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小事常常能够触动你我的心灵,让我们对人生有所感悟,一个有意思的小寓言也往往能够给管理者以启迪。
寓言内容如下:
猎人带着猎狗去森林中打猎,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后来兔子一拐弯,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猎人看到这种情景,讥笑猎狗说:“小的反而跑得快多了。”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人想,猎狗说得也对。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办法,让猎狗也为自己的生存奋斗。猎人思前想后,觉得有必要给猎狗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表现优秀的会得到更多的奖赏。
于是,猎人就多买了几条猎狗,并规定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抓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五根骨头,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饭吃。刚开始猎狗们很反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机制。这一招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努力去追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没有吃的。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猎人发现虽然每天都能捕到五六只兔子,但兔子个头却越来越小。原来有些善于观察的猎狗,发现大的兔子跑得快,逃跑的经验非常丰富,而小兔逃跑速度相对比较慢,逃跑的经验也少,所以小兔子比大兔子好抓多了。而猎人对于猎狗的奖赏是根据其抓到兔子的数量计算的,不管兔子的大小,那些观察细致的猎狗最先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抓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们说:“反正大小对奖惩没有影响,为什么要去抓大的呢?”
猎人决定改革奖惩办法,按照兔子的重量来计算给猎狗的食物。这样改革后,猎狗们都尽量去抓大的兔子。这一招好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邻居家的猎狗和自己的一样多,可抓到的兔子却比自己多得多。猎人很奇怪,就去问邻居。邻居介绍说:“我的猎狗中有能力强的,有能力差的。我就让能力强的去帮助能力差的,让它们之间互相学习。另外,我将猎狗编成几组,每一组猎狗分工配合,这样,抓到的兔子数量就明显上升了。”
猎人觉得这样的方法非常好,回家后也决定让自己的猎狗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并将猎狗编成几个小组。实行一段时间后,猎人发现效果一点也不好,猎狗们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小组抓到的兔子数量反而没有以前单干时抓到的多。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让猎狗们互相学习,提高抓兔子的本领,这点肯定没错;将猎狗分成几组,分工配合,应该也没有错,因为猎人的邻居就是这样做的呀。猎人决定和猎狗们开会讨论,猎人对猎狗说道:“我让你们互相学习,提高抓兔子的技能,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呢?另外,为什么配合起来还不如单干的时候成绩好呢?”
猎狗说:“抓兔子已经很辛苦了,学习还要占用我们的时间,抓到的兔子当然少了,但骨头还是按照以前的分配方式,你让我们怎么愿意去学习呢?另外,你将我们编成几组,分骨头的时候却没有考虑到我们是怎样分配工作的,我们每个小组内部经常为分骨头而打架,你让我们怎么合作?”
猎人觉得猎狗说得也有道理,决定彻底改革分骨头的办法。不管猎狗每天能否抓到兔子,都给固定数量的骨头,抓到兔子以后,还有另外的奖赏。但是仔细一想,还有很多问题,因为现在是按照小组来工作的,小组中有的猎狗负责追赶兔子,有的负责包抄,有的负责在外围巡逻,防止兔子从包围圈中逃跑。每个小组按照抓到的兔子来领取奖赏,小组内部应该怎样分配呢?骨头数量是永远不变,还是过一段时间调整一次?分工不同的猎狗得到的固定骨头数是否该一样呢?猎狗会不会自己跑出去抓兔子,而不上缴呢?
这是一个关于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的典型案例。
寓言内容如下:
猎人带着猎狗去森林中打猎,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它,追了很久仍没有抓到。后来兔子一拐弯,不知道跑什么地方去了。猎人看到这种情景,讥笑猎狗说:“小的反而跑得快多了。”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而它却为了性命而跑呀。”
猎人想,猎狗说得也对。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就得想个好办法,让猎狗也为自己的生存奋斗。猎人思前想后,觉得有必要给猎狗引入竞争机制,在竞争中表现优秀的会得到更多的奖赏。
于是,猎人就多买了几条猎狗,并规定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抓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五根骨头,抓不到兔子的就没有饭吃。刚开始猎狗们很反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渐适应了这种机制。这一招果然奏效,猎狗们纷纷努力去追兔子,因为谁也不愿意看见别人吃骨头,自己没有吃的。
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猎人发现虽然每天都能捕到五六只兔子,但兔子个头却越来越小。原来有些善于观察的猎狗,发现大的兔子跑得快,逃跑的经验非常丰富,而小兔逃跑速度相对比较慢,逃跑的经验也少,所以小兔子比大兔子好抓多了。而猎人对于猎狗的奖赏是根据其抓到兔子的数量计算的,不管兔子的大小,那些观察细致的猎狗最先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对猎狗们说:“最近你们抓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
猎狗们说:“反正大小对奖惩没有影响,为什么要去抓大的呢?”
猎人决定改革奖惩办法,按照兔子的重量来计算给猎狗的食物。这样改革后,猎狗们都尽量去抓大的兔子。这一招好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邻居家的猎狗和自己的一样多,可抓到的兔子却比自己多得多。猎人很奇怪,就去问邻居。邻居介绍说:“我的猎狗中有能力强的,有能力差的。我就让能力强的去帮助能力差的,让它们之间互相学习。另外,我将猎狗编成几组,每一组猎狗分工配合,这样,抓到的兔子数量就明显上升了。”
猎人觉得这样的方法非常好,回家后也决定让自己的猎狗互相学习、互相配合,并将猎狗编成几个小组。实行一段时间后,猎人发现效果一点也不好,猎狗们根本就没有学习的积极性,每个小组抓到的兔子数量反而没有以前单干时抓到的多。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让猎狗们互相学习,提高抓兔子的本领,这点肯定没错;将猎狗分成几组,分工配合,应该也没有错,因为猎人的邻居就是这样做的呀。猎人决定和猎狗们开会讨论,猎人对猎狗说道:“我让你们互相学习,提高抓兔子的技能,你们为什么不愿意学习呢?另外,为什么配合起来还不如单干的时候成绩好呢?”
猎狗说:“抓兔子已经很辛苦了,学习还要占用我们的时间,抓到的兔子当然少了,但骨头还是按照以前的分配方式,你让我们怎么愿意去学习呢?另外,你将我们编成几组,分骨头的时候却没有考虑到我们是怎样分配工作的,我们每个小组内部经常为分骨头而打架,你让我们怎么合作?”
猎人觉得猎狗说得也有道理,决定彻底改革分骨头的办法。不管猎狗每天能否抓到兔子,都给固定数量的骨头,抓到兔子以后,还有另外的奖赏。但是仔细一想,还有很多问题,因为现在是按照小组来工作的,小组中有的猎狗负责追赶兔子,有的负责包抄,有的负责在外围巡逻,防止兔子从包围圈中逃跑。每个小组按照抓到的兔子来领取奖赏,小组内部应该怎样分配呢?骨头数量是永远不变,还是过一段时间调整一次?分工不同的猎狗得到的固定骨头数是否该一样呢?猎狗会不会自己跑出去抓兔子,而不上缴呢?
这是一个关于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建立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