色来标注每个顶点的状态:

  • 白色:表示该顶点还没有被访问
  • 灰色:表示该顶点被访问过,但并未被探索过
  • 黑色:表示该顶点被访问过且被完全探索过

使用 Colors 变量来标记顶点的颜色

1 const Colors = {
2     WHITE: 0,
3     GREY: 1,
4     BLACK: 2
5 }

使用 initializeColor 方法来初始化每个顶点的颜色。在算法的开头,将所有的顶点标记为白色(未访问)。

1 const initializeColor = vertices => {
2     const color = {};
3     for(let i=0; i<vertices.length; i++) {
4         color[vertices[i]] = Colors.WHITE
5     }
6     return color;
7 }

1.广度优先搜索

广度优先搜索算法会从指定的第一个顶点开始遍历图,先访问其所有的邻点(相邻顶点),就像一次访问图的一层。换句话说,就是先宽后深地访问顶点,如下图所示:

从顶点 v 开始的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实现的步骤:

  1. 创建一个队列 Q。
  2. 标注 v 为被发现的(灰色),并将 v 将入队列 Q。
  3. 如果 Q 非空,则运行以下步骤:

 

posted @ 2020-10-11 10:25  焱雨  阅读(17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