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创始和发展离不开精英的参与和牺牲,无论是苦行还是哲学思辨。但是佛教的存活最终还是靠世俗人的理解和拥戴。其中矛盾贯穿了佛教发展的历史。
佛祖从王子出家苦修,代表的是这一类精英人物的行为方式。然而世俗中的大众毕竟好逸恶劳、知识浅薄,佛教在发展上避不开对世俗的妥协。妥协的过程既是佛教发展的大机遇,也是一步步作茧自缚,最终自我毁灭。
先说小乘这一边。
小乘佛教坚持佛教第一次结集的教义,不过就在小乘内部也开始了分裂,分裂的原因就是是否应该接受广泛的布施。上部座和大众部就是从此分道扬镳的。
佛教的发展必然离不开经济基础,接受广泛布施的大众部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走上了迅速发展的道路。这算是小乘佛教内部走群众路线的一次胜利。
大乘佛教从一开始就讲究兼容并蓄,吸收各种新的思潮,而不局限于原教旨。从其他教派改信来的大师,或者社会上的居士(富豪们)都给大乘佛教带来了巨大的活力。这就是一种从内部精英到吸引大众精英的过程。
比如龙树菩萨引入的中观学说,比如昙无谶带来的魔法咒语。更具代表性的是维摩诘。
维摩诘乃是富商居士,上交王公大臣,下游赌场妓院,但他自称精神高尚,这些行径都是为了普度众生的“权宜”法则。这种逍遥人间还同时成就菩萨大业的自然是人人艳羡。《维摩诘经》在汉传佛教极受推崇。
对于普通人来说,成就菩萨固然好,放弃现世安稳毕竟需要很大勇气。如果一边享受一边成佛当然是上上之选。
印度佛教败落之后,汉传佛教兴盛,佛教中心正式转移。汉传佛教在面临世俗化的时候,走的更远。
佛教的传入离不开精英,比如玄奘、达摩,但是要人人做到像他们一样钻研经典,考究哲学逻辑,那就太难了。换言之,佛教哲学理论只能在少数人中流传。
一开始这个矛盾并不突出,因为国家支持的寺院经济足可以支撑这样一个精英团体,他们可以不担心供养,专心钻研。
然而一到乱世,寺院被破坏,这批精英就是去了庇护。比如《洛阳珈蓝记》的记载一样,寺院大片破败,大师也要颠沛流离。
另一方面,佛教要传入民间,民众的知识水平不高,识字率太低,所以很多哲学理念并不能被广泛接受。
这时候,方便法门就出现了。
第一个走这条路的就是禅宗。禅宗的本意是“坐禅”,静坐禅悟。唐朝开始,禅宗开始蝉变,坐功不重要了,“悟”很重要。从慧能开始禅宗分裂成南北两派,南派主张“顿悟”,并且无需读经(六祖慧能本来就不识字)。所以禅宗变成了“无需读懂经典,无需做佛门功课,无需遵守戒律,只要顿悟即可成佛”的简单成佛法门。这一改变对底层老百姓非常有吸引力,毕竟读懂各种哲学观非常困难,而且坐禅也辛苦。
稍后发展起来的净土宗更加简单:只要口念“阿弥陀佛”既可以修佛,进入西方极乐世界。这种比“顿悟”更简单的法门后来居上,成了佛教发展的新趋势。
而其他天台宗、华严宗等就显得困难多了,因为思考佛教哲学需要智慧,需要稳定的寺院经济和供养,需要高素质的信徒(起码识字)。劣币驱逐良币是必然现象,这些学术性的哲学派慢慢势力衰落起来。
走入大众的佛教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存活并告诉发展了起来,然而代价就是,极简的佛教教义已经和当初的佛教大相径庭了,好坏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