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草白纸

胡说八道,谁信谁输

前日,友人争论一些问题。话题中心点很大、很宽泛,我一时忍不住加入了讨论,但碍于时间与工作关系并未能完全道出我的观点。本来约好,于昨日写出我的观点。因私事耽误,遂今日叙写一些我本来属于我个人的观点。可能会旁征博引,也可能引典出错,万望海涵。

 

好像争论是由一篇博客开始,好像讲述的是上进男与拜金女。如果要展开这个话题,我想先让大家看看我开始对于这些话题思考的心路开端——《灵魂的彷徨》

 

所谓男人、女人、房子好像变成了现代人解不开的心结,自古吹萧引凤、筑巢引凰。公鸟勾引雌鸟先筑个巢,再亮个一下谁的鸟毛靓闪,无可厚非。就算是神鸟亦是如此。

 

此番论述,解释我们的心理成因,同时分析这一辈人的迷茫,然后给出我自己面对迷茫所提出的解决方案。

 

历史原因

1960年~1962年,人丁稀疏的三年。

从1963年到1968年,这五年间人民老百姓吃着红薯、有力气、有闲劲,玩命造人。按照莫言的高密老乡的说法,这一批娃就是红薯娃。

 

这批红薯娃,就是我们的父辈。在这批红薯娃成长起来后的二十年,于是就有了1985年到1992年出身的我们这一辈。(年份数值,可能不准确)

这批红薯娃,普遍有着至少两个兄弟姊妹。在他们从小成长起来的世界里,可能有着兄弟之间的争斗,可能有着姊妹之间的团结。不管如何相对于孤单成长的我们这一辈,没法从自小的争斗里学会对于心理外部世界的争斗,同样也没法学会团结里对于心理外部世界的沟通。

我们父辈的父辈养儿女——散养。何为散养,带会大儿子或者大女儿穿衣、做饭,其他幺儿、幺女跟着学、跟着做,自小互相模仿、学习。老大可能10岁左右就会带还在襁褓中的小弟、小妹。

我们自小缺少学会关心他人的真实场景,可能当我们询问为什么需要关心时,他们的回答也只是“因为他是爷爷,因为她是奶奶”。片面的回答,掩盖了一切内在的关系。

自私没错,但我们这辈常常只记住了自私。因为爱,让我们学会分享。


教育因素

首先承认,带婴儿我们的父辈比我们要有先行学习的机会,但是要承认人都是教育出来,教育最初都是模仿开始的。我们的父辈并未能从他们的父辈那里学到太多教育子女的心得,当然这要首先考虑父辈的父辈的文化层次因素以及文化传统因素。

说父辈没做好教育,其实就是我们欠教育。

大家仔细思考,我们大学毕业前是否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可曾思考过漫漫人生路?

 

父辈们对于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一个电话过来,吃了饭没有、冷不冷、住得习惯不、好好学习、不要耍朋友、还有钱么?这类看似关心,但却从来没落到重点的话题。大多数时候只晓得花钱打发我们,或者花钱请家教老师,更可能或者是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来一句“你们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你们当老师的就要负责“。往往他们认为,出了钱的你们就该负责。当然我也说了是往往,总是会有少部分具有先见之明的家长。

 

至少来说,我们的父辈极少数指导我们如何交朋友,如何选择朋友,如何处理朋友间的关系,如何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计划利用手里的金钱。这些东西,他们都是从兄弟姊妹那里学来,对于他们仿佛天生,对于自小孤立的我们这个学习成本往往被递接到了工作之后。


时代特性

但是因为独生子女这一时代特性,让他们对待教育无所就措。只拿着一条”穷养儿,富养女“当作了金科玉律。

 

--------------------------------------------------------------------------------------------------------------------------------------------------------------------------

 

谈到了”穷养儿,富养女“,可能这句话在那个物质并不发达,商品经济并不繁盛的时代,确实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现而今呢?有多少男女到了毕业工作也很难经济自立。

 

--------------------------------------------------------------------------------------------------------------------------------------------------------------------------

 

男孩儿穷养,自小缺乏消费观念,商品意识淡泊,买东西不知道讨价还价是一方面,毕业后突然袭来的经济压力,很容易压垮本来就未经风雨的少年。

女孩儿福养,自小消费欲过剩,衣装、首饰、化妆品,一样不能缺,不就69块的眉笔么,有什么大不了,毕业工作那点工资只能寻求依赖,让她不拜金不做拜犬女,那谁又有能力来改变她自小的认知体系?


压力区别

好吧!大家可以说:”有什么压力啊,朝家里要钱就是了“。这又引发了另一个决口,本来前疮百孔的堤坝,就这样给完全崩了。无止境的索取,啃老变成了理所当然。

家里资本雄厚的,给予他打造了珍珠港式的航空母舰级庇护所,毕业安排工作,买个车子练手玩,公司附近预购一套两居室,方便大老远的过来看看;

家里条件稍微次点的,就给他筑造了阶梯式的远洋港湾,毕业了先打发你自己出去历练历练,找个关系公司安排清闲工作先做着,历练两年再给安排好的,一步步的添置硬件;

家里条件不怎么样的其实占了大多数,至少父母不给拖后腿就成了。一个人独立在外,没有个靠山,也没有可以聊天排解的对象,一个电话回家,只能说还好,因为电话那头给不出任何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或说是建议,因为你所面对的他们也没有面对过。

红薯娃们顶替父母进厂上班,没有就业压力;进厂分配宿舍,毫无住房压力;上下班都是坐厂里交通车,也没有买车的压力;认识结婚 对象都是亲朋介绍,而且他们那时青年人确实吃这一套,丈母娘只要求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那时的工资相比于商品价格,也达到 需要借钱分期几十年还款的程度,所以也没多大婚嫁的压力。

 

分析了上一辈人的压力,以及他们所未能面对的挑战,那来看看我们的压力吧。 从小我们的压力来自于别人家小孩,七大姑八大姨的子女,班里的同学,女朋友,女朋友的前男友,前女友的现男友,女朋友的同学、亲戚、丈母娘、小舅子、小姑子等等等。

其实不考虑这些人,一个人孤单单的过,一个人吃饱全家管饱,一个人买蛋糕给自己过生日,一个人情人节给自己买朵玫瑰,一个人。

理性的看待问题,其实女人更容易个人独立生活,然而男人不行。

------------------------------------------------------------------------------------------------------------------------------------------------------------------------------

继续说我们的压力吧。我们这代人的压力来自于比较中,至于与谁比较,前面已经写到不再赘述。就像是我们这代人开同学会,必然是各种炫耀,各种寻找存在感。

在此我想要引申存在主义哲学——

世界没有终极的目标;人们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隐隐约约而有敌意的世界中;人们选择而且无法避免选择他们的品格、目标和观点;不选择就是一种选择,即是选择了“不选择”;世界和我们的处境的真相最清楚地反映在茫然的心理不安或恐惧的瞬间。

人与宇宙的存在本来就没有意义,当然没有意义也是意义的一种。人在选择存在意义时,同时选择了意义的本质与外在。(我尽量用所能理解的简单化语言解释,不能理解请跳过。)

很多很多人只看到了外在,看似那个人过得很幸福,那么他就过得很幸福。同样那个人也享受你眼光所投射的瞩目之光,在意识里感受这种外在的存在感。

引述诸多,其实我想表达的关键在于——太多人没有明白存在的本质,没有思考透自我存在的意义,从而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压力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存在于主观世界里的。

一个没心没肺的负心汉,不会认为对她负责是必要的,所以不会认为那是压力;

一个追求物欲的拜金女,不会被所谓的道德牵制住,因为在她眼里那些所谓的道德都是不知所谓。


存在的意义

存在的意义,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能当年柏拉图与苏格拉底的争论探索出结果,但汉莫拉比的碑文也没人能真正看懂、明白。既然没几个人能明白,同时那答案属于明白的那几个人。我们就不讨论这个了。(别跟我较真说柏拉图、苏格拉底没讨论过这些,汉莫拉比跟他们扯不上关系,我抒情一把不行啊!!!)

----------------------------------------------------------------------------------------------------------------

三立原则

分析总结,自我反思,花了三年时间总结思考,让我想出了三立原则——立人、立路、立心。

立人:

  • 认识自我,分清楚社会意识下的自我与内心世界的本我的差别。
  • 认识角色,做好自我角色定位。(PS:推荐学习下胜任素质模型)
  • 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别,所谓浮于表面,就是只看见了别人比自己强,然而没有看见他之所以强的深层原因。(PS:推荐学习下冰山模型)
  • 建立起科学、自主、独立的价值观,辩证统一的道德观。(PS:所谓科学、自主、独立,就是做事不要以个人主观意识思考,客观、全面的从空间角度和时间角度思考。就如我前面的分析一样。)
  • 先做人,再做事。所谓先做人,在做事。表现在与有承担,不找客观理由。

立路:

  • 建立起良好的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意识。(PS:推荐看看GTD)
  • 在自己的从业道路上不断实践,同时不断总结沟通意识与提问技巧。(适时的言辞恣意,仔细观察别人表情,能从中品味世间百态。)

立心:

  所谓立人,建立起在社会中的自我观念;

  所谓立路,通过各种意识的掌握,规避路途上的坑坑洼洼;

  所谓立心,建立在前两点之上,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信仰。

  有的人信仰家庭,有的人信仰政治,有的人信仰宗教。不管如何?信仰,只是在我们坚持道路、不断行走感觉疲惫时,回想下我们的信仰,让我们又能重新拾起继续走下去信念的东西。

posted on 2013-10-01 14:15  潦草白纸  阅读(36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