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进程栈空间大小【转】
分析过程基于Linux kernel 3.18.120
内核栈
Linux
上进程的相关属性在内核中表示为task_struct
,该结构体中stack
成员指向进程内核栈的栈底:
struct task_struct {
|
我们知道Linux
的子进程创建都是通过复制父进程的task_struct
来进行的,所以可以从系统的0号进程着手分析进程内核栈的大小;0号进程为init_task
:
struct task_struct init_task = INIT_TASK(init_task);
|
来看看init_task
的stack
字段的值:
|
init_task
的stack
字段实际上指向thread_union联合体中的thread_info
,再来看一下thread_union
的结构:
union thread_union {
|
所以init_task
进程的内核栈就是init_thread_union.stack
,而thread_info
位于内核栈的栈底;内核栈声明为unsigned long
类型的数组,其实际大小与平台相关,即为THREAD_SIZE
的定义;对于arm32
平台,它的定义为:
/* arch/arm/include/asm/thread_info.h */
|
而PAGE_SIZE
的定义为
/* arch/arm/include/asm/page.h */
|
所以对于arm32
平台,PAGE_SIZE
大小为4k
,THREAD_SIZE
大小为8k
;此时可以确定 init_task
的内核栈大小为8k
。
前面提到进程的创建是在内核中拷贝父进程的task_struct
,来看一下这部分代码:
static struct task_struct *dup_task_struct(struct task_struct *orig)
|
在复制task_struct
的时候,新的task_struct->stack
通过alloc_thread_info_node
来分配:
static struct thread_info *alloc_thread_info_node(struct task_struct *tsk,
|
这里THREAD_SIZE_ORDER
为1
,所以分配了2
个page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进程的内核栈大小为8k
。
用户栈大小
用户栈虚拟地址空间最大值
通过ulimit
命令可以查看当前系统的进程用户栈的虚拟地址空间上限,单位为kB
;
~ # ulimit -s
|
即当前系统中,用户栈的虚拟地址空间上限为8M
;为了确认这个值的出处,使用strace
,确认ulimit
执行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系统调用:
-> % strace sh -c "ulimit -s"
|
接着到内核中查找该系统调用的实现,函数名为SYSCALL_DEFINE4(prlimit64, .......)
/* kernel/sys.c */
|
函数的第一个参数为pid
,第二个参数为资源的索引;这里可以理解为查找pid
为0
的进程中,RLIMIT_STACK
的值;函数查找到pid
对应的task_struct
,然后调用do_prlimit
/* kernel/sys.c */
|
do_prlimit
的实现为我们指明了到何处去查找RLIMIT_STACK
的值,即tsk->signal->rlim + resource
;我们知道0号进程为init_task
,所以找到init_task->signal->rlim
进行确认
/* include/linux/init_task.h */
|
接着找到INIT_RLIMITS
宏的定义
/* include/asm-generic/resource.h */
|
_STK_LIM
即为当前系统中,进程用户栈的虚拟地址空间上限:
/* include/uapi/linux/resource.h */
|
当前用户栈虚拟地址空间大小
可以从proc
文件系统中,查看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分布;以init
进程为例,其pid
为1,可以通过以下命令查看init
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分布,在arm32
平台,内核版本3.18.120
,init
进程的用户栈空间大小为132kB
:
~
|
仔细观察会发现,任意进程在启动后,其栈空间大小基本都是132kB
;在分析原因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分布:
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4GB
,其中内核空间1GB
,用户空间3GB
,在arm32
平台上,二者之间存在一个大小为16M
的空隙;用户空间的准确大小为TASK_SIZE
:
/* arch/arm/include/asm/memory.h */
|
即用户空间的地址范围为0x00000000~0xBEFFFFFF
。
上图左侧为用户空间内的虚拟空间分布,分别为:用户栈(向下增长),内存映射段(向下增长),堆(向上增长)以及BSS
、Data
和Text
;我们关注的重点在用户空间中的栈空间。
在Linux系统中,运行二进制需要通过exec族系统调用进行,例如execve
、execl
、execv
等,而这些函数最终都会切换到kernel space
,调用do_execve_common()
,我们从这个函数开始分析:
static int do_execve_common(struct filename *filename,
|
函数中的bprm
是类型为struct linux_binprm
的结构体,主要用来存储运行可执行文件时所需要的参数,如虚拟内存空间vma
、内存描述符mm
、还有文件名和环境变量等信息:
struct linux_binprm {
|
接着回到do_execve_common
函数,在调用bprm_mm_init
初始化内存空间描述符时,第一次为进程的栈空间分配了一个页:
/*
|
这里的vma
就是进程的栈虚拟地址空间,这段vma
区域的结束地址设置为STACK_TOP_MAX
,大小为PAGE_SIZE
;这两个宏的定义如下:
/* arch/arm/include/asm/processor.h */
|
此时,进程的栈空间如下图所示:
继续回到do_execve_common()
函数,到目前为止,内核还没有识别到可执行文件的格式,也没有解析可执行文件中各个段的数据;在exec_binprm()
中,会遍历在内核中注册支持的可执行文件格式,并调用该格式的load_binary
方法来处理对应格式的二进制文件:
/*
|
search_binary_handler()
会依次调用系统中注册的可执行文件格式load_binary()
方法;load_binary()
方法中会自行识别当前二进制格式是否支持;以ELF
格式为例,其注册的load_binary
方法为load_elf_binary()
:
/* fs/binfmt_elf.c */
|
该函数的实现比较复杂,这里我们重点关注setup_arg_pages()
函数。
int setup_arg_pages(struct linux_binprm *bprm,
|
前面我们已经初始化了一个页的栈空间,用来存放二进制文件名、参数和环境变量等;在setup_arg_pages()
中,我们把前面这一个页的栈空间移动到stack_top
的位置;在调用函数时,stack_top
的值是randomize_stack_top(STACK_TOP)
,即一个随机地址,这里是为了安全性而实现的栈地址随机化;函数通过shift_arg_pages()
将页移动到新的地址,移动后的栈如下图所示:
接着回到setup_arg_pages()
函数,关注如下代码:
stack_expand = 131072UL; /* randomly 32*4k (or 2*64k) pages */
|
expand_stack()
函数用来扩展栈虚拟地址空间的大小,stack_base
是新的栈基地址,这里的stack_expand
是一个固定值,大小为128k
,即此处将栈空间扩展128k
的大小,扩展后栈空间如下:
所以扩展后的栈虚拟地址空间为4kB+128kB
,刚刚好132kB
.
栈顶地址随机化
前面介绍setup_arg_pages()
函数移动栈顶的时候提到,出于安全原因,会将栈顶移动到一个随机的地址:
/*
|
这里randomize_stack_top(STACK_TOP)
就是将STACK_TOP
进行随机化处理,在我们的平台上。STACK_TOP
与STACK_TOP_MAX
的值相同,为0xBF000000
;我们来分析一下randomize_stack_top()
函数:
|
STACK_RND_MASK
的值为0x7FF
,PAGE_SHIFT
为12
;第一行将获取的随机值范围限制在0~0x7FF
的范围内;第二行将该值左移12
位,这样得到的随机数范围就变成了0~0x7FF000
,可以理解为栈顶地址是在一个8MB
的范围内取一个4kB
对齐的随机值。
线程的用户栈
我们知道在Linux
系统上,无论是进程还是线程,都是通过clone
系统调用来创建,区别是传入的参数不同;为了确认创建线程时使用的参数,我准备了一个测试程序,然后使用strace
来确认:
|
该程序的strace
部分输出(在x86
平台上运行):
clone(child_stack=0x7fd2500d0fb0, flags=CLONE_VM|CLONE_FS|CLONE_FILES|CLONE_SIGHAND|CLONE_THREAD|CLONE_SYSVSEM|CLONE_SETTLS|CLONE_PARENT_SETTID|CLONE_CHILD_CLEARTID, parent_tid=[36747], tls=0x7fd2500d1700, child_tidptr=0x7fd2500d19d0) = 36747
|
我们可以看到调用clone
的时候传入的flags
,其中与内存相关最重要的flags
是CLONE_VM
;接着我们来看内核部分的源码,仍然从copy_process()
函数开始:
/* kernel/fork.c */
|
在copy_mm
中,检查了clone_flags
,如果设置了CLONE_VM
,那么将当前task_struct->mm
指针赋值给新的task_struct->mm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结论,通过pthread
库创建的线程,其内存是与主线程共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