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关

网关的由来

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是一个可以独立开发和运行的组件,而一个完整的微服务架构由一系列独立运行的微服务组成。其中每个服务都只会完成特定领域的功能,比如订单服务提供与订单业务场景有关的功能、商品服务提供商品展示功能等。各个微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 REST API 或者 RPC 完成通信。 微服务之后在某些层面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一个用户查看一个商品的详情,对于客户端来说,可能需要调用商品服务、评论服务、库存服务、营销服务等多个服务来完成数据的渲染在这个场景中,客户端虽然能通过调用多个服务实现数据的获取,但是会存在一 些问题,比如:

  • 客户端需要发起多次请求,增加了网络通信的成本及客户端处理的复杂性。
  • 服务的鉴权会分布在每个微服务中处理,客户端对于每个服务的调用都需要重复鉴权。
  • 在后端的微服务架构中,可能不同的服务采用的协议不同,比如有 HTTP、RPC 等。客户端如果需要调用多个服务,需要对不同协议进行适配。

微服务网关的作用

所以,我们可以在微服务之前增加一个前置节点,这个节点就是网关,
什么是网关呢? 大家都知道,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必然要经过一扇门,同样,从一个网络向另一个网络发送信息,也必须经过一道关口,顾名思义,网关就是一个网络连接到另一个网络的“关口”。也就是网络。
而在微服务架构中,它不仅仅只是一个网络互连的一个关口,还有更多的作用,上面分析的这个场景为例,增加网关之后。

对于这个的场景来说,增加了 API 网关之后,在 API 网关层可以把后端的多个服务进行整合,然后提供一个唯一的业务接口,客户端只需要调用这个接口即可完成数据的获取及展示。在网关中会再去消费后端的多个微服务进行统一的整合,给客户端返回一个唯一的响应。
当然,网关不仅只是做一个请求转发以及服务整合,有了网关这个统一的入口之后,它还能提供

  • 针对所有请求进行统一鉴权、限流、熔断、日志。
  • 协议转化。针对后端多种不同的协议,在网关层统一处理后以 HTTP 协议对外提供服务。
  • 用过 Dubbo 框架的读者应该知道,针对 Dubbo 服务还需要提供一个 Web 应用来进行协议转化。
  • 统一错误码处理。
  • 请求转发,并且可以基于网关实现内外网隔离。

网关的作用

性能:API高可用,负载均衡,容错机制。
安全:权限身份认证、脱敏,流量清洗,后端签名(保证全链路可信调用),黑名单(非法调用的限制)。
日志:日志记录(spainid,traceid)一旦涉及分布式,全链路跟踪必不可少。
缓存:数据缓存。
监控:记录请求响应数据,api耗时分析,性能监控。
限流:流量控制,错峰流控,可以定义多种限流规则。
灰度:线上灰度部署,可以减小风险。
路由:动态路由规则。

服务网关的要求

从上面的这个架构图来看,网关成了所有流量的入口,那么对于这样一个角色来说,它需要在某些方面有很高的要求。

  • 稳定性,
  • 安全性,防止恶意请求,以及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 高性能、可用性,
    • 网关作为所有流量的入口,那么对于性能这块的要求就非常高了,因为一旦网关的性能出现瓶颈,即便后端的服务性能再高,意义也不大
    • 网关必须要支持集群部署,这个是分布式架构的基本要求。否则网关服务挂掉就会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
  • 扩展性,可维护性,对于定制化需求方面,如何实现可扩展;

常见的网关方案

OpenResty(Nginx+lua)
Kong,是基于openresty之上的一个封装,提供了更简单的配置方式。 它还提供了付费的商业插件; 
Tyk(开源、轻量级),Tyk 是一个开源的、轻量级的、快速可伸缩的 API 网关,支持配额和速度限制,支持认证和数据分析,支持多用户多组织,提供全 RESTful API。它是基于go语言开发的组件;
Zuul,是spring cloud生态下提供的一个网关服务,性能相对来说不是很高;
Spring Cloud Gateway,是Spring团队开发的高性能网关。

网关选型

对于网关选型,主要关注几个方面

  • 部署和维护成本
  • 开源还是闭源
  • 是否私有化部署
  • 功能是否满足当前需求
  • 社区资料的完善以及版本迭代和功能维护
posted @ 2020-12-15 13:54  snail灬  阅读(30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