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人类和计算机-《自私的基因》读后感

《自私的基因》是理查德·道金斯讲解基因的一本书,写于上个世纪70年代

前言中提到的内克尔立方体,寓意是告诉我们要以多角度看世界,七个习惯中的少女与老妇图也是相同的意思,正如本书中的视角非常独特
image.png

前提和概述

看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误解,自私是一个贬义词,用于描述基因有点贬低基因和人的意思,但这的自私是一种拟人的手法,更容易让人理解,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也被人质疑过用了拟人的手法,这种书通篇用了这个手法,我们理解的时候不应认为基因主观去做的这些

作者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基因,目的是研究自私行为和利他行为在生物学上的意义(而非社会学或者心理学)

利他和自私

例如狒狒,其行为的结果是牺牲自己的利益,从而增进了另一同类实体的利益,该实体就被认为是具有利他性的。而自私行为的效果恰好相反,我们所谓的“利益”就是指“生存的机会”。上述有关利他和自私的定义是指行为上的,而不是指主观意识上的。

主要观点

自然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适者指的是什么?

  • 个体
  • 基因
  • 群体
    其中基因就是作者的观点

动物是基因的载体

OIP-C.jpeg

猴子是基因在树上生活的保存机器,鱼是基因在水中生活的保存机器,甚至还有一种小虫,是基因在德国啤酒杯草垫中生活的保存机器

基因确实间接地控制着人体的制造,其影响全然是单向的:后天获得的特性是不能遗传的。不论你一生获得的聪明才智有多少,绝不会有点滴经由遗传途径传给你的子女。新的一代都是从零开始的,人体只不过是基因保持自己不变的一种手段

生存机器是一种运载工具,它包含的不只是一个基因,而是成千上万个基因。制造人体是一种相互配合的、错综复杂的冒险事业,为了共同的事业,某一个基因做出的贡献和另一个基因做出的贡献几乎是分不开的

个体是不稳定的,它们在不停地消失。染色体也像打出去不久的一副牌一样,混合以致被湮没,但牌本身虽经洗牌却仍存在。在这里,牌就是基因。基因不会为交换所破坏,它们只是调换伙伴再继续前进。它们继续前进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它们的本性。它们是复制因子,而我们是它们的生存机器。我们完成我们的职责后就被弃于一旁,但基因却是地质时代的居民——基因是永存的

作者从原始汤,复制因子,如何一步一步进化到生成机器。

  1. 最开始原始汤,就是一堆混乱的物质元素
  2. 后来偶然出现一种可以复制的物质,于是这种物质不停利用原始汤中的元素进行复制
  3. 复制中发生错误,形成不同的复制因子,开始有了竞争,复制因子的原料都一样,如果其中一个复制因子能把另外一个复制因子占为己有,它的复制就占据优势,就会更多(就像球球大作战/贪吃蛇大作战里面那样)
  4. 于是有的复制因子发展出攻击别的复制因子的酶,有的复制因子发展出保护自己的蛋白质
  5. 然后呢,不停的发展,复制因子现在藏着了生存机器中,生存机器有各种策略生存和繁衍。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约在39亿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原始的海洋。几乎完全是淡水的原始海水中溶入了大量的有机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它们可能原本是地球上所有,也有一部分来自彗星。在太阳及地球其它物理作用下,一些有机质出现了肽键并进而形成蛋白质。在随后的几亿年中,这些蛋白质越来越复杂,终于在34亿年前生命开始出现了

人和计算机的关系

R-C.jpeg

人类 计算机/软件
大脑 CPU
大脑 内存
大脑 硬盘
眼睛、耳朵、皮肤 鼠标、键盘
手、嘴巴 显示器、音响
胃、肠、心 电源
基因 源代码

大脑和计算机是相似的,因为这两种类型的机器在分析了复杂模式的输入信号并参考了存贮的数据之后,都能发出复杂模式的输出信号

计算机的记忆装置比我们的记忆力更为可靠,但它们的容量较小,而且在信息检索的技巧方面远逊于我们的记忆力。

想想你是如何记忆手机号的,没有一种你可以说出的算法来描述你是怎么找到这一串数字的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人类是没有删除功能的,人们不能主动忘记一个知识,无法理解不懂这个知识的人是怎么想的,这个称为“知识的诅咒”。人类的数据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过期

基因也控制它们所属生存机器的行为,但不是像直接用手指牵动木偶那样,而是像计算机的程序员一样通过间接的途径。基因所能做到的也只限于事先的部署,事后生存机器在独立操作时它们只能袖手旁观

基因对生存机器的“指令”不可能是具体细微的,它只能是一般的战略以及适用于生计的各种诀窍,在一些难以预见的环境中,基因如何预测未来是个难题,解决这个难题的一个办法是预先赋予生存机器以一种学习能力,模拟能力的演化似乎最终导致了主观意识的产生

基因是优秀的程序编写者,它们为自身的存在编写程序。生活为它们的生存机器带来种种艰难险阻,在对付这一切艰难险阻时,这个程序能够取得多大成功就是判定这些基因优劣的根据(类似算法的目标函数)。这种判断是冷酷无情的,关系到基因的生死存亡。

人是一个一生只能宕一次机的程序,它的源代码就是基因,一旦部署成功便不能再修改代码,之后人只能按照源代码指导的方式的运行,这个程序拥有root权限,可以随时shutdown

程序员是人类模仿自然,重造模型的结果,不过就目前的成就来看,还是任重而道远,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制造一个人工智能,它足够聪明地想人类一样思考,模拟

一个人把球投入高空,然后又把球接住,他在完成这个动作时好像事先解了一组预测球的轨道的微分方程。他对微分方程可能一窍不通,也不想知道微分方程是什么玩意儿,但这种情况不影响他投球与接球的技术。在某个下意识的水平上,他进行了某种在功能上相当于数学演算的活动

打乒乓球要是让机器来做,需要对空间、球进行快速复杂的计算,而且相比于人,显的有点低级,就像做一道算法题使用了最基础的解法

稳定性、自私和合作

自私中的合作

自然选择有利于那些能够控制其生存机器并充分利用环境的基因,包括充分利用相同和不同物种的其他生存机器。

一个基因有可能帮助存在于其他一些个体之内的复制品。如果是这样,这种情况看起来倒像是个体的利他主义,但这样的利他主义出于基因的自私性

在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竞争体系内,除掉一个对手并不见得就是一件好事,其他竞争对手很可能从中得到比你更多的好处。

ESS(稳定进化策略)和囚徒困境

v2-204574e9ed7f7fb074f77f0e49f76e1e_r.png
自私群体和合作群体此起披伏,趋于稳定的一个过程

基因被选择,不是因为它在孤立状态下的“好”,而是由于它在基因库中的其他基因这一背景下工作得好。好的基因应能够和与之长期共同生活于一系列个体内的其他基因和谐共存,相互补充

从一个稳定台阶走上另一个稳定台阶的不连续的步伐

计划生育

既然基因是自私的,为什么不无限复制和的繁殖?
为什么每个物种每次生育后代的数量不一样?

答:资源限制

动物节制生育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它们现有子女的存活数,它们的目标同我们提倡节制生育的本来目标恰好背道而驰

这一块并不是说基因很聪明,知道计划生育会得到更好的生存机会,

自私的基因是不能够预见未来的,也不可能把整个物种的福利放在心上,

任何基因过于放纵都会立刻受到惩罚:携带其基因的后代因饥饿而死

觅母

新的复制因子,文化基因

就像儿子同父亲说话一样,能够彼此了解。语言看来是通过非遗传途径“进化”的,而且其速率比遗传进化快几个数量级。

语言仅仅是许多例子中的一个罢了,时装、饮食习惯、仪式和风俗、艺术和建筑、工程和技术等,所有这一切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进化,其方式看起来好像是高速度的遗传进化,但实际上却与遗传进化无关

有些觅母和一些基因一样,在觅母库中只能短期内迅猛地扩散,但不能持久,流行歌曲和高跟鞋就属这种类型

我们是作为基因机器而被建造的,是作为觅母机器而被培养的,但我们具备足够的力量去反对我们的缔造者。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我们,我们人类,能够反抗自私的复制因子的暴政。

可以说我们的肉体是基因控制的,思想是觅母控制的

政治上的盲目信仰,以及宗教上的盲目信仰算是一种有害的觅母

  • 德国纳粹主义
  • 日本帝国主义
  • 种族地域歧视

其他

除此之外,作者还讲了亲代之间的关系,两性的关系,互利和合作策略(囚徒困境升级版, 带记忆的), 基因的延伸等等。

精彩片段

但即使是一个出色的桨手有时也可能落入划得慢的船队中。这种情况不是由于其他成员技术差,就是由于运气不好,比如说逆风的风力很强。所谓最好的桨手往往出现在得胜的艇上,不过是一种平均的说法。
一个一贯败阵的基因不能怪自己运气不好,因为它本来就是个“坏的”基因。

基因给我们在团队合作中的一些启发

这些晚期活动的致死和半致死基因之所以有机会穿过了自然选择的网,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在晚期活动的

按照进化论,容易得癌症的物种不容易存活下来,那为什么现在人会得很多癌症?当然,一部分是环境影响。这一块我认为作者说的也很有道理

在许多情况下,雌性动物因雄性动物不拥有一块领地而拒绝同其交配。有时,雌性动物由于其配偶被击败,领地被占领,而很快就委身于胜利者,这些情况的确时常发生。甚至在明显是忠诚的单配留物种中,雌性动物许配的可能是雄性动物的领地,而不是雄性动物本身

雌性个体以坚持订婚期要长的方式,剔除了不诚心的求婚者,最后只同预先证明具有忠诚和持久的品质的雄性个体交配。雌性忸怩作态是动物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求爱或订婚时间拉得长也很普遍。我们讲过,订婚期长对雄性个体也有利,因为雄性个体有受骗上当、抚养其他雄性个体所生幼儿的危险。

领地意识、忸怩作态这些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发生在人类身上一点也不奇怪

新人结婚的时候,不应该把手搭在圣经上说:「不论贫穷富有,健康疾病,都致死相伴」。而是把手放在《进化心理学》和《自私的基因》这两本书上宣誓:我将违背我的天性,忤逆我的本能,永远爱你

这个调侃也表达出了作者的观点

精彩书评

《自私的基因》最大的特点就是冷,比冷静更冷的冷,不动声色地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尽管这种结论不一定正确,却告诉了我们一种可能:生命和人生以及世界与文明的最终目的,可能是我们根本想不到的东西。 [8]
——作家刘慈欣

争议

《自私的基因》一书从基因的角度更深层的解释了达尔文的进化论,但该书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据说该书的出版商读过此书之后三天没有睡好觉,还有学校老师写信给作者,责问他怎么能写出这样一部书,因为他的学生觉得人生空虚渺茫而失去生活的勇气,善良的人们的内心世界遭到一次毁灭性的轰炸

参考

[1] 自然选择-百度百科
[2] 豆瓣书评
[3] 自私的基因-百度百科
[4] 自私的基因-知乎
[5] 史前生物-百度百科

posted @ 2022-08-10 10:03  songtianer  阅读(19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