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伤了中国芯?

最近,中国芯片业丑闻频出,先是汉芯造假,接下来是方舟3号搁浅。一时间,舆论哗然,举国惊愕。上亿元的国家科技投入,承载着无数希望与梦想的中国芯,最终结果却是造假、搁浅。中国芯究竟怎么了,到底是谁伤了中国芯?

  应该承认,这样的结果既与个别科研工作者学术道德低下、个别所谓的权威专家学术不严谨有关,也与国家科研经费监督不严有关。在刚刚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期间,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再一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但是,任何事情不能孤立地看,否则答案往往是片面的。其实,只要把这些事与中国芯片业的发展环境联系起来,就不难得出答案,那就是浮躁的心态伤害了中国芯。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的跟踪、模仿战略使我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被动,跨国巨头凭借“低端锁定”策略,不仅从中国人手中攫取了大把钞票,而且严重阻碍了国人创新力的发挥。突出表现在,由于没有自己核心芯片,中国企业只能受制于人。

  面对新形势,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于2000年6月颁布了《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造芯”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芯片成为全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挥之不去的情结。

  一时间,狂热、躁动成为中国芯片业的真实写照。人们渴望第一颗中国芯早日横空出世,期待着更多的中国芯突破跨国公司的重重包围,梦想着重振科技大国雄风……

  也许是长期以来的压抑,也许是太相信自己的智慧,对很多芯片研发计划,国人给予了太多的信任和热情。当第一颗芯片诞生时,专家的称赞、媒体的吹捧、民众的欢呼,使其成为了民族的骄傲,芯片的发明人也因此成为民族英雄。之后是政府的优惠政策、巨额资金,推动着“造芯”运动滚滚向前,一号、二号……

  然而在表面繁华的背后,一股股暗流涌动。投机者瞄准的目标不是寄予了国人深厚情感的芯片,而是国家并不宽裕的科研资金。“汉芯”造假者陈进,正是利用了人们对芯片的饥渴,走上了骗取国家巨额科研资金的歧途。

  可以说,也正是国人对芯片的盲目追捧,忽视了科学本身的固有规律,才造成了现在这种结局。也正是在这种国民心态作用下,专家、媒体、政府官员有意无意中违背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助长了造假风盛行。 [博主注:或许长期以来所倡导的跨越式发展,本质上就是一个违背科学发展规律的政策,中国人的浮躁和短视,在这个愚蠢政策的掩护下,发挥的淋漓尽致。]

  自主创新需要长期的积累,需要脚踏实地、严谨求实作风。尤其是芯片这样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更需要科学的态度,需要付出巨大的心血和不懈努力。

  另外,在尊重科学的同时,还应该在科研立项、专家鉴定、资金拨付、动态监督等方面加以完善。否则,类似汉芯造假、方舟搁浅等行为,将严重腐蚀中国自主创新健康的肌体,致使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成为国人一个永远的梦。

  来源:中国新技术产业导报

posted on 2009-05-15 01:44  smwikipedia  阅读(336)  评论(2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