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硅谷成长因素分析
众所周知,美国硅谷是举世瞩目的高科中心,引领着世界科技革命和技术创新的潮流。据统计,目前硅谷高科技公司共有 8500多家,全球100家大的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发迹于硅谷;全美100家大科技公司中,三分之一总部设在硅谷;在全球500家成长最快的企业中,小小的硅谷就占去了 62家。就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来看,到2000年初,已经超过为1万亿美元,而华尔街的上市公司的资本市值是5140亿美元、底特律的汽车工业为1360亿美元、好莱坞娱乐业为 760亿美元。仅思科公司的总市值就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比通用汽车(GM)、福特汽车(Ford)和克莱斯勒(Chrysler )的总和还多。
再从销售来看,截止上个世纪末,硅谷的年销售收入就超过3,000亿美元,超过我国当年全国GDP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人口仅100多万的硅谷创造了相当于3亿多中国人创造的财富。 尽管受到9·11的严重冲击,近两年来,作为硅谷经济风向标的前150名高科技公司仍然保持着惊人的增长速度,总经营收益以两位数字增长。其中,位居前列的仍然是惠普、英特尔、思科、升阳等电脑网络设备生产服务商。今天的硅谷仍然是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硅谷"硬实力"的成功成了美国人心中的骄傲。难怪 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过,主导21世纪进程的两个因素之一是美国的高科技(另一个为中国的城市化)。
硅谷高科技的发展也像一块磁铁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构成了一个 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形成了多民族、多元文化的聚集群。以硅谷腹地圣塔克拉拉县为例,在其人口中,就有高达61%的居民是来自177个国家中的 194个民族。如今在100多万人口的城市群落中,硅谷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占2/3,尤以中国人和印度人居多,其中华人开办的或由华人担任CEO的公司就达2000多家。为此,有人戏称, 50年代如果没有IC(集成电路)就没有硅谷的起步,今天如果没有IC(Indian & Chinese),也就没有硅谷的繁荣了。
硅谷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获得巨大成功,产生如此大的魅力,如今已是诸多人类文化学家们研究的重大课题。有不少人认为,硅谷成功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 、50年代政府支持的国防工业和后来以半导体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电子产业集群[3]。其实,这仅仅是硅谷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表面现象,真正促使硅谷迅速发展成为世界高科技中心的原因,应该是其独特创新文化和公认的社会价值体系。如果说,创新是硅谷的生命线,创新文化价值观则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思想火花和基础。这种创新、创新文化以及社会价值体系,为构建硅谷灵活的创新机制,汇聚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拥有创新科技团队,促进科技创新迅速发展,营造出良好的 社会生态环境。
硅谷的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文化形态,它包括文化对创新的作用和如何去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而硅谷的价值观则是每个人判断是非善恶的信念体系。这种正确的价值观被视为"看不见的手",决定着人生的成败。在硅谷,无论是社会、商业和经济活动,还是个人活动,都始终离不开这种以诚信为核心的文化价值观。因此,宏观上讲,硅谷创新文化是建立在以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为背景的一种全新的价值体系,是指导创新的一种理念文化,因为"硅谷人"深深懂得,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引导,需要文化的繁荣,任何哲学社会科学落后的国家,不可能有先进的自然科学,更不可能有重大的原始创新;微观上,硅谷创新文化则表现出的是一种很具体的文化形态,是一种对创新活动失败和成功的独特价值观。这种创新文化价值形态的循环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4]:
第一,能者在上的公司信仰。技术社会的创新主体是人。在硅谷,创新的主体从来就不看他是什么背景,来自哪个国家、地区和民族,年龄和经验没有多大作用,肤色也无所谓。创新或创业完全取决于科技人才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例如 在1990到1996年间硅谷所办的4000家公司中,就有27%是中国人和印度人办的,几乎占去了公司业主的三分之一。而在硅谷科技人员中,约有六成是亚裔人。
第二,宽容失败的理念。科学的道路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在攀行的道路上总少不了失败。可 通常,失败往往对创业者来说不仅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而且还会带来不便。可在硅谷,这里却崇尚的是"It is OK to fail"(败又何妨)一种宽容的创新文化理念,他们视失败为最好的学习机会。 硅谷创新文化中还有的另外一句至理名言也很有代表性, 即"失败后还有明天";"努力工作,努力享受,不要为工作和享受之间的差异而担心,那实在算不了什么 "(Work hard, Play hard, and don't worry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ork and play. There isn't any )。可以说,硅谷不是建立在成功之上,而是建设在失败的基础上。在"硅谷人"看来, 拥有一个非常健康心态的创业者,能够轻而易举地承受失败,重新拔锚起航。
第三,容忍"背叛"的态度。"忠诚"在许多国家的企业中都被视为招聘或考核人的重要标准。可在硅谷,员工的流动和"背叛"不受任何限制和谴责,"跳槽"不仅没有什么关卡,而且还被视为是一种完全正常的职业行为。加州大学Rebitzer教授在对硅谷这种现象研究后得出结论,在1994-2001年的大学毕业后在硅谷工作的人中,平均每月有 2.41%的人变换雇主,高出美国其他地方的40%。因为对创业者而言,为了不断探索和丰富阅历,他们一般也不会长期忠实于一家企业,一个老板,总是会主动砸掉自己的"饭碗",去寻找更有发展前途的创业机会,实现"人往高处走",去圆自己追求成功的梦想。
第四,精诚合作的团队(team work)精神。团队精神是现代企业迅速成长壮大的重要保证。硅谷团队精神主要体现在以诚信为核心,"以人为本"追求共同目标的创业理念上硅谷高科技企业团队构成的目的也很明确,一个高素质和高效运作的团队大多由三种不同类型的人组成,即:拥有技术专长的人;具有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并权衡这种建议,然后作出有效选择的人;若干善干聆听、反馈、解决冲突及其他人际关系技能的人。有了这三种人,这个团队就具有大脑善于思维,有胆识善于决策,有耐心不断听取意见并抓落实的人文特质和高效运作的组织构架。硅谷对创新型人才的素质也有具体标准,那就是高科人才一般都必须具备"直觉、意志、欢乐、力量和热情"五大要素。
第五,嗜好冒险的行为。硅谷创新文化的基础是灵活的机制、甘冒风险的诚信价值观。许多技术人员和企业家认为,只要抓住机遇,勇于冒险,机会将会永存。即使失败了也不必计较,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另外,"硅谷人"的冒险还表现在生活中,他们总是喜欢寻求蹦极、高空跳伞等刺激活动,来激活自己创新的力量和智慧。
第六,全新的投资理念和生产结构的开放性。硅谷是一个高度发达开放型的技术社会,"硅谷人"对投资创业有很多独特的理念。无论是工程师,还是亿万富翁,赚钱之后,都不愿意作"守财奴",而是把赚到的钱再投资到创业环境中去,投到新的领域,创造新的财富,以追求更高的起点。而在公司构架方面,也不是搞大而全,而是注重社会化的分工与合作,这种开放性的生产方式为技术的快速革新创造了条件。
硅谷创新文化还特别强调知识的共享,营造出开放性学习型社会的氛围。在"硅谷人"眼里,当今世界研发技术复杂性增强,知识更新加快,许多学科和领域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综合知识等,任何人都无法单独完成复杂的技术创新,而需要别人的帮助。因此,知识交流和知识共享形成了硅谷社会开放性的一大风气。
第七,热衷改变自己的位置。"位置"常常被用来权衡一个人的地位和身价,有了一个理想的"位置",谁也不会轻易放弃。可"硅谷人"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勇气,敢于和善于自己吃掉自己,通过一次次地吃掉自己,不仅使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空前地升华,而且还创新了技术,创新了文化,创新了社会财富和人生价值。
第八,对产品而不是金钱的痴迷。金钱固然对谁都重要。可"硅谷人"却不愿意当金钱的奴隶,他们总是以宗教般的虔诚心态去追求高新技术,希望能够以创新技术成果推动世界进步。
第九,机会的慷慨分布。硅谷技术社会的特点还体现在社会的扁平化,人与人都是平等的,谁都不用嫉妒谁。"硅谷人"懂得,机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均等的,总是与自己同行,关键就看自己如何去把握。因此,平时每个人都十分重视"充电",提高自己的创新技术水平,锻炼自己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第十,分享财富的强烈倾向。硅谷的财富观也具有独特之处。如从期权(option)到给员工健康检查,免费午餐晚餐,为科技人才和家属创办幼儿园,提供优厚的退休金等,至少在高科技公司内部,财富大多被群体分享而不是被某些少数人独食。
感悟硅谷的魅力,回顾我国高新区的历史,如果从1980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算起,我国高新区建设已经走过了近30年,目前拥有54个国家级高新区、14家"光谷"和数十家大学科技园区。毋庸置疑,它们在提升我国高科技实力、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有诸多不尽人意,仍然停留在形式上和"形象工程"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缺憾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没有在一个高度发达技术社会培养起一种得到广泛认可的创新文化价值观,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新区的健康和可持续成长。从硅谷成功的经验中,我们是否应该借鉴的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