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刘同的《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摘录:

学会自我思考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别人说的都是对的吗?

有些付费专栏,被人讽刺得一文不值。当我真正去听了之后,觉得受益匪浅。有些书,被人贬得一塌糊涂,但我自己去读了,觉得相见恨晚。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很懊恼——为什么我之前会听信别人的看法呢?其实,多听别人的意见没错,但“别人”是谁很重要。我想了想,那些意见都来自网络,来自某些我并不觉得很有鉴赏力的人,反而我身边那些工作出色、人生“正向”的人只会积极推荐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很少去讽刺什么不好。可能这就是人的构成。比如说,那些市面上的励志书到底有用吗?

 

想法:

有时候真的会感同身受,有些东西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懂。有些书,被人贬得一塌糊涂,或许真的写的不好,但是总有其价值的地方。有些书,被贬得一塌糊涂,可能只是无法体会而已。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事情注定只有一小部分人经历,看到此类文章,难免感同身受,或许在别人看来是夸张,但若你处于相同处境,没准更夸张。别人的意见得听,但是得选择的听,毕竟每个人思维或多或少都有局限性,存在盲区,不然怎么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部分人信奉佛教,见到西游记的菩萨都会下跪,还有些信奉其他教的。对于不信教的人来说,就会很不理解,觉得迷信,现在大部分人还都是科学至上的吧。有时我也在想,世界上确实也存在着很多科学都无法解释的现象,那么是为什么呢。我不信奉什么,只是同样保持着疑惑,也没有能力为自己解惑。但是同样,也不觉得人家思想有什么不对。不管信奉什么,那都是一种信仰,如果它能推动自己进步,那就是好的。就像最后一个问题,“那些市面上的励志书到底有用吗?”,很多人觉得那是鸡汤,读之无用,但是谁又知道它又帮助多少人走出了迷茫呢。对于需要它的人就是有用,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有不同的想法,产生的效果也不同,那么到底结果如何,还是取决于自己。书,只是给了你一个引导的方向,你可以不赞同,可以放下,可以不读,那只是人家的观点,人家眼里的世界。当然,看过不同人眼里的世界,心中自会有一个世界。

posted @ 2019-05-30 17:02  o云淡风轻o  阅读(31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