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斥锁,自旋锁与自适应自旋锁

线程安全与锁的优化

互斥锁:

从 实现原理上来讲,Mutex属于sleep-waiting类型的锁。例如在一个双核的机器上有两个线程(线程A和线程B),它们分别运行在Core0和 Core1上。假设线程A想要通过pthread_mutex_lock操作去得到一个临界区的锁,而此时这个锁正被线程B所持有,那么线程A就会被阻塞 (blocking),Core0 会在此时进行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将线程A置于等待队列中,此时Core0就可以运行其他的任务(例如另一个线程C)而不必进行忙等待。而Spin lock则不然,它属于busy-waiting类型的锁,如果线程A是使用pthread_spin_lock操作去请求锁,那么线程A就会一直在 Core0上进行忙等待并不停的进行锁请求,直到得到这个锁为止。 
适用场景 
(1) 如果是多核处理器,如果预计线程等待锁的时间较长,至少比两次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时间要长,建议使用互斥量。 
(2) 如果是单核处理器,一般建议不要使用自旋锁。因为,在同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是处在运行状态,那如果运行线程发现无法获取锁,只能等待解锁,但因为自身不挂起,所以那个获取到锁的线程没有办法进入运行状态,只能等到运行线程把操作系统分给它的时间片用完,才能有机会被调度。这种情况下使用自旋锁的代价很高。

自旋锁

自旋锁与互斥锁有点类似,只是自旋锁不会引起调用者立即睡眠,如果自旋锁已经被别的执行单元保持,调用者不放弃处理器的执行时间, 进行忙循环(自旋), 看是否该自旋锁的保持者已经释放了锁,”自旋”一词就是因此而得名。(JDK1.6以后默认开启了自旋锁自旋的次数默认是10次

有些不足之处: 
1、自旋锁一直占用CPU,他在未获得锁的情况下,一直运行--自旋,所以占用着CPU,如果不能在很短的时 间内获得锁,这无疑会使CPU效率降低。 
2、在用自旋锁时有可能造成死锁,当递归调用时有可能造成死锁,调用有些其他函数也可能造成死锁,如 copy_to_user()、copy_from_user()、kmalloc()等。 
因此我们要慎重使用自旋锁,自旋锁只有在内核可抢占式或SMP的情况下才真正需要,在单CPU且不可抢占式的内核下,自旋锁的操作为空操作。自旋锁适用于锁使用者保持锁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 
适用场景 
如果是多核处理器,如果预计线程等待锁的时间很短,短到比线程两次上下文切换时间要少的情况下,使用自旋锁是划算的

自适应的自旋锁

JDK1.6中引入了自适应的自旋锁。 自适应意味着自旋的时间不再是固定的, 而是由前一次在同一个锁上的自旋时间以及锁拥有者的状态来决定。如果在同一个锁对象上, 自旋等待刚好成功获得锁, 并且在持有锁的线程在运行中, 那么虚拟机就会认为这次自旋也是很有可能获得锁, 进而它将允许自旋等待相对更长的时间

不足与使用场景与自旋锁相同。

参考博文: http://blog.csdn.net/hsuxu/article/details/9324053 
参考书籍: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

 
0

posted on 2016-05-03 13:42  skipping  阅读(137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