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原创文章首发于【ITPUB企业级】公众号,转载请微信联系:ITPUBeditor 难道当管理就只会用加班这个手段吗? 除了让团队加班管理者还会什么? 工作中偶尔的这些“感叹”“发问”,相信不禁或多或少曾引发我们的思考,接下来也想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下。 质量约束,离不开三板斧 我一直认为,我们所做的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10-17 18:40 陈珙 阅读(3301) 评论(28) 推荐(22) 编辑
摘要: 该篇文章与视频是早在ITPub发布的,如今同步过来,视频与文字都下方,大家可以选择方便方式进行阅读观看。 前一阵子在我自己建立的技术社区里出现了个话题,某某大佬3年就成为了架构师了,真的非常羡慕。当时我倒没参与讨论,因为我一直在重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三年真的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架构师吗?要是我直接回答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3-06-27 14:08 陈珙 阅读(3666) 评论(21) 推荐(3) 编辑
摘要: 系列文章 .Net微服务实战之技术选型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技术架构分层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DevOps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负载均衡(上) .Net微服务实战之CI/CD .Net微服务实战之Kubernetes的搭建与使用 .Net微服务实战之负载均衡(下) .Net微服务实战之必须得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6-29 18:34 陈珙 阅读(10708) 评论(26) 推荐(83) 编辑
摘要: 系列文章 .Net微服务实战之技术选型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技术架构分层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DevOps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负载均衡(上) .Net微服务实战之CI/CD .Net微服务实战之Kubernetes的搭建与使用 .Net微服务实战之负载均衡(下) .Net微服务实战之必须得面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6-23 18:12 陈珙 阅读(5337) 评论(21) 推荐(64) 编辑
摘要: 前言 【本文于2022-5-10日首发于ITPUB微信公众号平台】 该篇文章是我第一次跟DTCC合作编写的,整篇文章大概8000字,可能花您15分钟阅读。我和DTCC的韩楠老师,共花7了天时间,每天把该文章打磨到晚上12点,在这非常感谢编辑老师的负责与付出。 这篇也是我分享里为数不多“进阶”与“成长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5-10 18:23 陈珙 阅读(33657) 评论(139) 推荐(538) 编辑
摘要: 前言 毫不夸张的说咱们后端工程师,无论在哪家公司,呆在哪个团队,做哪个系统,遇到的第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绝对是数据库性能问题。如果我们有一套成熟的方法论,能让大家快速、准确的去选择出合适的优化方案,我相信能够快速准备解决咱么日常遇到的80%甚至90%的性能问题。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我们得先了解到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4-11 08:14 陈珙 阅读(8976) 评论(37) 推荐(139) 编辑
摘要: 前言 我曾经面试安踏的技术岗,当时面试官问了我一个问题:如果你想使用某个新技术但是领导不愿意,你怎么办? 对于该问题我相信大家就算没有面试被问到过,现实工作中同事之间的合作也会遇到。 因此从我的角度重新去回答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 1.师出有名,在软件工程里是针对问题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的,如果脱离的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1-12-27 17:10 陈珙 阅读(8221) 评论(38) 推荐(92) 编辑
摘要: 一拍即合 上一篇《.Net微服务实战之技术选型篇》,从技术选型角度讲解了微服务实施的中间件的选择与协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间件的选择是作为微服务的基础与开始,也希望给一直想在.Net入门微服务的同行有一个很好的方向。在此篇重新整理了一下整个微服务项目的demo,希望对有需要的朋友起到一定的帮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4-16 09:52 陈珙 阅读(13065) 评论(39) 推荐(86) 编辑
摘要: 王者荣耀 去年我有幸被老领导邀请以系统架构师与技术负责人的角色带技术团队,并对公司项目以微服务进行了实施。无论是技术团队还是技术架构都是由我亲自的从0到1的选型与招聘成型的,此过程让我受益良多,因此也希望在接下来的系列博文尽可能的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古人有云:将军难打无兵之仗。想要把微服务很好的实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0-03-25 14:37 陈珙 阅读(29998) 评论(162) 推荐(246) 编辑
摘要: 前言 这一篇是VS插件基于Visual Studio SDK扩展开发的,可能有些朋友看到【生成实体】心里可能会暗想,T4模板都可以做了、动软不是已经做了么、不就是读库保存文件到指定路径么…… 我希望做的效果是: 1.工具集成到vs上 2.动作完成后体现到项目(添加、删除项目项) 3.使用简单、轻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17-05-17 09:03 陈珙 阅读(8933) 评论(21) 推荐(25) 编辑

  该篇文章与视频是早在ITPub发布的,如今同步过来,视频与文字都下方,大家可以选择方便方式进行阅读观看。

  大家好,我是陈珙,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技术人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提到这,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在职场发展方面,你是否曾经有过焦虑、担忧?例如说,你曾经是否怕被新人卷或者代替?再或者怕35岁以后被优化或者很难找到期望的工作。如果有,那我想换个问法,你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对于我们这些程序员老鸟来说,我觉得,经验无疑是我们强有力的竞争能力。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经验,并不是说把同一件事,用同一种方式重复做个多少年。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试错,需要对比,还少不了总结,我们得从错误的的方式里寻找正确的道路。

  因此我总结了一条公式:经验=积累+对比+总结,那么这条公式还有个前提,就是得去坚持。懂得了方法却不付出行动去坚持,和不懂得方法而盲目的重复,我认为这两者都是伪努力。

  接下来,在实操层面的,就拿我自己常用的积累经验的手段和大家分享,总结下来主要两种:一个是输出,另外一个是切磋。

  先从输出的角度看,做笔记、写博客都是输出的一种体现,任何输出都是有前提的,就是得有输入,输入的体现在于我们从各种渠道获得的理论性的知识,拥有了输入之后,接着还需要有执行,而这个执行过程就是咱们常说的思考,只有经过深度思考后再输出,才会真正的转化、内化为自己的,如此一来更好的理解,记的更深。我们如此反复地输入、思考与输出,才能逐渐地把零散的知识点,一个个串成线,梳理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再构筑一套属于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这就是积累+总结。

  接着从切磋的角度出发,技术分享还有面试,可以说都是最好的切磋方式,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交换思路与信息,就如我们所知,在软件工程里没有银弹,不存在一招通吃,也不存在方案的对与错,因此方案只有合适与不合适。交换思路就是为了开拓思维而不被局限住,同时结合丰富的信息度,这样才能做出最佳的决策与最合适的选择。以上就是积累与对比。

  经验的积累并非一朝一夕,当我们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时,我们应进行长期的刻意练习。刚提到的两种手段,都可以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起到很好的总结与梳理,以达到知行合一。最后,我送大家三个坚持,坚持学习,坚持输出,坚持总结。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这里,我们后续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评论区里交流,我们一起讨论

posted @ 2023-06-29 12:37 陈珙 阅读(711) 评论(0) 推荐(1) 编辑
摘要: 前言 第一篇.Net微服务实战是2020年开始的,整个系列拥有文章共11篇,抛开代码计算共有7W多字,每一篇都是我花了不少精力与心思进行打磨。 后续该系列有新增的文章会在此目录同步更新,也是主要方便自己分享与大家能快速检索到相关文章查看。 导航 .Net微服务实战之技术选型篇 .Net微服务实战之技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6-07 16:20 陈珙 阅读(1048) 评论(1) 推荐(2) 编辑
摘要: 时隔多月 2020年12月19日,是我第一次给其他技术团队做线上的技术培训。熬夜写课件、演练准备、讲前失眠,如今回忆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记我第一次做培训讲师的那些事》。 拥有第一次讲师的经历后,我也不断的思考,并请教同行总结经验。如果还有下次,我,希望还能做得更好。 2022年2月25日,同行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2-03-29 08:38 陈珙 阅读(3538) 评论(12) 推荐(13) 编辑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