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大-帅

中年油腻的胖子
  博客园  :: 首页  :: 管理

佛教起源于“百家争鸣”的外道横行的时代。其根建立在婆罗门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之上。

佛教的历次发展,从小乘到大乘、再到密教,都是两条腿走路:一是佛教精英(宗教思想)的思考和创造,二是普通信徒(经济上)的支持。

 

佛教的哲学观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也常在各种书上见到和讨论。比如大小乘的分家,比如大乘佛教内部的从中观到唯识。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在和外道“战斗”,并在“”战斗

中成长。 而另外一面,佛教背后的经济学讨论的一般不多。

 

显而易见:信徒的寡众决定了佛教的经济来源,而经济来源决定了宗教精英的持续创造力,而创新的宗教思想又进一步吸引民众。这就是佛教(或者其他一切宗教)发展的轨迹。

 

佛教最初的讲究苦修,只要有人布施饭食就能生存。这是最初的宗教经济需求,在规模不大的时候就有存活下去的希望。

其后,信徒一旦多了,各种思想就会有。从富裕生活信教的信徒显然不会长期接受这种苦修生活。

佛教的第一次分裂不可避免地来了。关于是否接受布施,大众部和上部座第一次分道扬镳。大众部更喜欢接受布施,在改善自己经济条件的情况下,还能说服信徒说布施也是一种修行云云。这反而增加了信徒的数量。

即使在上部座,在是否向王权靠拢这个立场上分歧也不算增加。终于有的派系开始借助王权的力量来发展。

王权---以孔雀王为例----不仅给社会做出表率,也在经济上大力支持佛教。阿育王据说每天供养万人,全印度到处建立佛塔以宣扬佛法,这些建筑仅靠化缘筹款是不可能的。

在此背景下,佛教得以在全印度广泛传播。

 

到了大乘佛教,情况显然又是一大变。

大乘佛教首先从人员上就广泛吸收富家翁和大贵族。比如维摩诘,他本身就是大富商,在他的资助下,佛教得以快速传播,僧人得以安居饱食。而作为回报,佛教也宽容维摩诘的奢侈淫靡的生活,说这是“方便法门”

和富豪结盟的佛教显然更有生命力,毕竟富豪们想来世成佛,也想今生富足安乐。

 

其后,佛教慢慢变得仅靠大的“精舍”(算是学术中心,由富豪、王族资助)中得以供养。及至密宗化以后,佛教虽然在少数人的供养更足了,但是也失去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失去了广泛的经济基础的佛教,必然走向衰败。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也有一个大致雷同的路线。

早期汉传佛教靠的是王权,形成了寺庙经济。寺庙有大量寺产,经济富足,众僧可以不事劳作。政治上也主张非佛都是外道,连儒家都看不起。隐隐然有独霸之势。

富裕的僧团甚至引起了皇帝的仇视,三武灭佛的背后其实有深刻的经济原因。

然而,战乱一来,富裕的寺庙首当其冲。大量的庙产破败,专注哲学思考的僧团无以为继。

 

这时候还得提及禅宗。禅宗得以长存,除了教义简单,其成功的经济模式也功不可没。把“劳作”当成“禅修”,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信徒,也给僧众自给自足的劳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彼时,大量的破产农户和流民,成了信徒的主流。他们借由宗教的保护得以生产,劳作,自给自足。同时禅宗也就顺利扎根发展。这种互相借力让中国的佛教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自力更生之路。

有了稳健的经济基础,禅宗纵横南北,成了佛教的主流。而其他偏重哲学意义的教派在乱世中大多无以为继。

----

顺便一提泰国的佛教。泰国鼓励年轻人都要当一段时间的和尚,这样就算是全民供养了佛教。在如此强大的经济基础上,啥教派其实都能发展下去。

 

为什么经济基础如此重要呢?

佛教中的精英分子(高僧)有的是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佛教,有的则是带有很多现实目的的。比如唐朝有的时候学佛比科考重要,有更快速的上升空间,很有吸引力,大量精英就投身佛教,从而带动了佛教的发展。

如果纯粹讲究苦修,那么大量的精英是都受不了这个苦的。没有了大量精英的宗教(或者zf)都注定会灭亡。

另外可以再引申一点:凡是违反人性的都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